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码数前,我们先研究一下鞋码数字背后的意义。
鞋码最常见的几个标识,有欧洲码/法码/大陆码(42.5码)、美码(US 9)、英码(UK 8)、中国码(270mm)、日本码……等等,它们都可以作为买鞋时的码数参照。
欧洲码
一般我们最常说的鞋码,也被称为法码/大陆码,除了英制外的欧洲统一用尺码。欧洲尺码无男女之分,相邻鞋号间号差2/3cm(即6.67mm)。欧洲码和下面的英美码都属于通过鞋楦的大小来确定鞋号;
美码
欧洲码42.5,通常对应美码US 9。美码运动鞋相邻鞋号间号差10mm(半号差5mm),鞋号数字后的H,即为半码(half)。
美码鞋号有男女区分,同是US 9,男码对应42.5,女码则是40.5。因而在选购时一定不要买错鞋款的“性别”。
英码
因为使用了英制单位,英码在英联邦国家更为常见。英码运动鞋相邻鞋号间号差8.47mm(1/3英寸,半号差4.28mm)。英码无男女之分。
中国码/日本码
中国码CHN和日本码JPN都是世界鞋号(Mondopoint)的代表。与欧洲码/美码/英码们不同,世界鞋号以实际脚长来确定。所以正常足型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脚长数值来确定该穿什么鞋码。
鞋号以毫米为单位,相邻鞋号间号差10mm(半号差5mm),无男女之分。
这是两张男女鞋款的美国码、中国码和欧洲码尺码参考:
上述这些鞋码,都针对最为常见的休闲/运动鞋款。正装定制皮鞋或其它专业领域用鞋又会有各自特定的参照标准。
我们以运动鞋中的慢跑鞋为例。
慢跑通常会持续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血液汇聚在脚部,双脚可能会比正常情况下更大一些,因而鞋码也会选择稍微偏大更为合适。加上适合慢跑的运动袜也会相对厚实,鞋内有足够的空间,更能避免重复动作下磨擦导致的水泡/擦伤等情况。
假设一个正常足型的跑者,他左脚脚长261mm,右脚脚长263mm。那以他较大的那只脚为参照,慢跑鞋码数需长5mm-10mm,即对应鞋号为270mm。一般购买中国码270MM-美国码 US 9-欧洲码42.5较为合适。
或者更简单的,穿好跑鞋并系紧鞋带后,将脚趾尽可能前抵,后跟处能较为轻松塞进一根食指的的空隙,便为合适的慢跑鞋鞋码。
通常来说,多数运动鞋,如篮球鞋、慢跑鞋、足球鞋等,在选择时都应比更长脚的脚长长至少5mm——对应前面的美国码、中国码、欧洲码、英国码…等,这差不多就是接近半码的长度。
但有些专业运动鞋款,如田径钉鞋,选手通常会选择与脚长一致的尺码(并且很多职业选手会直接裸足、不穿运动袜)。而像攀岩鞋等,运动员则会选择更小的鞋码,以尽可能避免脚与鞋出现不必要的空间,来实现那种紧致的包裹感。
总结:
即便是同一个品牌、同一个尺码的不同鞋款,也可能因为鞋面的设计,存在内部空间偏大/偏紧的情况,因而有机会的话还是尽可能试穿后决定最为合适的鞋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