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坚持跑步之后感觉人变虚了?

2023-03-06   ASICS亚瑟士

原标题:为什么坚持跑步之后感觉人变虚了?

坚持跑步之后感觉人变虚了,是很多初学者容易遇到的问题,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坚持跑步的大方向没问题,但是过程中操之过急。

题主坚持跑步2个礼拜了,而且每次5公里,坚持跑步之后感觉变虚了,比较显然,题主本身的运动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从距离和频次来说都有点儿太着急了。要知道,国内很多5公里的跑步比赛,还给大家发奖牌呢。终点看到那些完赛者兴高采烈的氛围,就知道对很多人从零开始跑步的朋友们来说,5公里已经是个很了不起的距离了。

虽然对常年跑步的人来说,5公里不过是刚刚开始热身,但对于初学者或者本身运动能力相对较弱的人而言,完成5公里的挑战不亚于资深跑者跑者完成了一场半程马拉松。

对题主而言,可能跑一个5公里已经是很费力了,连续跑十几天5公里,身体没有得到完全恢复,存在疲劳的累积,所以感觉到虚弱。

这就好比资深跑者完成一场马拉松不是问题,但是连着跑十几场马拉松也是受不了的。题主当前的运动能力,在这个速度和频率下,虽然只是5公里,但每次跑完身体并没有完全恢复就又开始下一次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虚弱。

训练、营养、休息是一个完整的运动成长闭环

没有疲劳恢复就没有进步。对任何水平的人而言,训练都远远不是结果,训练首先让我们变得疲劳,然后身体获得一个“能力上升空间”,接下来需要补充营养、休息,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训练闭环。等到疲劳得到恢复,身体才能有进步。

从题主的描述来看,每次跑完应该都是没有充分的疲劳恢复,就开始了下一次训练,这样会造成疲劳累积,于是觉得身体虚。就像连续开车跑长途,油箱没加满又上路了。

即便让资深马拉松跑者,哪怕是世界冠军基普乔格,参加完一场高强度的比赛,第二天接着跑强度,他也会觉得虚。虚,本身就是训练强度过大的反应,如果强度过大,需要恢复时间超过24小时,那么天天跑,肯定会越跑越虚弱,就是大量体力透支了。

在跑步的时候,不能光看今天跑步的情况,还要看今天休息的,身体的状态怎么样,如果大量运动后还熬夜喝酒,身体不能有效恢复,还会增加猝死的风险。我们也曾经看到有运动习惯的人,因为熬夜、抽烟、喝酒等原因猝死的新闻。

当天的强度控制,决定了连续作战的可能性

题主这几次跑步,都是5公里38分左右的样子,配速在7分36秒/公里左右,其实是个比较慢的速度,但考虑到每次跑步都是这样,说明本身挤出能力是比较弱的,按这个速度跑,想必对题主来说强度应该是挺大的。

tips:
如果不知道自己跑什么强度好,可以用低心率跑法来进行强度控制。也就是跑步时,不看具体配速,只看心率。心率控制在180-年龄这个强度,有氧心率下跑。比如:我今年30岁,按照180-30=150次/分钟的心率去跑,多数情况都是没问题的。
如果有长期跑步的计划,条件也允许,还可以考虑利用一下可穿戴设备,科学的监测心率。

这种强度是很好的有氧能力训练,对新手及体质较弱的人来说都非常有效。考虑到个体差异,有的人心率偏高,有的人心率偏低,也可以把180-年龄这个指标,正负10次作为参考。还是以30岁的人为例,140~160次/分钟的心率都可能是有氧心率范围,具体看个人感受。

如果没有心率带或者心率表,也可以用“跑步交谈”作为强度控制的指标,如果能够边跑边说话,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费劲,那么这个强度就不高。反之同理。

作为刚开始跑步的人,心率控制好强度,最好再做些力量训练。锻炼好腿部力量及核心力量,有助于减少受伤的风险,有了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就能跑得又远又安全,假以时日,就是又远又快又安全。

循序渐进是长期主义的必由之路

无论做什么运动,都要符合循序渐进的逻辑,刚开始一定是速度不快,距离也不远,随着训练增加,会逐渐增加速度和距离,这是自然规律。

题主作为刚开始跑步的初学者,就每天5公里,这种毅力是令人钦佩的,如果真是坚持下来,月跑量也快有150公里了。要知道,月跑量150公里,已经超过很多人了,很多马拉松跑者的月跑量可能也就是150公里左右。

还有觉得自己缺乏动力、精神头不高的一个原因,就是题主的训练缺少变化,每天5公里,看不到进步,每天像完成任务一样,自然提不起兴致。与其这样,不如试试一天4公里,一天6公里,给自己的疲劳感会不同,对长跑的理解也能更深刻。

常年运动,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断通过运动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是能力进步了或是累积了疲劳,清晰自己坚持或放弃的标准,锻造自己的价值观,打造接近梦想中的自己。

检验自己是否有疲劳累积

为了让自己能够连续作战,养成跑步习惯,并且每次都能有很好的精气神,有几个方法可以帮我们验证是否有疲劳累积。

  • 每天测量晨脉,来判断今天是否疲劳

即使不做运动,我也建议大家养成测量晨脉的好习惯。长期监控,就能知道自己一觉醒来的身体恢复状态。

过度训练、身体疲劳、状态不好,晨脉都会比平时略有升高。针对最近的疫情话题,阳康后晨脉如果恢复到了过去的正常水平,也可以看做是真的全面恢复了。总之,养成记录晨脉,别管昨天训练过度、熬夜了、喝大酒状态不好或者心理压力过大都能反映到晨脉上。根据题主描述,想要状态越跑越好,每天精精神神,只要监控晨脉即可,晨脉变化不大(浮动在2~4次属于正常),就可以继续运动。

  • 倾听和尊重身体的反馈

如果和昨天的训练一样,但是身体明显感到比昨天累,那就是存在疲劳累积。

正常的可持续训练,应该是每天都感觉差不多或者越来越好。我咨询过很多资深跑者,他们的训练往往是高强度、低强度的训练交替进行,这样,即使第一天的强度训练有疲劳累积,第二天也能通过轻松训练来化解,总之,一次累积疲劳可以,但不要持续累积疲劳。

总而言之,常年进行跑步训练,一定会对身体健康有所帮助。需要注意的就是:进步的节奏。对刚开始跑步的人而言,开始跑得少一点慢一点没关系,每次进步一点点,就会越来越好。

每天的强度控制可以用心率控制来代替速度控制,每次运动后都要补充营养和充分休息,第二天看看晨脉就知道疲劳是否已经恢复,面向长远,跑步也需要更多变化,高强度和轻松训练交替进行,相信你会越来越好,让跑步成为真正强身健体、提神醒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