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機潮來襲,二手手機如何進入「綠色循環」?

2023-11-22     商學院雜誌

原標題:換機潮來襲,二手手機如何進入「綠色循環」?

「Z世代」已經形成了「循環利用」的消費理念,無論購買、換代設備都會優先考慮將替換下來的設備提交到二手平台流轉,他們或已成為循環經濟的最先踐行者。

文|王雅迪 石丹

ID | BMR2004

隨著iPhone15系列、華為Mate60系列相繼登場,近來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煥發生機。消費者為了新手機而排隊數小時,就在等待的時間裡,又有多少部手機遭遇被「廢棄」的命運?

數據顯示,近五年,中國每年廢棄手機約4億台,進入正規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市場參與回收利用的只有10%左右,超半數手機被閒置在家。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國內智慧型手機產量達到了5.07億台,但總出貨量僅為1.24億台,同比下降7%。這意味著,除被「廢棄」的舊手機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庫存新手機尚未找到自己的主人。

這些被閒置的手機不僅是一種資源浪費,還會帶來環境壓力。據相關測算,每一單閒置手機的交易至少可以實現約25公斤的碳減排量。新手機上市帶動換機潮,以轉轉、愛回收等為代表的二手電子交易平台也迎來了老機型回收量的增長,在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二手電商平台不僅存在發展機遇,還肩負著減少電子產品污染的社會責任。

不過,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市場的利用率十分有限,尤其是手機這一類電子產品,「存放在家,不處理」是最常見的處理方式。廢舊手機的再利用仍待提升,數據安全問題成為手機回收利用的首要障礙。

01

老機型在二手市場「回春」

從整個二手市場來看,5G機型的交易量一直呈現出穩步上升的態勢,而新款機型在豐富了消費者選擇的同時,也帶動了交易占比的增加。

2023年9月份,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迎來了iPhone 15系列和華為Mate 60系列兩組重磅產品,掀動相關新老機型在各個平台的搜索浪潮。10月10日,據有關媒體報道,華為計劃在2024年出貨6000萬~7000萬台智慧型手機。2022年華為智慧型手機的銷量僅為3000多萬台,今年華為已多次上調手機出貨量,其上調的主要動力便是華為Mate 60系列的超預期銷量。

瑞銀證券最新報告則指出,由於面臨華為新機等競爭,將蘋果iPhone 15系列新機出貨量由8000萬~9000萬台下調至7800萬台。新機帶來的火爆效應延續到二手市場平台,華為、蘋果新款機型發布後,一方面新發布機型的搜索量出現激增,另一方面次新款機型的搜索量和交易量也出現明顯漲幅,如華為Mate40系列、iPhone14系列、iPhone13系列。

轉轉平台數據顯示,發布會前後二手市場上次新款機型的價格出現明顯波動。蘋果方面,iPhone14 Pro和iPhone14 Pro Max的價格相比發布前單機分別出現了95.3元和110元的上漲,而iPhone14和iPhone 14 Plus單機則分別下跌了60元和34.6元,iPhone13 Pro Max的單機價格在一周內則出現了116.7元的漲幅。

轉轉集團數據部分析師向《商學院》記者表示,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與新機發布有關,由於此次新機基礎款更新幅度小,消費者的換新慾望較低,而二手市場上次新款的iPhone14 Pro/Pro Max不僅性價比更高,且性能上並不輸新機,供需關係的改變帶動了後者價格上揚和交易量增長。

轉轉數據顯示,華為全新Mate60系列的發布激起了Mate40、Mate30等老用戶的換機熱,帶動了老機型回收量的增加。

從整個二手市場來看,5G機型的交易量一直呈現出穩步上升的態勢,而新款機型在豐富了消費者選擇的同時,也帶動了交易占比的增加。第三季度(Q3)數據顯示,5G手機的交易量已經占到總交易量的60.97%,同比增長10.8%,環比也增長了2.97%。二手市場熱銷5G機型中,蘋果iPhone上榜9款機型,華為Mate 40 Pro(5G)為國產手機僅存獨苗,壓軸排在第10名。

京東集團與萬物新生集團、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曾合作發布《2021「循環經濟」研究報告》,調查顯示,16—35歲群體是二手手機的主要消費用戶,占到全人群的74%。其中,白領、小鎮居民和學生是三大購機人群,同時,25歲以下年輕人出售二手手機的件單價也是所有年齡段人群最高的。

這意味著,「Z世代」已經形成了「循環利用」的消費理念,無論購買、換代設備都會優先考慮將替換下來的設備提交到二手平台流轉,他們或已成為循環經濟的最先踐行者。

網際網路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向《商學院》記者表示,手機性能已經達到了一定峰值,18個月一代的疊代在沒有顛覆式創新的前提下,已經不會帶來體驗上的重大改變,這讓年輕人不再糾結於旗艦機,而開始選擇性價比更優的二手手機來實現自己的蘋果自由、華為自由或摺疊屏自由。

02

綠色循環,二手平台的「標準化」生意經

快速增長的廢舊、閒置電子產品丟棄處理會造成較大的環境負擔,有效地回收利用將極大地減少碳排放。

在二手平台實現手機自由並非易事,中小散戶仍占據主要市場份額的當下,標準化成為關鍵。萬物新生(愛回收)集團總裁王永良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即便是像愛回收這樣的頭部平台,市場份額也不超過20%。

《2022低碳社會洞察報告》調研數據顯示,有超過70%的人表示願意將舊電子產品交給專門的機構或渠道進行回收,超過55%的人表示願意購買二手電子產品。

大眾對於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消費需求轉變為高頻次、高質量消費,快速增長的廢舊、閒置電子產品丟棄處理會造成較大的環境負擔,有效地回收利用將極大地減少碳排放。以轉轉、愛回收為代表的二手3C交易平台,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標準化的回收體系。

以愛回收為例,在前端回收階段,愛回收在全國269座城市布局了1944家門店網絡,提供郵寄、上門、自助回收機等多種回收模式,並於線上承接了電商平台京東及手機廠商的以舊換新服務;在中端質檢定級階段,愛回收建立了38個質檢標準、36個質檢等級,將自動化質檢能力開放給行業商家;在銷售端,愛回收針對二手電子產品普遍缺乏質保的問題,推出了7天無理由退貨及1年保修服務。

轉轉與愛回收一樣,在履約、供給和需求三方都建立了相應的標準化服務,目前其在全國設有3大質檢中心、300多家驗機網點,組建起1500名真人質檢師團隊。線下門店方面,目前轉轉在全國50城開設了近300家品牌門店。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3月,轉轉參與起草的兩項團體標準《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要求舊貨零售服務》和《二手貨(舊貨)鑑定機構能力基本要求》先後獲准發布,這兩項標準分別針對從事二手經營和二手鑑定的企業制定行標,推動二手交易行業的規範化發展和標準化建設。

合規的回收交易渠道為循環經濟系統的完善提供了示範,也為回收平台帶來營收空間。據萬物新生(愛回收)最新財報,今年第二季度總營收為29.637億元,同比增長38.1%;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調整後的凈利潤則為3640萬元,而2022年同期凈虧損1320萬元,實現同比扭虧為盈。

營收增長,與其「以舊換新」業務發展相關,愛回收在京東站內「一站換新」業務實現突破,營收同比增長116.9%。同時,今年6月份,愛回收正式登陸蘋果中國內地的線上官網與線下官方旗艦店體系,成為蘋果在中國內地第二家「以舊換新」服務商。

通過二手交易取得盈利的背後,這些回收平台實現對舊手機的再利用,降低了對新資源的需求,減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從能源用途維度來看,生產和製造環節產生的碳排放占比達31%,這意味著,通過減少人類在生產製造活動中產生的碳排放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

愛回收相關負責人向《商學院》記者表示,對於沒有二次使用價值的廢舊電子產品,平台選擇具有相關資質的處置機構進行環保處置,並全程監督其使用的處置技術、處置過程和最終的處置結果。2022年,萬物新生回收並監督綠色處置的廢舊電子設備共計27萬台,減少電子產品污染約43.2噸。

03

減碳不止,數據安全成「綠色」絆腳石

提升公眾在手機回收上的參與度,聚焦於隱私安全保護已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

二手交易平台既能幫用戶處理閒置品,獲得一定收益,又能延長手機的生命周期,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但為何仍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寧願選擇將手機放在家裡「吃灰」呢?

《手機使用與回收公眾調查報告》顯示,近半數(45.3%)受訪者表示,上一次更換手機時,舊機處於「幾乎全新」或「非全新但不影響使用」的狀態。他們同時選擇「存放在家,不處理」,大量廢舊手機未能進入回收處理環節。

廢舊手機的循環利用主要涉及「處理」和「利用」兩個階段,其中公眾是否將廢舊手機送入回收處理環節,從前端決定了循環利用程度。61%的受訪者表示,擔心信息泄露成為不處理廢舊手機的最主要原因。由此看來,提升公眾在手機回收上的參與度,聚焦於隱私安全保護已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

張書樂認為,最佳方案是二手手機交易平台自主開發便捷且覆蓋絕大部分機型的軟體或應用,幫助用戶一鍵徹底清除手機內容,確保無法還原,即可有效解決隱私擔憂。

據了解,愛回收已自主研發二手電子產品數據清除系統「愛清除」,通過多次數據擦寫與覆蓋,杜絕用戶數據被惡意恢復,防止用戶隱私泄露及數據隱私安全事件發生。目前,「愛清除」已通過ADISA國際認證,且支持20餘種不同的國際主流標準對數據進行深度清除。

愛回收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回收產品時,愛回收會對設備進行基本情況檢測,對於存在序列號不明或相關出廠屬性異常的設備,一律不予回收。此外,愛回收會對顧客的身份進行核實,對用戶信息不匹配或存在用戶隱私泄露的產品,也不予回收。回收過程中,除了為用戶面對面做隱私清除外,舊手機在運營中心還會進行深度隱私清理。轉轉方面則指出,其會對經手回收或質檢的手機做「242」隱私清除流程,即「2」次完全格式化,「4」次以上數據覆寫及「2」家專業數據恢復公司驗證,充分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

只不過,進入正規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市場參與回收利用的手機十分有限,目前個體回收仍為我國廢舊電氣電子產品回收行業主導,行業標準化遠未達成。即便是以轉轉、愛回收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在黑貓投訴等平台上仍存在著貨不對板、以次充好、監管缺失等情況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其他尚未建立規範的中小散戶則可能利用技術手段形成灰色產業鏈,通過某些系統的終端設備,完整獲取手機中存在、隱藏以及刪除的數據。隨著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強勢進入二手交易市場,一方面給予綠色循環經濟更多可能,另一方面也暗藏交易風險,數據安全、售後保障等綠色服務體系的建設成為調動消費者主動售賣閒置電子產品的關鍵。

04

重視安全,適用場景存在更多空間

二手交易平台在探索更多適用空間的同時,也要注重平台的「綠色」發展,這樣才能讓消費者主動進入「循環」。

2022年,北京市發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規範(徵求意見稿)》提出,回收廢舊手機、電腦等涉及個人隱私的電子產品時,應當面清理用戶個人信息,維護客戶隱私權;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客戶相關信息。

業內人士表示,上述出台的相關文件將促進二手手機的高值利用,進一步規範並完善回收渠道及流程,為用戶隱私安全難題提供了破解方案。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閒置交易月活用戶約1.45億。更多頭部網際網路平台的加碼布局,為閒置市場帶來新增量,直播化成為未來發展新趨勢。例如,抖音在2020年下半年便開始布局二手產品的直播,目前紅布林、胖虎、妃魚等多位頭部玩家均已入駐抖音直播;快手電商二手業務也於2020年12月底開啟,目前入駐的專業二手平台及機構有京東旗下二手交易平台拍拍、閒置奢侈品交易平台妃魚等,涉及數碼、家電等多種品類。

張書樂認為,二手手機交易事實上缺少標準的狀態,以及中小散戶為主要行業特徵的前提下,選擇流量大平台進行露出和交易會成為必然。作為垂直平台的轉轉、愛回收如果不能有效地確立二手手機性能、價格的標準來形成公信力,其在銷售者和消費者兩端的用戶黏性就與抖音、快手一般無二,很難在以算法推薦實現高效轉化的「流量大戰」中有效競爭。

實際上,二手交易並非只為個人賣家增收、為買家省錢,循環經濟作為新興業態,其未來適用場景的空間有很大,可以應用於體育賽事、遠程教育、大型會議等多方面。

今年7月份,在「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簡稱「大運會」)上,轉轉成為其二手循環服務類官方供應商,大運會也成為全球首個引入二手循環服務的國際綜合賽事。為了避免賽後產品的浪費,轉轉為參賽運動員提供二手手機免費出借服務,並為大運會賽後剩餘物資的循環利用提供平台支持。

轉轉方面表示,這次合作僅是開始,後續在賽事物資循環利用方面還有很多可以深化的地方。除體育賽事之外,諸如一些大型的會議及人口普查、經濟普查等重大活動也會使用到大量電子設備,具備適用、合作的可能性。在教育領域,優質的二手設備也可以幫助不發達地區的兒童接收到更多教育資源。

為擴大城市綠色產業鏈業務布局,今年9月份,萬物新生集團旗下城市綠色產業鏈業務「愛回收·愛分類」與韓國化學及生命科學企業SK化學(SK Chemicals)簽署了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其在全國上海、青島、武漢等37個城市鋪設了超17000台智能回收機,日均回收1200噸,累計回收71.2萬噸。

愛回收相關負責人指出,居民投遞的可回收物被清運到末端集散場後,將按照不同品類精細分揀,之後進入相應的回收再生產工廠進行再生處理,最終「變廢為寶」。以回收的塑料瓶為例,經過再生處理後,可以做成雨傘、T恤衫、手提袋等各種物品。通過把可回收物從生活垃圾里分離出來,可以實現1/3以上的垃圾減量,讓這些再生資源物盡其用。

根據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等機構發布的數據,國內閒置物品交易規模有望在2025年突破3萬億元大關,整個市場前景遠超歐美國家。二手交易平台在探索更多適用空間的同時,也要注重平台的「綠色」發展,這樣才能讓消費者主動進入「循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e0e5a20fb697f77ba8b66d4f53be1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