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号怎样运营才能保持生命力、留住客户?服务和内容是关键

2019-07-24   媒玩儿

当我们走进一家餐厅,门店上写着“关注店铺微信公众号,即可享受优惠买单优惠”时,我们会点击关注。

刚开始关注的日子里,你看着它推送的文章,都是关于店铺最近的打折活动,或是产品上新的通知。

觉得挺新奇。

但久了以后发现,自己去那个店铺的次数少了,而且最近又有几家新晋网红店铺,让你想要了解。

原来关注的这家店铺,还在节假日前,进行铺天盖地的推送,你觉得很烦,这个假期你已计划好和闺蜜去一家新开的网红店铺。

于是,你在原来那家店铺的公号页面上点了“取消关注”。

而这些心理过程,其实是大部分企业号给用户的体感:

开始,被唾手可得的福利吸引,关注公号;

过程中,推送的内容,已不被需要;

结果,取关。

提问

企业号怎样运营才能保持生命力、留住客户?

回答

主要从内容和服务上给出建议。

1、推文内容:社会热点+企业落点

企业号不能总在推送里,从头到尾、长篇大论的写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这样会让用户感觉这个公号本位意识太强,但用户并未被拉到其中,从而容易给用户想要逃离的感觉。

那么,在不写产品或服务的日常,企业号可以写什么?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自身对知识的渴求是源源不断的。

在大城市打拼的人群,因为生活压力巨大,所以必须逼迫自己不断触及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而在小城镇生活的人群,则可能因为生活闲适,会想通过网络上的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以此丰富在朋友圈里的谈资。

所以,企业号在平常,可以做一些企业所属行业相关知识的普及。毕竟,有用的知识,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

但面对不同类型的人群,企业要怎样去进行本行业知识内容的输出?

结合发生的社会热点,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因为社会热点本身,是受不同类型人群关注的事。而如果,企业号能从普遍受到关注的社会热点切入,接上企业相关领域对热点的解读,那么这样的推文,对用户来说,是有价值,并且值得期待的。

比如,“有法365”就一直在做这种类型的内容,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小黄车风光不再,法人变更拖欠押金,已列入“被执行人”名单

你肯定知道范冰冰被罚8.83亿,但你知道她为什么不用坐牢吗?

2、公号服务:追求更高性价比

企业号建立的目的之中,一定有:给用户提供某种企业能给到的服务。

而有时候,服务所持有的:方便、免费、私密、独一等等性质,会让用户有公号服务高性价比的感觉。

而这样的感觉,不仅会让用户对公号保持极高的忠诚度,还可能会让用户就算讨厌你的内容,但还会继续关注账号。

比如“顺丰速运”。顺丰速运的大部分推文都是广告,让人看了特别反感……但我在公号的界面上,看见我的好友有一半都在关注这个公号。

顺丰速运部分内容截图

原因在哪儿?

顺丰速运所提供的服务的截图

是的,就因为公号提供了顺丰快递线上寄件、公号内通知物流信息的独一服务。

但在大部分时候,我们的企业可能做不到顺丰这种提供独一服务的情况。此时,企业应该尽力给到用户“高性价比”的感觉,这样才能留住用户。

3、注重知识达人的塑造

任何一个企业号,如果做得正确,它就会一直精简用户画像,同时优化线上服务流程,所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它的服务场景非常固定。

在这样的服务场景里,运营者知道用什么服务于用户,用户也知道向公号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得到解答。

比如,“媒玩儿”未来肯定也有商务模式,但我们在构建这样一个稳定的服务格局:

用户画像是那些对新媒体运营有需求的人,而运营者非常清楚,我能给大家提供新媒体运营的方法论,用户也很清楚向运营者问什么类别的问题。

婚姻情感类的问题,肯定不会向“媒玩儿”提,因为它不是这样的服务场景。

当场景固定后,公号的下一步,就要培养公号自主可控的知识达人。

培养出知识达人,好处主要有两点。

第一,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变现的需求。

比如公号“柏燕谊”,签约了悟空问答平台,每个月只要回答问题,就可以得到现金稿酬。

第二,对于用户,体感也会更好。

可以让用户取消很多露出成本、取消很多仪式感,获得最简单、最直接、最快捷的答案。

有些企业,把人格化运营形象放在了服务流程上,这时候运营者是有机会在统一的人格化形象中提炼出小A、小B、小C的(即人格化运行形象的其他侧面,或者说人格化形象的朋友圈),那为什么不去提炼他?提炼了之后,可以把他作为人格化运营形象再去推出。

比如,公号“有法365”,人格化运营形象是“企业小助手”,但在每期推文的底部,有法都会推出一名律师,且每期是不同的。

我们接下来的运营工作,是继续帮助有法建立自己的知识达人形象、稳定的服务格局和服务线条。

因为,当知识达人出现后,会反向带动业务的发展。这两者是互通的,就像是两条腿,是互相带动前进的。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