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BRCA2突变晚期肺鳞癌患者使用奥拉帕利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获益

2023-05-22   绘真医学

原标题:【病例】BRCA2突变晚期肺鳞癌患者使用奥拉帕利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获益

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的突变增加了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其他癌症的风险。奥拉帕利是一种口服PARP抑制剂(PARPi),通常用于治疗携带BRCA突变肿瘤患者,尤其是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通过破坏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T细胞能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其彻底改变了肺癌和许多其他癌症的治疗方法。本文报告了一例携带BRCA2突变的晚期肺鳞癌患者,其接受了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联合紫杉醇治疗。7个月后,疾病进展。通过外周血NGS检测到BRCA2突变。奥拉帕利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2个月后,患者获得部分缓解,无进展生存期(PFS)持续6个月,但患者出现免疫性肾损伤。本报告证明了PARPi治疗肺鳞癌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增加了治疗携带BRCA2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提醒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可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来证明其可行性。

背 景

BRCA肿瘤抑制基因家族由BRCA1和BRCA2组成,通过编码参与脱氧核糖核酸(DNA)同源重组和修复机制的蛋白质来保持基因组稳定性。BRCA2突变增加了几种癌症的风险,包括女性的乳腺癌和卵巢癌以及男性的前列腺癌。此外,还发现包括BRCA2在内的同源重组(HR)修复基因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DNA双链损伤修复依赖于HR和非同源末端链接(NHEJ)修复重组通路,BRCA2在HR通路中起重要作用。PARPi可以阻断PARP对单链DNA的修复,并在复制过程中引起双链NDA断裂。BRCA2突变的癌细胞无法通过HR通路修复双链DNA,最终死亡。临床试验表明,PARPi奥拉帕利对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实体瘤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但仍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其用于肺鳞癌患者的治疗。本文展示了1例肺鳞癌患者的病例,其之前使用双药化疗后,疾病进展。通过外周血NGS检测到BRCA2突变,使用PARPi(奥拉帕利)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后,PFS持续6个月。这表明可以选择使用奥拉帕利靶向治疗携带BRCA2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肺鳞癌患者。

病 例

一名83岁男性患者,无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吸烟40年,吸烟指数为20包年。患者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格检查,胸部CT扫描显示左侧肺门占位约5.9x3.6cm,左肺阻塞性肺不张及少量胸腔积液。进一步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左侧主支气管被新生物阻塞,其表面渗出血液。活检显示肺鳞癌(图1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P40(+),CK56(-),ki67>25%,TTF-1(-)(图1B-F)。经1个周期的灌注化疗(奈达铂40mg支气管动脉输注给药)和紫杉醇全身静脉给药联合治疗后,患者因无法耐受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而停止化疗。7个月后患者出现咯血,每日约10-20mL,胸部CT扫描显示纵隔左偏、左肺实变伴肺不张,左肺门软组织肿块,大小约8.1x4.6cm,左侧主支气管堵塞,左颈根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头颅MRI、全身骨显像、全腹增强CT均未发现明显转移性灶。疾病的进展(临床分期,cT4N3M1a,IVA期)。随后,通过外周血NGS检测显示BRCA2外显子15 G25085突变,肿瘤突变负荷TMB为5.98 mutations/Mb。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患者使用PARPi奥拉帕利(300mg,每日2次)和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联合治疗。1周后,患者咯血停止。复查胸部CT显示,左肺门肿块明显缩小,直径约4.5cm。在使用奥拉帕利2个月和2次PD-1抑制剂免疫治疗后,左肺复张,胸腔积液被吸收。此时患者出现新发症状,眼睑浮肿,尿量减少,全身无力。对常见血清学指标进行进一步检测,发现血肌酐从疾病开始时的正常值升高至163.90μmol/L。同时,尿沉渣镜检显示尿蛋白(+),无管型。血常规、肝功能、炎症指标、肿瘤指标正常,自身抗体阴性。经过多学科团队讨论,考虑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肾脏损伤(2级)并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2022推荐标准,停用PD-1抑制剂。停用PD-1抑制剂一个月后,血清酐水平恢复正常。使用奥拉帕利单药治疗6个月后,患者病情进展。各治疗线的治疗方案、疾病反应和PFS请见图2。

图1(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有菜花状新生物阻塞左主支气管,新生物体表面渗出血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肺鳞癌患者进行病理分型。(B)HE×100(C)HE×400(D)ki-67(E)P40(F)TTF-1。

图2 该患者的临床病程。

讨 论

2022年肺癌仍然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但其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可能是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胸部CT扫描的普及增加了早期肺癌的检出和治疗,尤其是无法手术切除或远处转移的患者。靶向药物显著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针对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如EGFR,ALK和ROS1突变的靶向药物,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效果。随着药物研发的进展,其他罕见的BRAF、NTRK、RET、MET、HER2、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也相继开发出相应的靶向药物,部分已获批临床应用。有些虽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取得显著疗效。多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发现,BRCA基因突变是7种癌症的致病基因: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胆道癌,食道癌和胃癌。近年来,多项研究也表明BRCA2与肺癌之间存在临床相关性。PARPi已成功用于BRCA基因突变的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试验,但尚未进行大型临床研究来证实这些药物是否可以用于肺癌。目前已有3例病例报告显示PARPi奥拉帕利对携带BRCA1/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但均为肺腺癌或肺类癌,而本文病例为肺鳞癌患者。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广泛应用,与ICIs相关的不良事件越来越多。几项大型临床研究证实,这些不良事件几乎可以影响每个器官和系统。最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包括皮疹、白癜风、结肠炎、肺炎、垂体炎症,相对少见的是心肌炎、脑炎和肾损伤。在本文病例报告中,患者化疗后疾病进展,根据外周血NGS检测发现BRCA2突变和TMB高。BRCA1/2突变和野生型BRCA1/2 HR缺陷型肿瘤表现出比HR正常型肿瘤更高的新抗原负荷,从而产生更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此外,有证据表明,BRCA缺陷可能通过诱导I型干扰素和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诱导STING(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依赖性先天免疫反应。因此,本文考虑PARPi与免疫疗法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案。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使用PARPi奥拉帕利联合PD-1抑制剂治疗,2个月后复查胸部CT显示疾病显著改善,但患者血肌酐升高。停用PD-1抑制剂 1个月后血肌酐恢复正常,这可能表明,尽管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实现部分缓解(PR)并延长PFS,但同时使用ICIs的风险显著增加。在Hu等人的研究中,共筛选了6220例中国肺癌患者,其中1.03%的患者携带BRCA胚系突变,而BRCA2突变占76.3%。与携带典型肺癌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相比,携带BRCA胚系突变的患者往往更年轻,更有可能在50岁之前发展为非小细胞肺癌。另一项回顾性分析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BRCA2基因的体系突变,而非胚系突变,其可能性为4.97%。除原发性乳腺癌外,FDA还批准将PARPi用于携带BRCA1/2胚系突变的相关妇科癌症患者。PARPi的机制之一是基于合成致死性的概念。PARPi也可用于具有BRCA突变肿瘤分子特征的肿瘤 - 称为“BRCAness”。因此,HR通路中BRCA以外的基因突变扩大了PARPi的适应症。针对HR通路的合成致死作用的更广泛应用仍在研究中。大量临床前试验表明,无论肿瘤的起源如何,具有相同遗传异常的患者均可从靶向治疗中受益。本文病例报告中患者就诊时年龄高达83岁,并携带BRCA2突变。使用PARPi奥拉帕利与PD-1抑制剂联合治疗,疾病有所改善,但发生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停用PD-1抑制剂后,患者接受PARPi奥拉帕利单药靶向治疗6个月后疾病进展。该病例表明,靶向治疗携带BRCA2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

虽然本文病例证明了奥拉帕利在BRCA2突变的肺鳞癌患者中的疗效,但尚不清楚是否因早期使用PD-1抑制剂激活了体内免疫细胞,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但经后期随访,患者血肌酐一直处于正常范围,未发生其他全身性损害,免疫治疗抗肿瘤活性的可能性较小。将在随访中设计前瞻性实验,优化研究条件,收集PARPi单药靶向治疗携带BRCA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为PARPi在携带BRCA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提供更多循证证据。

参考文献:Chen Z, Wang K, Zhao L and Gong L (2023) BRCA2 mutation in advanced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reated with Olaparib and a PD-1 inhibitor: a case report. Front. Oncol. 13:1190100. doi: 10.3389/fonc.2023.11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