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差异巨大,不同阳性感染者都是特例,他人的恢复经验仅供参考,没有照搬复制的价值;
运动能增强免疫系统,控制不好强度又可能抑制免疫系统(这也是很多pro级的长跑者反而常常感冒的原因)。无症状/轻症感染者可以进行低强度的运动,有症状感染者彻底康复之前,任何运动都不见得是必要的;
不要过度夸大感染新冠后运动导致的心肌炎发病率,这是个极小概率的事件。但阳性期间任何心脏症状、呼吸和头晕等问题都应作为医疗紧急情况来处理;
大多数人在阳康后7-14天内,就可以恢复到感染前的运动水平。
新冠阳过后,较为稳妥的运动时间表:
停跑一周,有氧能力便会出现明显的下降情况,加上强度训练的缺失,身体力量水准也会有波动——当然这其中也会有心理预期差异的原因。所以1-2周的恢复调整训练很有必要。
如果你之前有严肃的跑步训练表,阳康后应该如何调整计划呢?
以跑步/马拉松为例,我们此前很强调周期性系统训练的重要性,即一套有效的训练计划完成,一定是通过3个月、12周以上的系统去实现的。那停止运动一周(及以内),你可以继续按此前的计划进行、略过中间欠下的训练;
停止运动10天或更多,就需要调整计划,中间安排3次适应训练,再进入正式的训练强度;
停止运动超过两周,除了重新制定训练计划外,比赛目标也要跟着去降低。
1.心率
心率最直观反映出身体的状态,也会被采用作为判断强度的基准。以下两种心率计算方式,储备心率法和最大心率法,我们更建议以储备心率计算——
储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x目标训练区间百分比+静息心率
我们可以将每天醒来后的晨脉(睡醒后10分钟,静止坐or站立,测量心率得到的数值)作为静息心率。
这里要注意,较长时间没运动、病后恢复、睡眠/恢复时间不足,都会导致静息心率的明显变化——因此,养成测量静息心率的习惯,并作为当日运动的计算基准,很有必要。如果隔天的静息心率起伏超过10%,也许是身体出现状况的征兆。
新冠后2-3周,建议只进行恢复慢跑和有氧慢跑(即储备心率<75%),运动时长因人而异,但即便是马拉松跑者,单次运动时长也不要超过120分钟,周跑量控制在此前的75内。
另外留意一点:
从静止开始逐步达到目标心率区间,心率数值会有一个稳定上升的过程。而阳康后,很可能你的心率变动会更加敏感,比如上下坡时更激烈的心率变动,心率比往常更快的到达目标心率区间,等等。这些都说明你的心脏尚未处于调整恢复、还不是最佳的状态。
2.呼吸
病后静养7天或更久,呼吸肌同样会出现明显的衰减情况。
静息状态下,成年人的呼吸频率一般为12-20次/分钟。身体状况越好,呼吸速率也会更低。
阳康后呼吸速率很可能会变得更加急促,这也体现在跑步中的跑步上。同等步频/速度,呼吸频率更高,那也说明你还需要一定的恢复调整时间。
无论“阴阳”,都不建议戴着口罩运动。
3.血氧饱和度
血氧数值反映了血液中氧气的浓度,低海拔环境健康成年人的血氧数值往往在95%以上。如果血氧低于90%,就意味着你处于一种“缺氧”的状态,身体机能也会表现的比较低迷。
有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打呼噜)的人,睡眠期间的血氧饱和度会降至85%甚至更低,已经到了会影响健康的程度。
——血氧饱和度数值提供了参考:你身体是否真的准备好运动?当然切记这个数值应和自己正常情况对比,且保证海拔没有明显的变化(海拔越高,血氧饱和度也会降低)。
很多血氧检测设备要求静止状态,无法在运动中实时监测,所以可以在运动前后检测。
新冠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距离有限,飞沫失去水分就形成了由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气溶胶,气溶胶就会造成更远距离的感染。空气流动性差的室内环境,新冠病毒的浓度增加,传播能力更强。
——因此,未来数月甚至更久时间,在人少且开阔的户外环境跑步,感染几率并不会太高。但在室内健身房,或人聚集较多的广场/健身区/操场,还是需要多加注意的。
新冠的高传染性也让很多患者无法确定自己何时、因何人/事阳的,所以总结下来便是八个字:独自跑步,离人远点。
除了新冠,冬季也是流感/普通感冒的高发期。如果只是普通感冒,没有发热的情况,那通常可以进行轻度到中度的身体活动,尤其是在即将康复的几天里。运动可以帮助缓解鼻塞,对打开鼻腔也有益处。
检测感冒是否痊愈、适合运动的评判标准:
感冒后停止运动一周,无论有氧能力还是身体肌肉都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不过过早尝试恢复补上之前欠缺的运动,更容易陷入欲速则不达的困境。
在罹患重感冒的情况下仍尝试正常强度运动,受伤或者面临更严重疾病的风险都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