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250無法追求動力表現,本田GY6是國產踏板的救星,Z400和390DUKE的選擇是常見問題|你問我答18

2020-01-05     摩托歐耶

《你問我答》是摩托歐耶開設的問答專欄,不定期更新,但是我們儘量做到每周和粉絲見面,希望獲得大家支持。玩法很簡單,在文章底部留言,提出自己的疑問,我們會在下期問答專欄解答你的問題。

提問的類型可以五花八門,只要是關於摩托車的都可以。但是問題一定要詳細,不能籠統,比如:2萬元買什麼車?新手女生推薦哪些車?買合資還是買自主?這些問題我們是無法解答的。如果換種方式,比如:2萬元以內各家單缸250都有什麼特點?新手女生每天通勤偶爾跑山,什麼車適合我?請問合資DL250和自主400X更推薦哪個?這種就是帶有詳細訴求的提問,更便於我們解答。

本期問題:

川崎Z400|390DUKE

杜卡迪821 |川崎Z900

鈴木GW250|鈴木DL250

豪爵USR125|鈴木UY125

鈴木GSX250R|賽科龍RZ3S

貝納利752S|川崎Z400|黃龍600

本田GY6

Q1

檸:
你好問一下183130斤,z400和390duke是不是duke比較好,還是比較喜歡z400,換上增高坐墊以後改善會明顯嗎duke主要還是儀錶盤不對口再加上沒有黑色的配色(配色倒是其次)。

這兩款車經常被車友們拿出來對比,屬於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都是進口大貿車型,排量相近,價格也相近,定位和類別也一樣,因此貌似這個問題出現過多次,驃騎府騎過這兩款車,再次談談自己對於這兩款車的理解。

Z400配備的是一顆水冷並列雙缸發動機,排量為399cc,最大功率為33kW/9600轉,最大扭矩為37Nm/8000轉,動力特性較為均衡易控,雙缸機因為結構上的優勢,在平順性上要好於大單缸機,做功更綿密,換擋時機也無需像大單缸發動機掌握得那麼精準,因而這樣的動力特性使得新手更樂於接受雙缸車。並且,有震動恐懼症的人,對於雙缸機的接受程度還是更高,這款車還在震動上還是比大單缸的KTM 390 DUKE小。

作為新手來說,Z400的動力都足夠滿足使用,雖然有限速130km/h的限制,但是提速並沒有受到影響。

配置上兩款車都是以滿足夠用為原則,這種排量的日系車型,基本不可能看到什麼比較奢侈的配置,當然,滑動離合器還是有配備,這確實是個好東西,驃騎府多次試騎過這兩款車,手感柔和清晰,換擋的感覺我覺得已經是可以用完美來形容。車重控制得非常出色,僅僅只有167kg的整備質量,你想想國產某400雙缸街車206kg的整備質量,就會有概念。車輕反映的是材質的選擇是否廉價以及設計上的功夫,這方面國產車還有很遠的距離要趕上。

做工也比較好,昨天我還幫一個朋友的Z400裝了防摔架,那個車架的焊接是真講究,嘖嘖!日系車一貫如此,相反KTM DUKE 390就顯得有點粗糙了。

再說KTM 390 DUKE,這款車目前售價是4.78萬。

這款車渾身上下充滿著獨特的個性,個性非常強烈,會激發你潛意識裡面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血性。

單缸四氣門水冷發動機的動力特性桀驁不馴,實際排量為373cc,最大功率為32kW,最大扭矩為37Nm,這個數據看起來與川崎Z400的動力相當,但是因為是單缸的緣故,因此在動力輸出上更為直接,但是也帶來了平順性不如川崎Z400的問題,新手不會很喜歡這樣的動力特性,因為害怕HOLD不住出糗,但是對於老手來說,這樣的動力特性恰恰是撓動了G點一般的過癮,一把大油門下去,馬路上的絕大多數四輪統統消失在後視鏡內,那種爽快感可以使人慾罷不能。

彎道內是這款車的舞台,素有「彎道火箭」的美稱,驃騎府騎過這款車跑山,那種操控上的極致感受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車身輕巧,轉向精準犀利,輪胎抓地力強悍,傾斜角度極大,配合大單缸直接凌厲的輸出特性,進彎前只需略略減速即可迅速大角度傾倒入彎,穩住油門保持角度,即將出彎前再一把油門下去,就能感受到動力迅疾噴涌而出,微微感覺後輪還有點小小漂浮,但是問題不大,這個感受就比雙缸的Z400和NINJA400要更過癮。難怪那麼多人都喜歡用KTM 390 DUKE跑山,確實很容易上頭。

配置規格也是相當高,歐系車型一直都這樣——不能玩毋寧死,高規格的配置自然提供了良好玩樂性的基礎,這款車是400cc級別裡面唯一配置電子油門的車型,另外滑動離合器,ABS,大牌行走機構,鉻鉬合金車架,鋁合金後搖臂,前後BYBRE品牌卡鉗,前輪制動盤直徑320mm。前後WP品牌減震器。大螢幕的TFT全彩液晶顯示屏。

高規格配置專為玩樂服務,KTM 390 DUKE這款車就做到了。騎了這款車不要很長時間,在你體會到足夠的駕駛樂趣之後,就如同吃慣了大魚大肉再吃清粥小菜一樣寡淡無味,你就會發現自己再騎別的車已經是索然無味了。

當然,這款車相對川崎Z400而言,可玩性會更好,會上癮,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樣的玩法,人機結合方面沒有川崎Z400和NINJA400親和力高,

例如振動還是大點,單缸機不夠平順,換擋時機要把握好,做工也略微糙了點,再就是高速時的穩定性還是不太好,有點飄。

而川崎Z400更適合那些剛剛晉級的新手們,親和力高,容易掌控,雖然在操控和可玩性上略遜一籌,但是也差距不太大,也能玩,因而整體上更均衡。

所以,最後我的看法很簡單,如果你講玩樂講操控,有一定駕駛資歷,渴望更深度的體驗駕駛樂趣,你選KTM 390 DUKE。

如果你是剛剛晉級為400cc的新手,駕駛技術一般,更在意可控性和親和度,那麼川崎Z400和NINJA400更適合你。

Q2

C:
杜卡迪821 和川崎z900 喜歡杜卡迪外觀 情況如何 就市區周邊玩耍 建不建議入手。

這個問題其實驃騎府以前回答過,基本上問這個問題的人我都推薦選擇川崎Z900,道理其實很簡單,真正喜歡杜卡迪MONSTER 821的人,是有資歷的老手,一般都不會問,問的人一定都不太了解這款車。

舉個例子形容吧,杜卡迪MONSTER 821就像大家閨秀,刁蠻任性但是有樂趣有氣質,川崎Z900就像鄰家小妹,平順易控但是姿色中庸。

可能不太形象,簡單說吧,杜卡迪MONSTER 821在人機結合方面比不上川崎Z900,離合偏重,發熱量大,空擋也不太好找,轉向時的力度偏大,雙缸的結構導致低轉時還喜歡拖檔,對於騎手的操作精確度有要求,包容性不是太好,動力特性也偏高轉,婉約派的新手上手的話得多花點時間適應,不過新款的821改進了不少,低扭輸出要比老款順滑,更線性了點,另外建議改裝特米的排氣管,並且刷新ECU,會好開很多。如果你適應了之後,這款車還是能提供很高的可玩性,性能也足夠滿足大部分人的需要。

川崎Z900驃騎府騎過,沒什麼特別深刻的印象,就兩個字——好騎!,儘管車重達到了210kg,但是感覺不到這個分量,騎起來異常的輕巧易控,不會拖檔,跑山時你只需要掛三擋即可適應任何山路,不需要換擋,進彎前減速出彎加油就完了,對騎手的包容性更大。這款車動力上沒有明顯低谷區域,全轉速範圍段都很有力,但是因為沒有牽引力控制系統,所以還是要小心,畢竟最大馬力過了100匹。

當然有人說杜卡迪MONSTER 821的極限來臨的更遲,這個我沒試過,因為沒那個膽子,手藝也差,但是我覺得新手沒幾個人會在乎Z900與MONSTER 821的極限差距有多少,對於大部分人來說,Z900更平易近人,因此我還是會選Z900。

Q3

劉兵:
你好 預算三萬多 想買台可以摩旅 平時也可代步的車 新手 初步考慮 國四Gw250ABS 和DL250 價格差點偏向DL Gw也上市好多年了感覺有點老 但感覺三萬多DL 250的排量有一點小貴 250排量里好像沒有什麼太優秀的車 可選的也就豪爵鈴木 哎 或者少加點錢選擇國產 500排量的隆鑫DS(還沒上市)應該怎麼選擇 或是有什麼車型推薦 感謝!

DL250在上市時間上要比GW250晚很多,因此GW250看起來有點老氣,而DL250確實更符合現在的審美標準。

這兩款車都能代步,驃騎府認識的一位車友每天就是DL250在市區內跑來跑去,要摩旅時就掛上邊箱,所以也都能摩旅,你別忘了GW250剛上市那會兒,國內還沒有這麼多休旅車可供選擇,那時GW250和飛致250不就是最常見的跑摩旅用車麼?並且表現還不錯。

DL250是在GW250的基礎上延伸而來,針對長途摩旅做了一些改動,例如加大了油箱容量,調整坐姿,加大了後牙盤,外觀也變化很大。

質量穩定是鈴木DL250和GW250的最大賣點,也是核心競爭力,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國產品牌還沒有一款車能達到這個高度,或許你更能跑,騎得更爽,動力更大,外觀更拉風,配置規格更高,但是涉及可靠性上面,還得是DL250和GW250更好。所以,如果你不追求動力表現的話,DL250和GW250還是值得你多關注

Q4

長臉歐巴:
usr125與uy125怎麼選擇,平時有帶人需求,但擔心uy125品控可能會不如豪爵,不知usr125帶人是否侷促?

Y125目前分為兩個版本,低配版本價格是9380元,前輪為鼓剎,沒有標配尾箱,高配版為9980元,標配尾箱,前輪為碟剎。

外觀上UY125前輪終於多了一個擋泥板,驃騎府理解那些吐槽UU125外觀土氣的車友的想法,你還別說,就多了這麼一個部件,看起來就是順眼多了。

發動機還是那顆單缸風冷兩氣門的鈴木超級芯機器,排量為124cc,最大功率為6.9kW,最大扭矩為9.8Nm,這兩個參數是衡量一款發動機動力性能最關鍵的數據,表現都很優異,在日系所有的同排量單缸發動機裡面,排名是非常靠前的。這款發動機在鈴木優友125上已經經過了市場驗證,表現很出色,不僅動力強勁,而且在油耗上也表現出色,百公里綜合油耗兩升出頭,震動也不大,鈴木的機器技術含量還是比較高。

配置上也還可以,例如USB充電接口,大螢幕液晶顯示屏,雙油門拉線,低電壓反衝啟動,人性化設計上,前部的兩個儲物格非常的實用,手機,零錢什麼的可以很方便的容納。這個比USR125的那個帶蓋板的開啟式儲物格方便多了。

下圖為UY125的儲物格,相信這個應該符合多數人的喜好,不過下車時有些馬大哈容易把手機落車上,被居心不良的人盯上了會造成財物損失。

不過兩款車的座桶空間都不算很大,UY125隻能放一頂半盔在裡面。下圖為UY125的座桶。

USR125要好點,一般尺寸的全盔可以放下,下圖為USR125的座桶。

從車身尺寸上看,鈴木UY125要比USR125大了一圈,前者車長為1890mm,軸距為1285mm,後者車長為1845mm,軸距為1255mm,鈴木UY125的坐墊寬大平直,載人很方便。

不過豪爵USR125雖然尺寸上要小點,但是坐墊長度並不低,達到了660mm,載人也問題不大。

再來說說USR125吧!

上圖為豪爵USR125,價格是9980元。

這款車配備的是豪爵自己研發的ESS發動機,單缸風冷兩氣門,排量為124cc,缸逕行程為52.4x57.9(mm),它的行程更長,缸徑更小,理論上應該扭矩也更大,因此最大扭矩達到了10Nm,並且在5000轉的時候即可輸出,起步加速很有力,最大功率也達到了6.6kW,也還不錯。比較這些實際上意義並不大,在日常代步的使用中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列舉這些東西只是分析這兩款發動機在設計上的不同思路而已。ESS這款發動機的油耗也表現不錯,百公里油耗實測只有兩升多一點,也表現出色。

配置上,USR125要比UY125更好,這點有點不太符合以前的慣例,豪爵的車從不以配置豪華取勝,不過到了這款車這裡,情況發生了改變,因為USR125是豪爵主推的一款定位相對高端的車型,不僅僅是滿足代步所需,他也具備一定的玩樂性,面對的是那些講究品質的年輕人。例如四色大螢幕液晶儀表,駐車制動器,多處LED裝飾燈具,能放下全盔的座桶。

前制動為雙活塞卡鉗,要比UY125的單活塞看起來規格高一點,當然這個並不能作為判斷制動性能強弱的唯一標準,跟輪胎的關係也很大。

說到做工上,相信這個沒人會對豪爵的品質有異議,不論是油漆質量,覆蓋件縫隙,走線規整,用料上,都處於絕對的優勢。當然,UY125的做工也有很大提升。

從兩款車的設計思路看,USR125明顯是衝著討好年輕人去的,外觀設計更緊湊,線條洗鍊,沒有一絲臃腫和虛胖的感覺,然後配置上也更加的討巧,符合年輕人的口味,是一款高品質的小排量踏板車。UY125作為UU125的補強車型,你可以將他看做PULS版本,外觀比UU125要洋氣多了,更時尚和運動,很多人反映側面難看,驃騎府倒沒覺得,繼承了UU125實用性強的特徵,但是相對來說,在討好用戶群體這個方面UY125做得還是不夠,沒「花活」其實也不打緊,內心實在也不錯,但是問題是,它的價格與USR125基本相同,我認為還是鈴木的品牌溢價在裡面起了作用,鈴木標還是值兩個錢的。

好了,就評論到這裡,總結下吧,兩款車都不錯,UY125品牌更硬氣,有鈴木標,車身寬大能載人,發動機不錯,外觀也更貼合大眾審美,有些小設計很不錯,不過9000多的價格還分鼓剎版和碟剎版,這個我有點不太理解,沒必要吧!品控上無需過於擔心,也還算穩定,很多UY125的車主反饋還可以。

USR125做工精細,發動機不遜色於任何合資品牌,整體實力達到了合資品牌車型的水準,配置更高端,唯一一點要吐槽的是,儘管車身尺寸上比UY125小了一圈,但是整備質量居然比UY125還要重兩公斤,絕對的豪爵特色!

Q5

吃瓜群眾:
摩托小白,預算兩萬五,準備入手二手GSX250,怕動力不夠,後來又在觀望RZ3S。準備明年春天入手。GSX250的評測看的太多了,您給細品品RZ3S,怎麼樣?

賽科龍RZ3S這款車摩托歐耶已經發表過試騎文章,你可以先查閱下。

車迷分享:復古車迷試駕新復古運動街車RZ3S

這裡補充幾句,如果是拿鈴木GSX250R來對比,動力上明顯RZ3S要表現更好,低扭很有力,這個與GSX250R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起步即可感覺到有力的加速,但是震動控制上不如GSX250R,不過也沒那麼大,驃騎府認為是可以接受的。

再就是懸掛偏硬朗,我的人感覺還是硬了點,不過可以調節,這個不算毛病,坐墊也偏硬,我覺得對於臀部的包容性略差,有點硌。最後手把的角度有點彆扭,手把末端往後收得多了點,這樣的設計是因為設計師意圖營造更運動的駕駛姿勢,你騎的時候注意應該是將雙手斜著握把,手肘略彎曲,這樣就沒問題。

車還不錯,有很好的可玩性,如果你對動力有要求,我建議是選擇RZ3S。

Q6

趙大祥:
哇~真的是良心公眾號耶,求問貝納利752s和川崎400還有準備上市的新款黃龍600怎麼選,貝納利油耗高,川崎400加速感不是很強,糾結!

碰巧這三款車驃騎府還都騎過,因為微信群裡面的小夥伴們都有這幾款車,千方百計想方設法白嫖人家的車就是我每天要考慮的事情,呵呵,誇張了!但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如果都沒試騎過就憑張嘴瞎比比,這可不是我的風格。

簡單評論下吧!

如果你很在乎加速性能,貝納利752S應該是三款車裡面最好的,黃龍600稍差點,川崎Z400因為排量小,確實要遜色多了。

但是問題是,一款車不能只注重加速感受,其他的騎行感受也不能忽視。如果你沒太多的騎行經驗,驃騎府不建議你入手貝納利752S和黃龍600。

貝納利752S加速確實快,有股子蠻勁,馬路上超車可以說是隨心所欲,但是事實上以驃騎府駕駛摩托車已經20年的資歷來說,依然不能短時間內馴服他,騎過三次,每次都有騎行途中熄火的經歷,尤其是一檔低速或者起步階段,因為扭矩大,因此給油時要溫柔點,不然馬上會後仰,油給小了又直接熄火,我個人覺得離合器的調校不是那麼好,當然也跟我騎這款車時間不長有一定關係。

黃龍600是四缸機,相對來說動力輸出比較線型,聲浪也不錯,但是操控上還是比較笨重,尤其是車流裡面慢速穿梭時,很累,騎這款車你無法感受到任何輕盈感,我個人不太喜歡這款車。

川崎Z400排量小,加速確實無法與前兩者相比,但是實際上並不差,零百加速的成績可以達到6秒內,你想想春風400NK的零百加速都到了6.1秒,而Z400要比400NK輕了近40kg,動力還略大,因此這個成績是可信的,據說某媒體實測甚至不到5秒鐘。

你說的加速不好,可能還是轉速沒拉起來,這貨是高轉速發動機(低扭不差),真正發力是在6000轉以後,所以儘量轉速上來以後再加檔,你會體驗到不同的加速感。

而且Z400的騎行質感要遠遠好遠前兩者,車身輕盈可控,我感覺跟一輛250cc的車款差不多,懸掛系統和制動都表現不錯,非常均衡,離合輕柔換擋清晰,轉向靈敏,逼仄地段調頭不用擔心車速低方向打死市區平衡會撲街,因為你能撐得住,但是前兩者就能帶給你很大壓力,你得小心翼翼,調頭時慢速情況下剎死了前輪,車身就會側傾,沒點技術和一把力氣還真HOLD不住。

Q7

阿威:
我就一直聽GY6,GY6到底是個啥?是一種類型的發動機,還是什麼?搞不明白,出個文章說一下吧。

GY6發動機是本田於上世紀80年代初研發的一款踏板車發動機,排量為125cc,單缸風冷兩氣門,缸徑*行程為52.4x57.9(mm),壓縮比為9.2:1。

這款發動機後來由台灣光陽和三陽引進,分別在自家的豪邁和迪爵等踏板車上面使用,然後隨著光陽和三陽進入大陸市場,這款踏板車發動機也被大家所熟知。

那個時候國內幾乎沒有踏板車發動機技術,GY6這款發動機由於結構簡單,製造精度要求相對較低,可靠性也不錯,很適合國內廠家仿製,正好又過了專利保護的年限,因此國內很多廠家都開始仿製這款發動機,基本上所有有發動機製造資格的廠家,幾乎都仿製過這款機器,這就是這款發動機的由來,所以這款發動機知名度還是很大。

怎麼鑑別是不是GY6呢?你只要看看缸徑是否是52.4mm就可以了,多少都和GY6扯上點關係。

結構簡單當然是優點,但是技術也相對比較落後,沒有平衡軸震動很大,當然也沒有現在的滾子搖臂,偏置汽缸等等技術,所以噪音也不小。國內仿製的GY6水平層次不齊,有的能達到原型機的動力水準,有的就相差很遠,不到6個kW,並且可靠性也不能保證,跑兩三萬公里就差不多了。

但是有些品牌的深度改進型GY6還是不錯的,運用了不少新技術,騎運行品質遠非最初的GY6可以比擬,還是可以的。

問答回顧:

  • 《你問我答》第1-10期文章合集

  • 雙缸502和單缸RX4應該怎樣選擇?金城聖甲蟲200和AJ201是什麼關係?有沒有經濟實惠的摩托防盜措施?|你問我答11
  • 豪爵鈴木GSX250R和貝納利BN302S選哪個?3萬以內的國產復古有什麼選擇?省油省心的小踏板都有誰?|你問我答12
  • 詳解本田川崎四缸大貿的區別,無極300AC和升仕310V怎麼選,三輛預算萬元上班通勤的合資踏板|你問我答13
  • GV300S和BD400怎麼選?150是豪爵還是貝納利好?真空胎和有內胎的優缺點?|你問我答14
  • 650DS和502X、GSX-250R和DUKE 250、650NK和500R…選誰好?|你問我答15
  • 進口川崎X300想升級國產無極500DS,雙缸790DUKE適合沒有四缸情節的人,低調奢華有內涵的PCX150|你問我答16
  • 鈴木GSX250R是一款加錢也要上的神車,大貿摩托鍾愛650cc,激進的國產街車跑車確實不多|你問我答1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2ASeG8BMH2_cNUgRj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