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慶摩幫是一頭沉睡的雄獅,除了浙江摩企,還有誰最怕它醒來?

2020-01-14     摩托歐耶

提到大名鼎鼎的重慶摩幫,各位摩友一定耳熟能詳,從曾經嘉陵的一枝獨秀,到後來建設、宗申、隆鑫、力帆、望江等的百花齊放,可以說上面這些名字,無論哪一個的背後,都寫滿了中國摩托車發展的故事,也曾是中國摩托車事業的中流砥柱。重慶,這個中國西南的山城,一時間儼然成了中國摩托車工業的心臟。

可以說從九十年代開始,直到零幾年,一直是重慶摩幫呼風喚雨的黃金時代。其中的代表嘉陵摩托,其前身為洋務運動時期創立的江南製造總局,這個起點,不可謂不高,嘉陵當時也的確沒有讓人失望,成為了中國最早上市的摩托車企業,風頭一時無兩。

但彼時的嘉陵,可能永遠不會想到,曾作為國內摩托車品牌領頭羊的巨頭嘉陵,在摩托車文化越來越蓬勃發展的將來,會淪落到這般田地。

十幾年低端市場的紅利,並未能轉換為國內摩托市場風雨飄搖時的核心競爭力,當嘉陵摩托仍沉浸在往日的輝煌中紙醉金迷之時,卻並沒有發現,當時的摩托行業已經悄然變了天。

一紙禁摩令,似乎宣判了中國所有摩托車產業的死刑,加速了龐然大物嘉陵的衰敗,而這也成了重慶摩幫由盛轉衰的縮影,之後的幾年,救亡圖存的重慶摩幫,開始陷入了轉型的掙扎之中。

金融、地產、汽車、新能源……似乎所有能賺得到錢的新興產業都成了病急亂投醫的救命稻草,摩托車市場的未來變得如此不明朗,少有人對其抱有希望。

這個時候,作為後來者的廣東摩企和浙江摩企卻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在重慶摩幫仍在拼成本,打價格戰,彼此傾軋用低價撕開市場的時候,廣東板塊開始採用另一種迥然不同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打磨產品、拼質量、拼口碑,以大長江集團為首的廣東板塊用自己的方式將重慶摩幫從國內摩托車產銷第一的寶座上掀翻下去,浙江板塊也緊隨其後,利用自身在踏板車上的積累進行了一波彎道超車。

廣東板塊穩紮穩打,浙江板塊異軍突起,而重慶摩幫也及時止損並未掉隊太遠,至此,國內摩托車市場開始進入了三分天下階段。

浙江板塊的崛起有目共睹,時至今日,已經成為國內摩企中舉足輕重的重要部分,春風、錢江的異軍突起讓人側目,緊隨其後更有台榮、龍嘉、奔達等新興勢力也漸漸嶄露頭角,怒刷存在感。

歐耶菌覺得浙江板塊的崛起不難理解,自古就有重商文化的浙江,對市場的嗅覺最為敏銳,對市場環境的把握也最為精準,自然能夠順勢而為,在其他品牌尚在通路車市場撕殺掙扎時,浙江板塊就已經著手布局玩樂車型。

浙江板塊對於玩樂車型可以說是布局最早、投入最快的,占有了一波玩樂車型的先發優勢,錢江收購貝納利在當時無疑是冒著風險的,但這波操作對於錢江的意義,在今天看來顯然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多年傳承的重商文化使得浙江板塊對於市場經營也頗有心得,雖然產品力上或許並沒有明顯優勢,但浙江摩企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能把手裡的牌以最好的方式打出去。

以發動機和整車的技術實力來說,浙江摩企手裡的牌並不算好,總體來說是略遜於重慶的,但在營銷與品牌建設上,浙江摩企卻是實實在在的吊打了之前的重慶幫。

其實從幾款標誌性的車型就能看出,浙江摩企在把握和創造需求領域的實力確實遠勝重慶摩幫,先說今天大火的ADV車型,這個細分領域中的佼佼者無疑是貝納利的TRK502,說是金鵬502帶火了國產「拉力車」的風潮也不為過。

但最先看到這塊市場、踏足這個領域的可並不是錢江,嘉陵大公雞、鑫源X5、甚至賽科龍RX3都是這個細分市場的先行者,然而卻是之後入場的錢江在ADV市場笑到了最後,502也成了現象級的產品,甚至帶動了之後的ADV狂潮。

在品牌建設上,浙江板塊也有其獨到之處。當年以口碑來說,重慶摩幫憑藉開路先鋒的江湖地位以及多年積累的名氣份額,絕對是優於當時剛剛嶄露頭角的浙江摩企的,但近幾年浙江摩企的市場關注度卻明顯有後來居上之勢,無論是錢江通過貝納利一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一線豪門,還是春風一直在打造的品牌日和3.0旗艦店,甚至龍嘉、奔達、台榮等二三線廠商也通過一些營銷和噱頭營造出了有關注度的賣點。

反觀前幾年的重慶摩幫,總讓人覺得棋差一著。不過,近幾年他們也漸漸開悟,學會重視品牌建設、重視營銷。

宗申推出了主打高端玩樂車型的賽科龍品牌,雖然前幾年的確走了不少彎路,並未達到宗申的預期。但今年兩款沉澱多年的拳頭車型RE3和RZ3S的推出,終於讓宗申機車揚眉吐氣,也讓圈內開始期待賽科龍之後的動作。

宗申在技術實力上一直是國內的第一梯隊,能否補足短板、通過更強有力的品牌建設和營銷將之轉換為銷量和影響力,或許是宗申下一步要攻克的課題。

隆鑫則一直屬於有實力也有野心的顛覆者,代工寶馬證明了它的綜合實力,CR9的問世也顯示出了逐鹿中原的野望,遺憾的是生不逢時,不成熟的市場環境加之大單缸自身的局限性使其成了隆鑫的滑鐵盧。痛定思痛的隆鑫經過幾年的沉澱,也於去年正式亮相了旗下高端品牌——無極。

這也意味著,隆鑫又一次準備好了和這些後來的挑戰者們剛一波正面。看看手裡摩友期待值拉滿的500/650DS和300DS/GY,再加之與寶馬、奧古斯塔等頂尖品牌的深入合作,難怪隆鑫這次胸有成竹,志得意滿。

凱越作為重慶摩幫中的後起之秀,一直以來都爭議很大,有人貶低它是一個被吹捧起來的網紅品牌,有人不看好凱越的質量穩定性,但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凱越確實從強敵環伺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話題和關注度不遜色於老牌摩企的新興勢力。

平心而論,凱越的成功絕不僅僅是500X踩中了ADV浪潮,成了風口上那隻豬這麼簡單。凱越用不輸浙江摩企的營銷手段,又背靠著重慶這麼一個底蘊深厚的摩托車製造業沃土,加之張雪車手出身對於駕駛體驗的不斷打磨,才造就了一個崛起速度如此恐怖的網紅凱越。

雖然從500F的定價上看,凱越這次可能是翻車了,不過我覺得一個新興品牌是不可能不犯錯的,晚犯錯不如早犯錯,至少還有翻身的機會,放下身段,腳踏實地,揚長避短,才是崛起之路。

國產的崛起絕不是一朝一夕,未來來臨之前誰也不會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路,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核心競爭力,靠低價低質壓低成本打價格牌絕對不是良性發展的正途。

在日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僅僅要著眼於產品本身已經不足以讓品牌高枕無憂了,與之相匹配的文化輸出和品牌建設,一樣可能成為決定影響力的命門,補全了最短的那根木板,在面對來勢洶洶的進口大貿時,才真正有一戰之力;有朝一日,走出國門之時,才能真正笑傲江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UncuG8BbDmBVZuPTi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