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是新媒体人的命脉,很多新媒体人的文章都是靠热点撑起来的。但在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背景下,网络讯息传播速度太快,许多热点事件也在一直反转,这也让不少新媒体人发愁。
新媒体人追热点,如果热点突然反转,之前自己的判断被打脸,怎么办?
小张老师讲:专业的新媒体小编,只会被自己打败,绝不会被别人打脸!不过,现在娱乐圈的反转过于迅速,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啪啪啪了。
今天,小张老师就来教你,不同类型的蹭热点方式,及如何防打脸!
我们说,蹭热点一定要有正确的切入时机,不然就是浪费热点。云知团队总结,热点的切入时机一般有三个。
第一,是事件刚发生时。如果你选择在此时跟热点,那么我们建议你不要有过多的赘述,直接把事件的详细情况描述清楚即可。
要注意的是,你掌握的一定要是一手信源,不要在别人转发很多次后再去发布这样的消息,那么你就过时了。
这种方式一般适合快评类公众号,或是相关行业较垂直的公众号,并且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发布的早,就很有可能被大量用户转发,且没有主观描述,不会有被打脸的风险。
第二,是在事件发酵后,有了新的爆料点时。如果在此时跟热点,大家切记不要“短平快”的把新消息爆料出去,因为这时候大家已经看了太多关于热点事件的报道,你很难成为最快报道这个新进展的人。
此时,我们需要结合热点事件的发酵及网友的声音,输出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及价值观。这时候,我们不再以报道速度决胜负,而是以思想深度决胜负。当然,这类蹭热点的方式,可能是最容易被热点反转“打脸”的。
第三,则是在事件已经平息后,新的热点事件出现,我们将二者结合进行讨论。我举个例子,大家可能更好理解,比如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后,各种新闻、自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即便事件逐渐平息,但它的热点效应其实还在。
因为在那之后,又有许多抢夺司机方向盘的案例。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结合之前发生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一起讨论,利用旧热点说新事情。
这样的蹭热点方式,需要新媒体运营人员有强大的横向联合能力,最好博古通今,能把古代类似的事儿都拿出来,这样的文章逻辑能力够强,能够说服读者帮你转发。
并且,这种方式也基本不会有“反转”的可能性,被打脸的几率也很小。
说到这,热点的切入时机就算说完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如何理性思考,防止被事件反转打脸。
简单点说:我们要有辩证的思维,但是不能做“和事佬”。
我用前段时间比较经典的两件事来说吧:一是网红殴打孕妇,一是小声比比爆出马蜂窝数据造假。
网红殴打孕妇事件相对极端,事件一出,马上就有各种各样的营销号或是自媒体批判网红、支持孕妇。而后事件反转,孕妇被爆出造假、卖惨,网友的声音又一边倒支持网红。
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之前站队孕妇的人被啪啪打脸,文章失去可信度,掉粉是必然结果;第二,大部分网民只会发泄情绪,并没有脑子。
所以,我们新媒体人在编辑文章时更要谨言慎行。我们所表达的,不应该是对这件事情的判断(对或错),而是我们的价值观。
小张老师拿自己举例,我对于这件事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是:无论如何,面对孕妇,网红应该多一分忍让,并且遛狗应该栓绳;而孕妇更不应该因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就咄咄逼人,一再发微博炒作,只是在煽动民众情绪。无论事件如何反转,孕妇的行为都更可恶,这样的思考方式,都是立得住的。
再说小声比比爆料马蜂窝事件。这件事情没有反转,只是单纯的过去热度,结束了。所以,那些单纯支持“反对互联网数据造假”的新媒体文章似乎没什么毛病。
不过,我们放下情绪回归理性,这件事情小声比比做的真的对吗?
马蜂窝作为相对庞大的企业,发展至今很不容易,也确实有一部分用户使用马蜂窝App作为出行前的查阅工具。在如此一家企业上市之际,从多方面受到如此重创,迄今为止近一年的时间都没有了声音。
我并非说马蜂窝数据造假是对的,甚至于作为一个新媒体人,我很反对数据造假的行为。而我对于这件事情的不满在于,小声比比用极其尖锐的角度毁灭了一群人几年的辛苦劳动,达到的结果却只是煽动民众情绪反对互联网数据造假,而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相反,自己因此赚到盆满钵满,在我看来,他的举措和职业打假人没什么区别。
上文我也提到,大部分互联网用户是几乎没有脑子的,它不会随着你的文章继续向深层次思考。所以我认为,新媒体人就更有责任,让用户有一个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遇到事情不是骂街、愤世嫉俗,而是多提出理性的建议,让一件事情变得更好。
如果你作为一个新媒体人,本着这样一个初心和态度去做,无论热点事件怎样反转,你的价值观是正的,就永远也不会被打脸。
总结起来,第一种和第三种蹭热点的方式适合广大新媒体从业者,而第二种则需要有一定知识积淀,并且有成熟的思考问题方法论的新媒体人/团队。
最后补充一句,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价值观正,无论什么样的热点事件,你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和切入点,且立得住。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有你的粉丝保护着你。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