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亂和昏沉是人生常態,持戒是定慧的根本,可達清凈般若智慧覺地

2020-09-24     一路伴你看天下

原標題:散亂和昏沉是人生常態,持戒是定慧的根本,可達清凈般若智慧覺地

「一念心清凈,蓮花處處開。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如果你感覺到煩躁,可以聽一聽歌手齊豫的天籟之音,她可以讓我們平息內心的繁雜,達到清凈隨喜的狀態。在這紛紛擾擾的時間,清凈是最好的福分。

有過打坐經驗的人都知道,打坐的時候,要麼思緒紛飛,心中所思所想就像滔滔不絕的河水一樣無法停頓;要麼會陷入渾渾噩噩的狀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這兩種狀態,前者叫做散亂,後者叫做昏沉。其實,不止打坐的時候會出現這樣的狀態,人生其實時時處處不在散亂里,就在昏沉中,只不過,打坐的時候會有意地觀照自己的內心,所以才會更加明白地知道而已。

散亂有善念、惡念、不善不惡的無記,以及妄想。而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是大昏沉的狀態,打瞌睡則是細昏沉的狀態。

有人在打坐的時候,有時候會感覺到仿佛進入了昏昏然的狀態,也許他會以為這是得了定境而竊喜,卻不知道已經是落入了昏沉里。

南懷瑾先生曾講《圓覺經》。

圓覺經是佛在哪裡講的經?並不是在人間,也不是在天上,而是在自性中講。

什麼是「神通大光明藏」?就是自性境界,大光明定境界。

當能達到正證了道的狀態時,便自然就可以進入到這個大光明定中來,同時,也能得到大神通大成就。當然,我們這裡所說的神通,並不是變化魔術之類的神通,而是具有大智慧大般若。

禪靜入定的時候,有八萬四千種不同的境界,而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正是這八萬四千種境界中其中的一種。

大光明藏是人人都具足的自性本心,一是大圓鏡智的大光明境界,由第八阿賴耶識轉化而成。只有大徹大悟成佛證果之後,才能夠達到三昧正定的境界,

這裡所說的佛的境界,如果眾生可以達到一念清凈的狀態,都可以達到,都可以進入這樣的莊嚴境界之中。而且這種境界,在人的自性中是本來就有的,除了人,一切的眾生都有,包括阿貓阿狗,牛羊騾馬,以及細菌微生物等大大小小的眾生。

也許有人要問,那麼為什麼我們平時達不到這樣清凈光明的境界呢?這是因為,有所障礙,就像光明被遮擋住了,所以達不到清凈的狀態。

而人生的狀態,無非昏沉和散亂。這兩者合起來,便是妄念,妄念既起,自性光明便對障礙遮擋住了,因此就達不到清凈的狀態。

如何才能做到既不散亂、又不昏沉呢?佛告訴我們說,可以通過坐禪、念佛、念咒、觀想來實現。

既不散亂又不昏沉的狀態,就是戒,心裡沒有善念,也沒有惡念,也沒有無記,只有一片天真,一片澄凈就是定,也就是持戒,也就是慧。

因此,戒、定、慧三者是聯繫非常緊密的。由戒而得定,由定而得慧,持戒是根本。沒有散亂也沒有昏沉,就能達到清凈般若的智慧覺地之中來。

本文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創作品,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轉發請註明出處。歡迎對我加關注,我們一起去探尋更多好看好玩的歷史和文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E1pv3QBLq-Ct6CZM1O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