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价钱找抖音KOL发布内容,对方数据是假的怎么办?

2019-08-26   媒玩儿

现如今,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在百度投放、淘宝、京东买位置的推广、销售效果大不如从前了。于是,企业决策层将更多的推广经费花在了大火的新媒体上。

诸如抖音、小红书、微信场景化内容导购稿,都是他们的目标。然而,这也让许多企业主十分苦恼。

问题

现在数据造假情况太严重了,企业应该如何鉴别,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做推广?

回答

我们可以说,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了,但是他们仍然不知道怎么去利用新媒体。

利用网红效应推广内容算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今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来聊聊这种事情应该怎么操作。

1、知道自己的受众在哪儿

首先,企业已经意识到,现在的平台流量很难被自己利用了。企业想要做销售,必须找到精准的人群,而这些人群的流量,就在KOL的号里面。

这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已经看的很清楚:淘宝、京东的投入产出比在下降,百度CPS效果也严重下滑。大海捞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想要把销售做好,就要迎接“货找人”的新时代。

货是不会自己找人的,这就需要运营人员去寻找到合适的KOL进行匹配。所以,在寻找KOL做推广前,我们就先要找出一批KOL进行分析,一方面分析他们的带货能力,另外一方面就要分析他们粉丝的调性,是否可以与你想推的产品与服务匹配。

比如讲中老年健康、养生的号,你去推同仁堂的中成药,肯定是有市场的。第一,老年人比较信任同仁堂的大品牌,第二,很多人的身体条件可能并不好,同仁堂的产品或许是他们的刚需。

另外我想说的是,未来,甚至不同的产品要对应不同的新媒体平台!比如,微博的八卦属性最强,明星周边产品可能就必须要到微博找KOL进行推广;小红书的测评属性很强(虽然已经下架了吧),那么化妆品就一定要到小红书上去推;微信的日常聊天、社交属性强,可能什么东西都可以推,成为最稳定的新媒体产品推广平台。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毕竟,我们也就刚刚完成了新零售“货找人”的雏形。这一块大市场,还在等待新媒体人的挖掘。

2、学会鉴别新媒体号

企业利用抖音、小红书网红售卖产品、服务,最终其实是要销量的。如果在签订协议时,号主可以给予销量的担保,那就不用鉴别了,谈拢了就干!

当然,大部分号主是不可能这样的,他们只能给你一个粉丝量、承诺阅读量,但不保证转化!所以,下面就是小张老师要说的重点了:如果你要合作,先从这几个方面鉴别一下对方账号。

第一,看评论数。

我想大家应该都清楚,如果一个百万粉丝的号没有多少评论,那么它的活跃度就一定不高,带货效果就一定不好。诸如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都是如此。

不过,现在评论的数量也是可以依靠刷数据来补充的,这就要求企业人员细致的观察评论,看是否有“水军嫌疑”。如果评论是大型“夸夸群”现场,那建议咱们还是放弃的好。

最好的状况是评论中出现各种关于货品的问题、调侃,这种情况是最好的。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小声比比的号,它的一篇带货文章下来,不光没有人去责怪他赚粉丝的钱,相反很多粉丝非常支持他写带货文章。因为他的粉丝粘合度极高,已经有了“自媒体人也要吃饭”的意识,并愿意买单。

第二,微信公众号评论不多/没有评论,看文章的一次打开。

这是微信端数据,并且只能在后台看,如果对方不愿意提供或者提供数据过于夸张,建议大家谨慎思考。一般而言,百万级粉丝数的号,一次打开到达5%就比较不容易了,粉丝量越小,一次打开量应该越高。

此类数据应看长期平均值,如有突然滑铁卢的情况,一定要注意,可能是长期数据造假的结果。

第三,微博、小红书、抖音,看KOL交际圈。

小张老师已经很久不看抖音了,但是在之前,我们了解到,其实大部分的KOL他们都有交集。比如红极一时的代古拉k,以及以情侣日常爆红的七舅脑爷,他们经常会在评论区有互动。

当然,他们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大V”,如果找一些小的博主去宣传,那就要看他是否能够说出几个自己“交际圈”的好友,证实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样的KOL,数据的真实性更可靠!

第四,看内容的转发及转化。

我们需要搜集这些KOL其他带货内容的效果,其中分为两方面:

一是转发比例(转发比阅读),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用户对KOL内容的喜爱程度,这决定了企业在此次推广,收获口碑的可能性;

二是销售转化率(销售单数比阅读),这决定了号的带货能力。

企业可以直接依靠销售转化率及粉丝数,来判断KOL的价值,从而商讨合作价格,这是完全没问题的。

总结

我们虽然建议企业培养自己的KOL,但这是一个过程,遇到了有KPI的紧急任务,还是需要手握一批对口的KOL,心里才踏实。

所以,小张老师今天写了一篇关于KOL鉴别及未来“货找人”模式可能的发展方向的文章。如果大家对于上述内容仍有问题,可以在后台提问哦!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