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一統不靠秦始皇?從五個重點看清人質嬴政的真實面目

2020-09-12     一路伴你看天下

原標題:戰國大一統不靠秦始皇?從五個重點看清人質嬴政的真實面目

戰國大一統不靠秦始皇?五個重點看清人質嬴政的真實面目

始皇帝統一六國、平定天下,聽起來牛逼哄哄,然而細細想來,不過是水到渠成罷了。始皇帝上位時,他秦國的祖上已經給他留下了大好國際形勢、務實的領導班子、科學的管理模式以及豐厚的積蓄家底。

而歷史上對於秦始皇嬴政的評價一直褒貶不一,但大多數認為功大於過。有人認為他是「千古第一帝」,也有人認為他是剛愎自用的暴君。那麼,始皇帝的功過到底如何呢?秦國統一天下,到底是不是得益於秦始皇嬴政呢?

一、從當時的國際形勢來看

1.齊國自以為遠在天邊,禍不至己。堅持做吃瓜群眾,不參與任何一邊。也不敢得罪秦國。

2.三晉(趙、魏、韓),本來都是晉國的家臣,系出同門。然而天天撕逼窩裡斗,今天聯合抗秦,明天就對秦國各種拍馬屁賣乖,帶著老大秦國追著兄弟打。典型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開始內訌。」

3.楚國本來也算有頭有臉的大國,然而施政不善,路線坎坷。國內各種造反,國外各種毒打,老大都被秦國關起來打。內憂外患、積重難返,已是不堪一擊。

4.燕國作為邊陲弱國,本來可以夾著尾巴多活幾集。然而燕國喜歡高調露臉,貴族們也喜歡冒險,竟然搞出了荊軻刺秦的鬧劇。這就是活膩了找死。

如此一來,各國怕的怕,躲的躲,有的花樣作死,有的靜靜等死,還有的天天想著怎麼討好秦國,免得挨打,或者挨打時輕點兒也好。哪裡還有心思談什麼合縱抗秦?

二、從秦國的領導班子來看

始皇帝上位的時候,迎接他的是一套務實高效的領導班子。內有呂不韋、李斯等大臣把持方向,外有王翦父子、蒙恬兄弟等沙場宿將南征北戰。而反觀東方六國的領導班子,有熱衷搞個人崇拜的,有醉心尋仙問道的,有天天吹牛逼搞辯論賽的,還有一言不合就跳槽跑路的。真正為國為民的是少之又少。

三、從秦國的管理模式來看

自秦孝公商鞅變法以來,雖然秦國的政策時有變動,但招賢納能的基本國策沒有變,賞罰分明的基本制度沒有變。各國的人才還在源源不斷的慕名而來,先進的封賞機制還在激勵著士卒百姓們努力奮鬥。而「英明」的始皇帝還搞出了「逐客令」的蠢事,幸好李斯一紙文書力挽狂瀾,否則天下姓不姓嬴還難說。

四、從秦國的積蓄家底來看

秦國的歷屆老大和其他六國比起來,那是稱職得多。雖然談不上個個兒是明君典範,但也湧現出了如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一大批有德有能的君主。他們南征北戰、勵精圖治,為嬴政積累了豐厚的家底,已經為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五、從嬴政的功與過來看

說起始皇帝的功績,大多耳熟能詳。如統一六國,車同軌、書同文,南平百越,北擊匈奴,修建長城等等。但是據《資治通鑑》記載,他很多被後世所稱道的功績,只是為了自己的小算盤。

比如說車同軌、書同文,只是為了排除異族文化,加強秦朝統治。而所謂的平百越、拒匈奴、築長城,起因只是《錄圖書》中的一句預言:「亡秦者胡也。」為了一句預言發兵數十萬挑起戰火,這是一個頭腦清醒的帝王該做的事嗎?

而且如果要追根究底,據史料記載,修建長城從春秋就開始了,而且秦長城是蒙恬風餐露宿幾十年,自發建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其實目的和焚書坑儒一樣,加強洗腦統治,是李斯的建議。至於結亂世,其實比嬴政優秀的太多了,換誰都行。嬴政就是搞搞巡遊,修修宮殿,熱衷屠城,喜歡苛政。說實話要不是秦國底子厚,早被他玩死了。

嬴政比起他祖輩孝文王,莊襄王,孝公,穆公,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要說謀略,真正他自己想出來的其實只有一樣,那就是號稱自己為始皇帝,兒孫就是二世、三世以至萬世。然而很顯然歷史啪啪打臉,秦二世就沒了。

他在位時暴戾剛愎,迷信鬼神,這種性格和他童年時期曾在趙國當人質的悲慘經歷有關。他曾下令逐出所有非秦國國籍的大臣,幾乎讓秦國統治一度癱瘓,幸好在忠臣力諫下沒能實施完畢。他熱衷於搞個人崇拜,到處巡遊為自己歌功頌德,但凡稍有冒犯一概誅殺連坐,搞得百官和民眾敢怒不敢言。他還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皇陵、秦直道等數百處大型建築,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讓剛剛稍微穩定的天下又開始民怨沸騰,這才給了劉邦和項羽趁天下大亂,開展楚漢相爭的機會。

綜上所述,所謂的統一六國,不過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只要嬴政不是腦殼有坑,都能一統六國。換句話說,如果把各位讀者放在他的位置上,你們也能穩收平定天下的威名。

言至於此,秦始皇功過到底如何,秦國為何能統一天下,相信大家的心裡應該都有杆稱了。

本文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創作品,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轉發請註明出處。歡迎對我加關注,我們一起去探尋更多好看好玩的歷史和文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UIpgnQBLq-Ct6CZ_Y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