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字太美被質疑是偽作?關於圓覺經,南懷瑾和康有為觀點並不同

2020-09-14     一路伴你看天下

原標題:因文字太美被質疑是偽作?關於圓覺經,南懷瑾和康有為觀點並不同

這部經書因為文字太美,被梁啟超質疑為偽經?南懷瑾卻不這樣看

前段時間,爆出了許多學術造假的消息,很多大學接受、名校畢業生、明星藝人都淪陷其中,讓人很是唏噓。如果一部經書,因為文字太美,而被學者認為是後世的得道高僧所偽造,《圓覺經》的經歷,真的是讓人啼笑皆非。

佛家把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意思就是缺憾不完美的、充滿著痛苦的世界。很多人親近佛法,研究佛家的經典,就是想得到心靈的慰藉,以找到解脫痛苦的法門。

《圓覺經》是一部大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應有盡有,如果要歸入宗派的話,可以歸入華嚴宗。

華嚴宗是在唐朝時期新興的一個宗派,也是最大的一個宗派。

圓覺經的根本經典是華嚴經,有這樣一種說法:「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

那麼,華嚴經主要講的是什麼呢?

我們平常聽到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說包含的境界,正是華嚴經重點所講的「一真法界」。而其中「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更是十分直截了當。

人們常說的華嚴境界,就是《華嚴經》所講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是無所謂缺陷的,就算有缺陷,那也是美的。正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

華嚴經的境界與其他的宗教和佛經不同,很多宗教都認為人生是痛苦的,也是悲觀的,所以寄托在宗教裡面來尋求解脫,他們眼中的這個世界是殘缺的,有缺陷的,也是悲慘的。只有華嚴境界,講出了一個真善美的世界。

再來看看《圓覺經》,這部經典由佛陀多羅翻譯,憨山大師註解,來頭自然是不小的。圓覺經是了義經,文字優美,其中有很多如何可以明心見性的指示,對於修止、修觀、修禪那,也做了很多原則性重點性的提示。

清朝末年,在很多學者中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圓覺經》是偽經,也就是說大家認為這部經書是後人偽造的。這和當時學術注重考據,疑古之風盛行有著很大關係。

明朝時期的學術重在講理學、談心性,他們提倡「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氣節,重視人格的修養。

明朝滅亡之後,清朝的學者們對這種風氣進行了扭轉,那時候的學者更注重實踐和考據。到了清朝末年,隨著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疑古之風盛行。

梁啟超等人,也曾經說過,《圓覺經》、《楞嚴經》、《大乘起信論》等都是偽經。而另一種看法是,《圓覺經》和《楞嚴經》可以說是無上密部的經典,只因為這兩部經書的文字太過優美,行文風格並不像其他佛經那樣,所以才被有些學者認為是後世的大禪師偽造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就抱著這樣的觀點。

梁啟超雖然認為這兩經一論是後世得道的高僧所偽造,但是就算是作假,也是作出了水平的,佛經里文字最美的,便是《圓覺經》、《楞嚴經》、《大乘起信論》這二經一論。

本文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創作品,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轉發請註明出處。歡迎對我加關注,我們一起去探尋更多好看好玩的歷史和文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QnPi3QBeElxlkkaFl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