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顧|為什麼很少見到摩托車使用渦輪增壓技術

2020-02-15     摩托歐耶

摩托資訊那麼多,聽聽歐耶怎麼說

身邊摩友常會問:為什麼現在汽車使用(廢氣)渦輪增壓技術已經成了趨勢,作為現代摩托車卻很少見到使用這種技術呢?這個問題有一定的深度。

其實早在1905年的時候,瑞典一名工程師就發明了廢氣渦輪增壓技術,緊接著這個技術就被應用在飛機上。這個技術使得當時的飛機性能有了很大提升,不僅使得馬力增大,對抗高空缺氧的環境的能力也得到相應的增強,飛得更高更快,負載重量也得到了顯著增強。

二戰以後,渦輪增壓技術在汽車上首次投入商業應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1962年推出的奧茲莫比爾JETFIRE上就裝備一顆最大馬力215匹的V8發動機,配備渦輪增壓技術,排量為3.5L。

而摩托車上面也並非沒有使用過渦輪增壓技術,只不過比汽車的應用時間稍晚,大規模應用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首先在日本四家摩托車製造商廣泛應用。

而川崎一直是日系品牌裡面最為進取和膽大的一個品牌,早在1978年,川崎就率先推出了Z1R-TC Turbo,這款車就應用了渦輪增壓技術。

川崎 Z1R-TC Turbo

其後日系其他三家摩托車製造廠商紛紛跟進,渦輪增壓技術一時間呈現出繁華興盛之式,大有取代傳統自然進氣發動機的趨勢。

不過後來大家發現,渦輪增壓技術雖然明顯的提升了動力,但是相對於他帶來的「副作用」,似乎這個代價也很大,因此,後來的廠商對於摩托車上面使用渦輪增壓的技術就不太感冒。

渦輪增壓的原理其實使用的是排氣歧管的廢氣,推動一個葉輪裝置,這個葉輪帶動進氣葉片強行壓縮和增加進氣管的空氣量,優點很明顯,渦輪是真正的廢物利用,所以工作時可以本質的提高引擎輸出,並且結構輕巧。從這個角度來看,渦輪增壓技術確實是無本萬利。

但是缺點同樣明顯,一般這個渦輪都會在10萬轉左右的轉速工作,承受並產生巨量的熱量,使用環境十分惡劣,對於製造加工和材質的要求很高。並且由於使用廢氣工作,當發動機轉速低的時候,由於渦輪本身具備的質量所產生的靜止慣性,使得廢氣氣流不足以讓其正常運作,這就是渦輪遲滯。

由於有這個槽點,雖然發動機在高轉速的時候能很好的掩蓋這個短版,但是它突然開始啟動工作的那一刻起,動力輸出會比較突兀。

基於摩托車兩個車輪的特點,這個突兀的動力輸出就讓人有點擔憂,想想如果入彎前退檔補油時,渦輪突然在發動機低轉速時接入低檔位時的大齒比,這時本來已經停止工作的渦輪又會突然啟動工作,這樣後輪難免會有打滑的跡象,對於摩托車安全上的影響就很大了。

所以這個時候必須要有相應的電子輔助設備來控制後輪的滑移,但是那個時候的電子技術基本還沒問世,連ABS都是1988年以後才正式在摩托車上面使用,更別提什麼牽引力控制系統、ASR系統了。

而且一旦轉速達到之後渦輪啟動,車手會感覺就像屁股被踹了一腳一樣,這樣對於舒適性很不利,即使是在汽車上,這種感受也非常的明顯,就別提比汽車輕得多的摩托車了,因此很多車手會抱怨動力難以掌控,並且嚴重影響舒適性。

此外,摩托車本身內部空間狹小。

渦輪增壓需要安裝龐大的冷卻裝置和渦輪本體,再加上複雜的管路,對於摩托車而言,空間狹小,難以妥善安置,而且這些東西也增加了不少重量,導致在設計時會感覺捉襟見肘。

即便是在汽車上,渦輪增壓也會占用很大的空間,看看本田的CX500 Turbo這款摩托車的渦輪壓裝置。

本田 CX500 Turbo

最後就是當時的電控技術不完善。

渦輪增壓器工作時與發動機的供油系統是緊密相關的,那個時候除了山葉,其他幾家日系廠商都是配置的很原始的電噴系統,這個系統並不能與渦輪增壓器很好的協同工作,時間一長,在可靠性上就會不穩定,久而久之大家都發現,與其配置渦輪增壓器來提升動力,還不如在發動機本體上面挖掘潛力來得實在,例如擴大排量,增加氣門以及應用可變氣門和升程等新技術。

因此,渦輪增壓技術紅火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被各個廠商所摒棄。

當然,現在的技術進步很多,渦輪增壓器早就實現了輕量化和小型化,電子噴射系統的穩定性也今非昔比,各種電子輔助設備也在摩托車上面相繼使用,能夠幫助車手更輕鬆地控制住摩托車。所以多年以後,渦輪增壓技術又開始逐漸在量產型摩托車上面使用,例如鈴木就準備在GSX-700T這款車上面使用渦輪增壓技術。

這個是真正的量產車型,不同於那些改裝廠的後期加裝渦輪增壓,例如渦輪隼之類的。至於川崎神車H2R和H2,配備的是機械增壓(H2是用機械驅動渦輪,不是廢氣驅動)技術,不在本次討論範圍內。

一句話,其實渦輪增壓技術在摩托車上的興盛和消逝,再到捲土重來,都是技術惹的禍,當技術上不具備實用性時,它曇花一現地消逝了,當技術進步到能進入實用階段時,它將王者歸來!

沒有什麼事情是永恆的,包括禁摩,汕頭「解禁」可能有戲

無極300GY到底香不香?能重新定義國產中小排量ADV嗎?|國造評論

寶馬310GS是買標送車?車主有話說:走自己的路,讓鄙視鏈無路可走

真實熱點|1.9萬買凱旋?海外價格有意義?摩托媒體標題黨的套路還有啥?

便宜復古沒味道,高端復古玩不起,審美和性能誰重要?復古的精髓是什麼?

兒童賽車|摩托日曆|敬請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ddNRnABgx9BqZZIpyY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