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时代,是表情包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不用打字,只发几个表情包就能玩儿上半天。前段时间更新的微信朋友圈评论表情功能,更是让一大批人直呼“这是今年最有用的更新”。
但是,它来的快,去的也快,为啥呢?
微信朋友圈评论表情功能有用吗?为什么这么快就下线了?
今天,小张老师仍然能记起微信测试表情包那天,朋友圈的盛景。各种各样“万年不发朋友圈”的人都出来冒泡了:大家能给我来点儿表情包吗?
作为表情包收藏达人,乐于助人的小张老师在很多朋友的评论处留下了身影。
不得不说,在评论里斗图确实很快乐。不过我们从用户行为的角度分析,小张老师觉得这个功能可能真的没什么用,就它下架的原因,我们可以简单聊聊。
我们会发现,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生活的小伙伴们,真正的“朋友圈”已经很少了。
小张老师向来不会屏蔽好友的朋友圈,无论他发什么内容,也不会设置分组,所以我用自己举例:我的朋友圈有1/3是卖房租房的,有1/3是客户的广告及地铁里面添加的做减肥的,再除去大家的打卡、跟风的转发,真正发布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可能不到1/5。
小张老师的朋友圈,太真实了
我琢磨着,微信为了改善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加个朋友圈表情包试试呢?比如,我看到了这种广告朋友圈,下面回一个“买买买”的表情?(还是算了吧,我怕他们当真)
事实证明,这确实有效果。当天,我真的和我好长时间不联系的朋友聊了起来。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小张老师得知朋友圈评论表情包功能下架后,第一反应就是:嘿嘿嘿。
互联网监管,一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直到今天,我的微博仍然会不定时收到各种“美貌小姐”的搭讪。再加上,目前网民的平均素质并没有那么高,以及有那么一两个喜欢搞怪的小伙伴,微信朋友圈的表情包评论,肯定是良莠不齐。
站在一个技术领域相对外行的人的角度来看,由于微博的图片都是单独的图片链接或者网页链接,监管起来相对容易,删掉地址就可以了。而微信朋友圈的表情则完全融入到评论中,且使用表情包后行为人要承担的后果,微信也没有说的很清楚,这就让微信这项功能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至少我觉得,微信可能还没准备好。
虽然在微信评论图片、动图很好玩儿,但我对这件事的兴趣确实没有那么大。从用户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重塑用户行为习惯的事儿。
个人觉得:第一,我们朋友圈并没有那么多值得我们评论表情包的内容;第二,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文字表达,包括用一两个字抖机灵。现在,你要我因为可以评论表情包而打开乏味的朋友圈,我觉得不太现实。
什么时候大家可以把评论表情包作为一个日常功能来使用呢?这就好比一个公众号从零开始运营,多久会有人把这个号的内容当成一种“习惯”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依靠微信这座大山,以及目前网民对表情包和社交的使用需求,这个过程有可能会快一些。
并且,这个功能可能还要抵抗一个社会现象:第一天兴致勃勃,第二天习以为常,第三天无所谓。
当然,微信朋友圈评论表情包功能,目前最大的阻碍还是某些不合规的图片,什么时候能启用,以及微信愿意什么时候启用,可真不好说!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