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网红”的事儿还挺多。
第一件事是微博“新京报我们视频”被网友骂街了,因为在24日他们发布了#杭州殴打孕妇网红换ID复出#这个新闻。
相关微博及评论
只要对这件事稍作了解的网友,就知道当时的事件是有反转的,可是这条微博看上去,丝毫没有一点客观的意思,反而让人感觉媒体在抹黑网红。
第二件事则让广告圈和金主圈都大跌眼镜——一个甲方投了微博大号张雨晗的原创Vlog视频,视频发出后,数据很好看,有大量的点赞、转发,还有评论说已经下单的,但其实商家的店铺是零转化。
今天从这两个关于“网红”的事件,我想引出一个让大家思考的话题。
为什么现在当“网红”这两个字出现的时候,大家首先跳出来的心态和想法是负面的?
我觉得,虽然现在大家都知道网红很能带货、很能赚钱,而且有些网红还很励志,但大家提到网红,还是会会心一笑,为什么?因为后面有很多难言之隐。
从过去来讲,大家都觉得,网红就是凭借“薄漏透”上直播就火的人群,这是大家比较根深蒂固的角度和看法。
但前两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全民网红,一带货瞬间能带出好多单的李佳琦。
原来很多人看李佳琦,就认为他是“一个男人卖彩妆”,不就是和其他女性美妆博主打了一个差异化吗?这是很多人对李佳琦的看法和认知。但其实赚钱哪有那么容易?
1)“火”是因为李佳琦的沉淀
李佳琦大学四年学习的是舞蹈专业,但他不喜欢舞蹈,在大二有了彩妆课之后,他专门研究彩妆,于是毕业之前到大四,他都在欧莱雅做柜台实习生,而且干得非常好。后来,他毕业之后,欧莱雅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在柜台上班,二是尝试做线上直播。
李佳琦选择了尝试线上直播。即使李佳琦选择了线上直播,但在这个行业里,他用了3年,才到了今天大家都知道李佳琦是谁的地步。淘宝上线直播功能时,李佳琦就在,但一直没火,直到去年他才火起来。
那我们看,李佳琦年入千万,他是花了几年的时间呢?
说实话,他花了将近9年时间。3年彩妆课,3年柜台经验,3年做直播,才有了今天的李佳琦。
2)极强的情商也是“火”的关键
可以说,一个基本懂彩妆的女生,在李佳琦面前,彩妆的专业知识瞬间就不在了,因为李佳琦有强大的彩妆知识累积,而且他还有非常强的现场直播的情商,他知道如何巧妙地去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
3)忍常人之所不能忍
李佳琦一天可能得试上百只口红,而且他经常是涂到十几只时,嘴唇就非常疼了,嘴唇除了吃饭的时候,就要涂润唇膏,甚至他还为嘴唇买了保险……
想知道李佳琦的更多成功秘诀?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李佳琦”,获取他的更多最新动态!
我相信在中国网红里,不能说有一半像李佳琦这样,可能怎么着也有20%至30%像李佳琦这样的网红——表面光鲜的同时,忍受的也非常多。但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没有人说。
大家都觉得“网红经济”“网红带货”是属于新媒体的一部分,但网红为什么不充分使用新媒体把自己的个人价值品牌延续下去?
在看到这篇稿子之前,我本人也对网红持比较负面的态度——李佳琦靠这种方式火不长。但谁说,网红只能有这么长时间的生命力?
我们原来只知道李佳琦是网红这个标签时,我们认为他就是半年生命力,但我后来又知道他这么多励志的、勤奋的标签之后,那李佳琦很可能会成为很多女士选择彩妆的专业助手。
那为什么李佳琦不到知乎去?现在他开了微信公众号,为什么并没有那么火?
在新媒体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运营手法,叫多平台运营。它是以微信公众号为基础,向多平台要流量,然后把流量聚合在微信公众号。
但当一个形象有强有力的标签时,就完全可以把一部分用户强有力的附着在微信公众号里,长期进行销售转化。
那为什么现在很多网红不考虑使用真正的新媒体手法运营?原因有三个:
1)视频带货比新媒体做原创一个字一个字往上写的方式快多了;
2)很多网红经纪公司,想的不是树立网红的石碑,而只是树立一时的口碑,因为后面还有连续不断的新人准备出头,这是网红公司的逻辑,但作为李佳琦来讲,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树碑立传呢?
3)结合第一点来说,就是原创内容太麻烦,而且速度太慢。现在李佳琦的团队已经有二三百人伺候他做直播。那他现在做原创,能不能快速变现?不能。那对这个网红经纪公司来讲有什么好处?没有好处。那为什么要干?
但我认为,当有一天那些有钱的、已经出名的网红,能够采用自己的团队,在新媒体里锻造自己强有力的、能让自己延续生命力的标签,让自己和和粉丝之间形成的信任持久下去,这样才是未来为“网红”这两个字正名的东西。比如,现在几乎活跃在各个新媒体平台的papi酱。
网络红人不是负面词,它只是一个定义,负面词或正面词,谁去附着?应该是做网红的人来附着。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