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中的十二位菩薩,以及十二菩薩名號的順序,代表什麼含義?

2020-10-10     一路伴你看天下

原標題:圓覺經中的十二位菩薩,以及十二菩薩名號的順序,代表什麼含義?

圓覺經中,列舉出了十二位大菩薩的名號,這部經書也是釋迦牟尼佛來答覆這十二位大菩薩所提出的問題的一部經典。至於為什麼是十二位菩薩,他們的名號排列有沒有順序?答案是這十二位菩薩的名號排列是有順序的,因為其中蘊藏著修行的不可說破的道理。

第一,文殊師利菩薩。他是七佛之師,在很遠劫之前已經成佛,他化身為菩薩,是為了輔助七佛教化眾生。到達一念圓覺的境地之後,所有一切都是平等的,成佛與不成佛,本來也沒有區別,佛與菩薩,也是沒有區別的。文殊師利菩薩代表著智慧成就。

第二,普賢菩薩。大行大願普賢菩薩,就是在悟了道得到智慧成就之後,入世修行。有人說禪宗的修行,容易落入小乘的境界之中,得偏空之果,並不能修得菩薩道。但是達摩祖師的禪,有理入和行入,理入就是要悟得智慧成就,達到這個境界後,就要入世修菩薩行。因此在圓覺經中,普賢菩薩是緊跟在文殊師利菩薩之後的。

第三,普眼菩薩。佛家有千手千眼的菩薩,手代表的就是手段和方法,眼代表的就是智慧方便,千手千眼,正是有各種手段和智慧的意思,要想入世修行,就非得要有超於常人的智慧和本領了。因此大乘菩薩們,並不排斥所謂的其他外道的法門,一切都是為了方便教化眾生。這也就是普眼菩薩說代表的道理。

第四,金剛藏菩薩。金剛藏有兩重意思,一是不為外界的示現的一切說迷惑動搖,二是粉碎外界的邪魔外道。在有了千手千眼的方便之後,經過修持,才可以達到金剛藏菩薩的境界,也就是顛撲不破的境界。

第五,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未來佛,在這一世,彌勒菩薩是在欲界天的中心的兜率天的天主,《瑜伽師地論》就是彌勒菩薩在兜率天的內院所說之法,印度的無著菩薩在夜晚入定的時候,到了兜率天的內院,得以聽聞彌勒菩薩說法,出定後將所聽之法記錄而成為一百卷的《瑜伽師地論》。

第六,清凈慧菩薩。想要成佛,就首先要得到清凈智慧。有了清凈智慧,才可以得到威德自在。

第七,威德自在菩薩。文殊菩薩曾說過:「我為法王,為法自在。」這就是真正的大威德大自在。

第八,辨音菩薩。法音清凈,辯才無礙。只有深入經藏之中,才能修得智慧如海,這也是由於多生累世的修行和說法的功德才能得來的。

第九,凈諸業障菩薩。修行的人都想消除業障,但是業障並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消除的,只能一步步來。

第十,普覺菩薩。第十一,圓覺菩薩。把業障都消除乾淨了,就可以得到普覺和圓覺等妙二覺,也就是達到了如同佛的境界。

第十二,賢善首菩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賢善首菩薩的含義。

十二位菩薩的名號,代表了不同的表象,也代表了十二種修行的法門。而這十二位菩薩名號排列的順序,其中只有深意。你看懂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R81D3UBd8y1i3sJqN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