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哆啦A梦育儿
目前家长教育素质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家长缺乏“角色知觉”,不知道如何扮演自己教育子女的角色。(2)家长教育观念陈旧,影响了他们对子女教育安排的正确选择,同时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行为也屡屡失误。(3)家长普遍缺少对子女生理和心理特性的了解,以及缺乏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没有掌握科学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因而造成多家长总是以老习惯、老经验,甚至靠回忆自己过去被教养的方式来对待新时代的孩子。(4)有些家长的知识结构没能与时俱进,还停留在受学校教育时所获得的水平上,自身素质不高,致使家长们在教育时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甚至危害儿童成长。要提高家长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关键要做好家长教育。有关教师的教育素质养成问题过去一直受到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并在我国建有完善的师范教育体系。然而,家长教育素质养成方面,虽然各地区有关部门在过去也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却一直没能形成有效机制。针对目前我国家长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结合新世纪教育发展之需要,我们对改进家长教育提出如下对策。
家长教育素质养成的基本对策
(一)改革师范教育,培养一支能献身家长教育事业的专家型师资队伍
经过多年的努力,为了培养学校师资,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有一大批教师在师范院校从事师范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可是,迄今为止,在我国从事家长教育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少而又少。一些地方家长学校办起来了,但谁来担任家长学校的老师?当务之急,要培养一批能献身家长教育事业的专家型师资队伍。培养的途径可从改革现有的师范教育体系做些考虑。比如可以在师范院校开设“家长教育”专业的师范班或由教育主管部门开办“家长教育”师资培训班。经过一些年的努力,在我国逐步建立家长教育的师资培养体系。
(二)加强课题研究,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教育理论体系
家庭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与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规律,有其特定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和特点。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作为科学的家庭教育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家庭教育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中,也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造成的结果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阻碍了家长在家庭教育效果的提升。因此,今后在各级纵向、横向的课题立项中,应增加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课题立项,加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同时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努力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教育理论体系。从理论来源上说,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可以从我国古往今来家教典范和传统家教思想遗产、邻近学科和相关学科理论、国外的优秀家教思想和理论以及最近几年的家教理论研究成果中吸取丰富思想和理论资源。
(三)政府部门积极介入,建设专门化规范性的家长教育实体机构和网络体系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历来比较重视家长教育工作,并且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各地初步建成了家长教育的网络体系。比如一些学校设立了“家长学校”,妇联开办家教培训班或讲座,在社会上出版了不少的文章和书籍,不断地通过报刊、杂志、广播、互联网、电视等多种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教育,一些地方还成立民间的家教咨询机构,帮助家长们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并且也取得了一些社会效益。但总体而言,这个教育网络有许多方面不尽如人意,无法达到应有教育效果,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实际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认为家长教育机构和网络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应是:(1)要使附设于学校的形式化色彩太浓的“家长学校”成为常设的实体化机构,摆脱过去那种虚设状态。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应更积极地介入,配备专业化师资和适当的经费投入,推进家长学校走向专门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使家长们能系统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知识和有效提升教育能力。“专门化”是指家长学校不单为家校联系而设,而是专门为提高家长教育素质而设,要突出家长教育的专业性,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和适用的教材,有专门师资和教学场地,建立健全教育教学体系。“制度化”是指有完善的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制订有学校章程、学校规章制度、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制度、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教师工作职责、学校学员学习考勤制度、学校学员结业和考核制度、教学资料管理制度以及家校联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确保家长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和落到实处。“科学化”是指办学运作方式合理性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在办学运作方式上,采取适合家长学习特性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在教育手段上,更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和利用网络开办远程家长教育服务。进入新世纪以后,家长学校的办学主体应走向多元化,摆脱过去主要附设中小学的状态。在条件和经费允许情况下,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在中小学校外设立一些由政府开办的、独立设置与运作的家长学校。
(2)妇联、社团和社会各种传媒的宣传教育要积极探讨与创新教育形式,增加双向交流功能,改变过去那种流于零碎或片断、随意性比较大、缺乏制度化的状态。在做法上,不只是帮助家长们解决某些单项问题或获得某些片断的观念、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能深入到问题的核心,以帮助家长们澄清其价值观念并建立完整的价值体系,从而促进家长们建立一套属于自己且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3)在成人教育中的各种教育形式(如电大、业大、夜大等)增设适用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科目与专业,使得家长们培养更全面的家教素养,促进家长教子走向“专业化”状态。(4)吸引家长参与家教课题研究与实验,在参与研究过程中提升家长教育素质。
(四)精心组织研究,建立科学的现代家长教育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合格家长”认证制度
目前,我国家长教育处于散乱、低效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家长教育制度作保障。有许多人呼吁要重视家长教育,也有许多机构在参与家长教育,但至今为止,我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家长教育教学制度,对家长教育没有学时年限要求和教育教学规程要求,没有一套完整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更没有根据大纲要求编写的适用的相应教材。家长教育学程结束,也没有建立家长素质考核定级制度。这是制约家长教育水平提高的最大瓶颈。此外,通过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来促进相关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的提高,这已成国际共识,并且实践证明这是有效的举措。
(本文由哆啦A梦育儿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