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麥城之死到底是為什麼?諸葛亮分析的極為透徹,讓人感到惋惜

2020-08-29     一路伴你看天下

原標題:關羽麥城之死到底是為什麼?諸葛亮分析的極為透徹,讓人感到惋惜

關羽麥城之死到底是為何?諸葛亮分析的極為透徹,讓人感到惋惜

在人們的印象中,關羽一直都是三國之中最為出色的英雄人物之一,他本身就帶有極為出色的能力,加上對劉備格外的忠心,一來二去就是為人所熟知了。但是很多人在聽到關羽身首異處這樣淒涼結局的時候都是帶有震驚,好歹是一國老將,這樣的結局是否太過淒涼了。接下來的時間,小編就帶大家深入剖析一下關羽的死,這中間除了外在原因,他個人原因也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關羽本身就是有些高傲不可一世,在諸葛亮來到劉備身邊之後,他就表現出了滿滿的不樂意。因為諸多矛盾,關羽跟諸葛亮的關係便是比較惡化,這也導致後來諸葛亮簡明扼要提出他缺陷的時候不被關注。諸葛亮認為,關羽是那種十分大大咧咧的性格,一旦在戰場上面遇到什麼無法挽回的事情,他定然會衝動上前,到了那個時候可就是產生了無法改變的結局。

這一點性格可是被摸的透透的,可是關羽因為內心對諸葛亮的芥蒂,多少都是帶有不服氣。後來他因為很多原因被劉備留在了荊州城守城,而大部分兵馬則是前去他處進攻城池。這樣一種處理方式並沒有讓關羽滿意,他認為自己已經不再受到主公的重視,所以也就有了暫時將荊州城擱置前去應援的事情。

在等到知道上當受騙之後,關羽就面臨了兩難的境地,要麼就這樣苟且的帶有罪惡感的活著,要麼就是拿命上前,也許會獲得比較不錯的結局。衝動之下,關羽就這麼喪失了自己的生命,也許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一時的想法竟然給未來的蜀國帶來了滅頂之災。

除了關羽本身性格的原因之外,當時的環境也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次是孫權和曹操聯手助攻打下的荊州城,曹操本就是一個眼裡容不得沙子的人,雖然之前對關羽留有隱忍之心,但如今兩個人再次會面就不會仁慈了。也是秉承著要除掉劉備左膀右臂的想法,饒是曹操再如何愛才,也是不可能給予關羽活著的機會。此刻,想必關羽心中也是帶有恐慌的吧,曾經自己仗義放走了的人物,今天竟然就這樣拿著匕首威脅自己,生死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

在小編來看,關羽的死並不是偶然,本身的性格加上外界的環境相融合,其實也就是註定了他這樣的結局。想關羽梟雄一生,手中的人頭已然並不在少數,只是可惜了沒有大智的輔助,落得了這樣的悲劇也是實屬惋惜的。如果他當初撇開私人恩怨聽從了諸葛亮的意見,也許現在就會呈現出另外一番模樣,如果在得知陷阱之後將自己的性命保住,堅定的跟劉備會合,蜀國更是不可能帶來這麼多的威脅。這一切都是命運使然,在關羽做出一剎那的決定之下,蜀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

若是歷史能夠重來,劉備選擇趙雲或者張飛來守荊州的話,或許又將是另一個結局。趙雲武藝高強渾身是膽,對於劉備也是忠心耿耿亳無二心。另外,趙雲此人不貪杯不好色,在個人習慣方面非常自律,更重要的是趙雲有智謀,肯聽人勸,這一點比關羽要好上很多,如果是趙雲駐守荊州,荊州必不可失。

另外,張飛也是駐守荊州的上好人選,張飛在正史中是一名美男子,而且文武兼備,他絕對不是演義中的莽漢形象,而他後來的死亡也是由於關羽去世,心裡傷痛後鞭打下卒造成的。如果讓他守重城荊州,劉備必定會派人監督他,張飛也就不敢飲酒,而且他善謀略,並不專斷。所以,讓張飛守荊州也是很好人選。可惜劉備終是看錯了人,關羽連人帶城一併葬送掉了,諸葛亮聽後不甚唏噓。

本文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創作品,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轉發請註明出處。歡迎對我加關注,我們一起去探尋更多好看好玩的歷史和文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zgjOnQBLq-Ct6CZyp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