阿里云:大模型「雲深有生意」

2023-09-14     商學院雜誌

原標題:阿里云:大模型「雲深有生意」

AI大模型的出現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人類將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智能化時代,就像工業革命一樣,大模型將會被各行各業廣泛應用,帶來生產力的巨大提升,阿里云為行業提供了怎樣的解決方案,解決了用戶哪些痛點?

文|胡嘉琦

ID | BMR2004

今年夏季, AI應用「妙鴨相機」迅速走紅,不到一個月時間,其算力的需求就暴增數百倍。在阿里雲的緊急擴容幫助下,排隊等待時間大幅縮短。

妙鴨相機是一款能夠根據用戶上傳的個人照片,利用AI技術創建數字分身的小程序。上線不足一個月就吸引了大量用戶的注意,高峰期一度有4000~5000人排隊,甚至需要等待10個小時才能出片。

伴隨著用戶訪問量的暴增,妙鴨相機對算力的需求也擴大了數百倍。一張AIGC(生成式人工智慧)圖像的製作需要有GPU算力的支持,按照妙鴨相機在高峰期的訪問量來算,最少需要幾千台GPU伺服器才能滿足需求。但是,藉助雲計算的力量,妙鴨相機在阿里雲上緊急擴容,使得在高峰期的排隊狀況得到了有效改善。

隨著大模型的不斷發展,以妙鴨相機為起點,「雲+AI」的商業模式被廣泛應用。

時任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曾表示,AI大模型的出現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人類將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智能化時代,就像工業革命一樣,大模型將會被各行各業廣泛應用,帶來生產力的巨大提升,並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阿里云為行業提供了怎樣的解決方案,解決了用戶的哪些痛點?

01

發展軌跡

阿里雲的核心定位是一家雲計算產品公司,生態是阿里雲的根基。

阿里雲作為全球領先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快速發展,並在全球範圍內占據重要地位。

據行業研究機構IDC發布的2022年全球雲計算追蹤數據,全球前三名雲廠商依次為亞馬遜、微軟、阿里雲,其中阿里雲市場份額為6.2%。

2009年,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成立,2013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5K(單集群5000台設備計算能力)雲計算能力的公司。2014年,阿里雲海外數據中心開服,成為中國第一家提供全球雲計算服務的公司。

2014 年 5 月,阿里雲香港區開服,成為中國第一家提供海外雲計算服務的公司。2015 年 3 月,阿里雲美西數據中心投入試運營,向北美乃至全球用戶提供雲計算服務。

2017年,阿里雲成為奧運會全球指定雲服務商。阿里巴巴達摩院成立,進行核心基礎技術研究。2019年,阿里雲戰略升級為阿里雲智能。阿里巴巴核心系統100%遷移到阿里雲。

方正證券將阿里雲的發展軌跡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9~2013年),阿里雲創始人王堅帶領團隊完成技術攻堅,開創了自主研發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作業系統「飛天」,滿足了零售業務對算力的需求。在淘寶業務爆炸式增長、計算資源瀕臨耗盡的最後關頭,阿里雲的「飛天」系統替換掉了三大基礎軟體「IOE」(IBM、Oracle、EMC)。

第二階段(2014~2016年),在阿里雲前總裁胡曉明的帶領下,雲服務從對內實現對外輸出,開始全球布局。第三階段(2017~2019年),阿里雲服務規模化發展,在全球市場格局中成為前三大公有雲服務商,同時向智能雲轉型,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阿里雲智能CEO張建鋒提出「十年再出發」,讓技術成為阿里未來的核心驅動力。

在2023阿里雲合作夥伴大會上,張勇再次強調阿里雲的技術定位。他表示,阿里雲的核心定位是一家雲計算產品公司,生態是阿里雲的根基。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能夠通過網絡隨時隨地獲取高可用計算資源的計算模式。雲計算的服務商通過對軟硬體資源的虛擬化,將基礎資源變成了可以自由調度的「池子」,從而實現資源的按需配給。

張勇表示,當前我們正站在智能化的起點,這是讓「被集成」真正做到的最好契機,阿里雲要走向「產品被集成」,形成 「1+3+1」的產品被集成結構:頂層為MaaS(模型即服務),作為AI時代的基礎設施,MaaS為下游應用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模型使用與開發支持。用戶可以直接在雲端調用、開發與布署模型,而無需投資構建和維護自己的模型所需的基礎設施、硬體和專業知識。阿里雲向生態開放大模型能力和訓練底座;中間層為三個PaaS(平台即服務)被集成,釘釘和瓴羊進入產品矩陣,與阿里雲平台產品構成三大PaaS被集成;底座為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雲基礎設施產品被集成。

首先,阿里雲要全面走向「模型即服務」,與夥伴合作,走向千行百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張勇表示,阿里雲將啟動「千問夥伴計劃」,將優先為千問夥伴提供大模型領域的技術、服務與產品支持,共同推動大模型在不同行業的應用。崑崙數智、朗新科技、千方科技、中金財富、石基集團、用友網絡、亞信科技七家行業數字化服務商成為首批合作夥伴,將與阿里雲聯合推進油氣、電力、交通、金融、酒旅、企服、通信行業的智能化。

其次,阿里雲將提供安全可隔離的專屬數據存儲空間,通過伺服器端加密機制,實現高安全性、高合規性的數據保護。合作夥伴和企業可以上傳自己的行業數據,並調用千問進行重新訓練。訓練完成後,通過完善前端提示工程,專屬大模型還可以通過Web介面和專屬API向垂直領域的各類企業、開發者提供應用服務,比如通曉行業知識的智能客服、導購、諮詢專家、創作助手、工業機器人等。

再次,阿里雲平台產品、釘釘和瓴羊構成PaaS被集成矩陣。阿里雲平台產品將多種產品以更加標準化、易兼容的模式提供給合作夥伴,幫助合作夥伴打造更彈性靈活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產品。

最後,在雲基礎設施IaaS層,阿里雲將進一步推動算力普惠,釋放技術紅利,為合作夥伴提供軟硬一體的自研技術底座,降低合作夥伴集成算力技術的成本。

02

擴大夥伴陣營

阿里雲致力於讓算力更普惠,將技術紅利更多回饋給客戶和合作夥伴,持續降低用雲成本,擴大雲的市場空間。

過去一年,阿里雲與12000家合作夥伴服務了超過45萬客戶,有300多家合作夥伴在阿里雲上年銷售額過千萬元,超過900家合作夥伴增速超過100%。過去五年,阿里雲合作夥伴業績規模從25.8億元增長至192億元,五年增長超7倍。

2023財年,阿里雲總收入為772.03億元,營收占阿里巴巴集團總營收規模的10.7%。經調整EBIT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利潤為14.22億元,同比增長24%,已連續兩年實現盈利,是目前國內唯一實現穩定盈利的雲計算公司。

根據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22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從市場份額來看,阿里雲、騰訊雲的市場份額相比2021年下半年有所下降,華為雲、天翼雲的市場份額有所上升。在「IaaS+PaaS」市場,阿里雲的份額從去年同期的36.7%減到31.9%,排名保持第一;騰訊雲市場份額從11.1%減到9.9%,排名從第二降至第四。華為雲市場份額從10.8%增到12.1%,排名從第三升至第二;天翼雲市場份額從8.9%增到10.3%,排名從第四升至第三。

當市場增長放緩,雲服務廠商之間的競爭無疑會加劇。阿里雲率先採取降價方式參與市場競爭。

產品定價方面,近日阿里雲宣布核心產品價格全線下調15%至50%,涉及計算、存儲、網絡和安全產品。

張勇表示,阿里雲致力於讓算力更普惠,這次大規模降價是希望將技術紅利更多回饋給客戶和合作夥伴,持續降低用雲成本,擴大雲的市場空間。

阿里雲促進增長的另一個舉措是擴大合作夥伴陣營。2023阿里雲合作夥伴大會上,阿里雲面向合作夥伴發布了推廣佣金計劃等多項舉措。

聯合合作夥伴建設生態成為雲服務商擴大新市場、保持現有市場的重要手段。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認為,建立健康、可循環的夥伴生態系統可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與細分領域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通過合作夥伴參與到垂直行業的生態建設中,推廣自身雲服務;二是培養合作夥伴對於自身雲服務的熟悉程度,提供面向合作夥伴的技術培訓,加強合作夥伴在向用戶交付雲服務時的技術能力;三是擴展合作夥伴的服務邊界,使其具備多元化的技術能力,以滿足客戶多方面的上雲需求,發展新潛力。

03

大模型與雲

大模型是一場「AI+雲計算」的全方位競爭,超萬億參數的大模型研發背後,需要有超大規模AI基礎設施的支撐。

2023年8月10日,阿里巴巴2024年財報會上,張勇表示,今天做大模型的公司不少,在中國,往後無非是兩條路,一條是像阿里雲一樣,基礎模型是普惠的,讓更多的開發者來使用;二是企業從基礎模型入手,但對某些領域聚焦,這取決於相關企業在該領域數據的質量和規模,會有一大批這樣的企業,從大模型起家,而後進入特定領域。

時下,大模型正在顛覆所有行業,阿里雲具有大模型最核心的雲計算能力,而大模型也被視為阿里雲時下最關注的領域。

栗蔚認為,雲對搭建大模型及大模型社區有幫助。首先,通過雲原生技術和理念將超大規模的算力資源進行精細化編排和調度,實現海量參數大模型的高效訓練優化,如ChatGPT就是通過容器化布署的算力資源將訓練任務分布式下發,實現大規模、高效率的訓練;其次,通過在大模型的訓練過程中,應用雲計算技術,大大降低了訓練成本,據公開資料顯示,GPT-3等大模型的訓練成本下降了80%以上,並且近一年來大模型相關的開源項目層出不窮,通過低成本的雲資源打破了大模型開發的資金壁壘,吸納了大量對大模型感興趣的個人開發者,豐富了社區內容。

2023年4月11日,阿里雲峰會上,張勇發表主旨演講表示,「所有的行業、軟體以及服務都值得基於新型的人工智慧技術『重做一遍』,這不僅會帶來創新性的客戶體驗,同時也會讓我們的生產、工作、生活範式發生變化。」

生態是AI大模型的核心。在阿里雲峰會上,阿里雲公布了大型語言模型——通義千問。這是基於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多功能AI助理,可以實現對話、多輪交互、複雜指令理解、多模態融合等能力。

通義千問將陸續接入阿里巴巴生態的所有商業應用中。張勇表示,要建設全新的AI開放生態,需要從阿里內部開始,目前,釘釘、天貓精靈已經在測試接入大模型。

阿里雲將面向企業提供更普惠的AI基礎設施和大模型能力。未來每一個企業都可以通過阿里雲調用通義千問的全部能力,也可以結合企業自身的行業知識和應用場景,訓練自己的企業大模型。比如,每個企業都可以有自己的智能客服、智能導購、智能語音助手、文案助手、AI設計師、自動駕駛模型等。

張勇表示,大模型是一場「AI+雲計算」的全方位競爭,超萬億參數的大模型研發背後,並不僅僅是算法問題,而是囊括了底層龐大算力、網絡、大數據、機器學習等諸多領域的複雜系統性工程,需要有超大規模AI基礎設施的支撐。

「面對全新的AI時代,阿里雲已經做好了準備。」張勇表示,十多年來,阿里雲已經累積了從飛天雲作業系統、晶片到智算平台的「AI+雲計算」的全棧技術實力,今天,阿里雲將把這些AI基礎設施和大模型能力向所有企業開放,共同推動AI產業的發展。

栗蔚認為,「雲+AI」的商業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環,AI廠商通過雲計算訓練大模型、打磨算法,且通過雲計算的方式分發大模型能力,實現商業化;雲計算通過大模型帶來的技術進步,持續優化雲計算的技術能力,從而為大模型訓練帶來更高效的方法,兩者相輔相成實現技術和商業的正循環。

來源 | 《商學院》雜誌2023年9月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919ba969987704b829bf08a496f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