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哆啦A梦育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的愿望。在众多的教育中,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具有没有办法超越的优势。它能进一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提高孩子对情感的感受和体验能力,陶冶孩子的惰操,提高孩子的文化修养,并能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促进思维能力的充分提高。艺术教育能起到开启智力、陶冶情操、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如激昂的音乐能使孩子克服懦弱胆怯,变得勇敢,优雅的音乐能使粗暴的孩子变得文静。音乐能训练大脑进行高层次思维,提高空间--时间推理能力。也有家长不理解,现在正是无忧无虑玩耍的时候,孩子还这么小,为什么非得让孩子学习一门乐器,到底能学到什么?是不是指望他成为演奏家?又或者指望他当成一种职业?还是,担心孩子万一将来文化课不好,可以考艺术院校,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其实不是的!对于家长来说,学习一门乐器,不仅仅是掌握一门特长,更是一种生活的品味,是在培养一生的爱好。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学会坚持、克服困难、沉淀……
孩子学习乐器的好处有哪些?
1、学习一种乐器可以改善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发展,也开发大脑的行为动作系统
学习音乐、乐器最显著的方面是充分调动了大脑的两个半球。孩子们聆听古典音乐的时候,大脑右半球受到刺激,当他接触乐器的时候,大脑左半球、右半球都会活跃配来,尤其突出的是,音乐所刺激的大脑区域与分析性数学性思维所刺激的区域相同,音乐调动了大脑,和声、旋律、节奏可以引起独特、有规律的大脑活动。
2、学习乐器还可以提高协调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增强视觉和听觉的灵敏度
音乐上的视唱、视奏,往往必须既看曲谱又看歌词、音符,从而培养了眼摘的速视能力和耳朵的审美判断水平,锻炼了脑神经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而良好的视、听功能及神经反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有助于发展想象力、注愈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增长人的智力。因而,音乐不同层次地调动了大脑,当整个大脑被调动起来,就会大幅度地促进学习。
3、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
现在,在工作、学习场所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大家提高效率。在阅读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轻柔的乐曲就会不知不觉地刺激右脑,产生情感体验,发展形象思维,促进左脑抽象思维能力,使两半脑得到均衡的活动。由于音乐强化了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使视觉记忆、听觉记忆都得到锻炼,所以可以增加记忆的敏捷性、持续性和准确性。
4、锻炼耐力和信心、帮助学习
乐器的学习和技巧的提升,需要长时间有规律、科学又系统的训练,这个过程需要有更强的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气,坚持学习乐器对培养这些良好的性格和品质有帮助。学过音乐的人,思考和处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视野和境界也不同于一般人。
5、提升个人修养、充实精神生活
音乐带给人的不仅仅只是美妙的享受,更能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风尚、情操、性格等的形成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音乐还能深入到人心,充实人的精神世界。
6、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
乐器的练习和演奏,要求听觉的专注、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灵敏积极活动、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这对促进大脑发育、增加互相协调的能力有帮助。从小学习乐器的孩子,入学后在理解能力、想象力、创造思维等方面都会更进一步。
7、调节心态、排除烦恼
成长到成熟,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的烦恼、困扰、无奈、孤单、误解……各种各样的情绪,总会有难以与人诉说的时候,弹奏乐器能弥补这个空缺!
当对自己、对生活感到失望,对任何事情失去兴趣时,它能帮助你重新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且在其中得到安抚;当工作不顺心、任何事都感觉不尽如人意时,它是帮助能找回自信、重新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工作的一种方式;当自己开心、高兴时,演奏喜欢的音乐,能更好地抒发出自己的情感,分享自己的快乐,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情感表达方式;当遭遇背叛、与曾经相爱的人分手、与亲人离别而痛苦不堪时,它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能帮助你回归平静;当时光慢慢老去,身边人渐渐离开时,它能充实那些漫漫时光,也能是美好的回忆,每次演奏都能回想过去。
8、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调节情绪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节奏舒缓的音乐来刺激大脑,达到消除心理的紧张感,使音乐节奏、生理节奏与信息输入的节奏协调起来,从而在集中注意力、增强大脑活力的状态下学习。音乐其实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而有效地学习知识,也可应用于法律、军事、工程、医药等职业练习之中。音乐能毫不费劲地唤醒语言能力和以前的记忆,让大脑更加聪明,更加快速地学习,能增强记忆,解除压力,帮助孩子集中精力和学习形象化想像,开启内心的意识,同时还有助于听力的提高。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对乐器的喜欢?
所有人天生就有音乐感,会对音乐有反映,特别是孩子。通过音乐训练可以打开通向聪明、智慧的大门。今天,许多父母、老师都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认识到音乐在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一、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让音乐伴随着孩子的活动,如起床时,播放一些活泼、有力的乐曲;吃饭时,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乐曲;临睡前,播放一些轻松、安静的乐曲;在游戏时,可以让孩子跟随音乐的节拍有节律的做动作,如打拍子、踏步、跳舞替。这可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和对音乐形象的感受力。给孩子讲故事时,也可选择和谐的乐曲做伴奏,增强情感的渲染。
二、可让孩子学点音乐知识,使其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音乐最抽象,只能靠听觉感受和想象,要真正懂得音乐并非易事。为此,要注意给孩子介绍一些音乐常识,让其理解音乐的特性。
三、为孩子选择好的音乐作品,使孩子能多欣赏优美的乐曲
欣赏音乐的首要步骤是多听好的音乐,给孩子播放音乐时,可先选用一些优秀的儿童作品,如儿童声乐、动画片中的音乐等,思想内容健康、形式活泼、优美明快的作品。
四、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规范性音乐教育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学一件乐器或进行一些声乐、舞蹈方面的训练,这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对于孩子接受艺术熏陶是很有意义的,但在这之前要先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兴趣,如不顾及孩子本人的兴趣,强迫她们去学,就违背了音乐教育的初衷。
小编有话说:
通过音乐来加强孩子的学习,不仅发展了孩子自身各种类型的智力,而且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特性,当孩子掌握了演奏乐器或歌唱的技能时,自信便开始在孩子的脑海中增强。学习乐器,为的是将来它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坚持、有自信、有毅力、有趣的人,也为了将来帮助孩子重拾面对生活的勇气、面对工作的自信,能释放各种压力,能让自己平静下来。这是一种独特、属于自己的陪伴方式,也是将来面对生活的一种宝贵方式!
(本文由哆啦A梦育儿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