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类新媒体内容应该怎么做 (下篇),内容制作方向有哪几种?

2019-10-25   媒玩儿

终于说到干货了!想来,大家一定看过各种各样的视频,有搞笑的、感人的、实用的等等。不过看的可能都很明白,但实际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起学!

问题

视频类新媒体内容怎么做?(下)

回答

今天内容全是干的,大家可能会看到各种你熟悉的KOL,咱们走着!

1、述评

述评类内容,是视频的一大类,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就是影评了。大家非常熟悉的谷阿莫、毒舌电影、包括云知自己的电影小镇V,都是这类内容。当然,述评类内容,不仅仅电影可以做。和电影相近的行业,如游戏、电视剧,现在都是述评类内容的主攻行业。

公众号“电影小镇V”视频剪辑片段

除此之外,教育行业这类垂直内容也是可以做述评内容的。你可以针对一个教育事件,或是针对一道具体的题目进行解析,这都属于述评类内容。

述评类内容可以做短视频,也可以做长,这取决于你的思路。如果你可以仅仅用一句话,评论的特别精彩,从短视频角度来说,是非常加分的。

当然,述评类内容也可以用我们之前提到的:短视频打点,引起兴趣;长视频做详细解析,让人知其所以然。

2、即时生活

可能你会觉得,即时生活的内容属于那些“生活属性比较强”的新媒体账号,但其实不是!无论是什么行业,都会有开心时刻、揪心时刻、扎心时刻。

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随时准备好你的手机,提取素材。比如你是做教育行业的,可以抓取学生和老师的抬杠时刻,或是老师的金句时刻;如果你是程序员,那你一定要把和产品经理的经典对话抓住;如果你是新媒体小编,那么你熬夜追热点的囧境,就是你最好的视频素材!

比如这个视频,这个人在洗手的时候,突然打开了水龙头的开关,结果淋湿了头发。这是很简单的生活细节,但是对于苦逼工作一天的人来说,很容易博得他们的轻松一笑。

不过,这类内容做下去,很可能就变成摆拍了。即便如此,你精心设计的摆拍细节,也会吸引很多人的关注。

3、专业知识

这里的“专业”与大学的“专业”有些类似,是指某垂直领域的知识。

我拿一个非常火的美食KOL举例,它的各平台账号叫做“贫穷料理”。

这个看似有点傻傻的兄弟,人设是一位做饭大咖。他的视频中,每期都有一道菜的详细做法,其中包括从选材到制作。从最初的几千点赞,现在已经做到这样的一个数据,非常不容易。

当然,美食是一个领域,他所做的就是美食领域的“做菜”专业。你如果是法律领域,你也可以做法律的内容。

当然,这类内容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问题:视频内容切入点。你不能上来就给人做菜,或是讲法律,一定要有一个有趣的切入点。贫穷料理的切入点相对比较生硬,有时候是买菜,有时候是自己饿了想吃饭。

而我们可以做的更加活泼,比如你讲开车撞人的事故,你就可以用那首经典的歌“老张开车去东北,撞了”。先引起大家的兴趣,再给大家讲这件事中的责任、赔偿相关知识。长此以往,必火~

4、聊天记录

这是什么意思呢?聊天记录其实是无声的,为什么还要用视频的方式来做呢?

一方面,聊天记录里可以有音频的存在;另一方面,动态的聊天记录,为你提供了一个安静的环境,给你的捧腹大笑提供了条件!

来看下面这条聊天记录:

爸爸和闺女的聊天记录,简单的两句话,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笑点。这样的聊天很容易塑造“人设”,一个调皮的老爸,和一个会聊天的女儿。

当然,这类聊天记录的风格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搞笑的,也可以是暖心的。并且,不同行业都可以做这样的内容。

比如说你是一个教育行业的KOL,身份是一位老师。那么,你就可以发类似这样的内容:

“咱家孩子这次考的不太好,我看他心情已经很沮丧了,所以今天我都在鼓励他,您也别太着急,他还是很有潜力的,我相信他这次只是失误,下次一定能考好。”

这样和家长沟通的话术,加上同学的成绩单图片,保证内容的足够真实,但凡为人父母,看了都会有一些些感动。

其他行业,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但是大家记住,只要咱们打开脑洞,任何行业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打造~

总结

目前,小张老师总结的视频内容制作方向,大体是这四种,当然还包括像明星出镜这种方式,不是很普适,也就不展开讲了。

视频内容,大家可以慢慢摸索。但是,有一些基本原则不能变:

第一,人设不能变,但是可以扩充(人设可以有很多朋友);

第二,内容是正确、有效的(这涉及到自媒体的良心问题);

第三,按照新媒体的规律去做,不要按照行业规律(你和行业内的人不一样,你才能“站”出来)。

做视频内容,遇事不决?还可以来后台问我们鸭~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