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熱點|鈴木750沒戲了?電摩上什麼牌照?怎樣識別標題黨營銷號?

2020-01-20     摩托歐耶

摩托資訊那麼多,聽聽歐耶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收看《真實熱點》,歐耶菌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新聞背後的新聞。

日系四大廠家裡,最重視中國的就是川崎了,至於最不重視中國的廠家是誰呢?

我覺得是鈴木,因為山葉大貿有三款車,而鈴木只有一款。

不過這個情況很快就會改變了,據說鈴木在2020年會有多款大貿車型引進。

但是,GSX750到底引進了沒有?沒有,從沒引進過。

還記得嗎?網上曾經流傳出一個截圖,豪爵的代理商們在去年收到一份調查問卷,內容大意是:

如果750進口,你認為你的車行一年能賣出多少輛?

一定是這個調查的結果過於真實,所以豪爵放棄了進口750的計劃。

忘掉第二款國產四缸車吧,與其關注大機率不會推出的750,不如看看能買得到的車。

比如小牛。

很多人會有疑問,電動摩托到底上什麼牌照?

當然是摩托車牌照啦,按規定需要有摩托車駕照,交規也是按各地方現行的摩托車管理辦法對待。

但這就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禁摩。

現在國內很多廠家都在推廣電摩,比如小牛和小米,但是我們消費者到底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

那就是禁摩城市怎麼辦?

以北京為例,如果我買了能上牌的電摩,我要不要上牌?

上京A,花十幾萬買的牌照掛電驢子上,我瘋了?上京B,那我就不能進四環了,進了就要受到處罰。

電動摩托車存在的意義就是給城市內短途通勤的人提供經濟便利的交通工具,現在這個經濟便利的交通工具不能在市內通勤(京B),如果能在市內通勤(京A)那它就不是經濟的交通工具。

說句實話,對於電動車消費者來說,買電摩無非就兩個原因。

一個是不用考本,一個是不用上牌。

不考本意味著能省錢,不上牌意味著沒有限制。

現在電動車廠家和摩托車廠家擠破腦袋都要搞可以掛牌的電摩,我認為這個東西只在非禁摩城市有意義,在禁摩城市沒有意義,因為掛牌等於受限,誰會去買一個天生受到限制的東西呢?

同樣被限制的除了牌照,恐怕就是你的錢包了,尤其是在聽到13萬的本田非雙之後。

印度非雙賣的便宜,你知道了這些信息後除了高喊:「萬稅萬稅萬萬稅」以外還能幹啥?

不如花一分鐘學個小知識,避免以後踩到標題黨的坑,我給你支一招,那就是凡是標題上有「約合」兩個字就不要點開,因為這是國外的價格,知道了只會讓自己更加鬱悶。

同樣的,標題上帶有「或將」兩個字也不要點開,因為這車根本就不會進入中國,你買不到(大貿),對你來說這種文章和聽天書有啥區別?

另外就是某某車型上市這種標題,請謹慎思考「上市」二字,因為通常標題不會帶有上市地點的信息的,等你點進去一看,原來是國外上市。

總之,想要不被標題黨忽悠,請記住這三個關鍵人物,他們分別是:

岳何、霍江、尚適。

對了,關於本田非雙還有一個新聞,那就是本田在達喀爾奪冠了,終結了KTM,不過用的不是非雙,而是CRF450 Rally。

另外今年達喀爾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那就是來自新疆的車手扎克爾以總第42名刷新國人摩托車組最好成績。

看上去好像沒啥,但你要知道,中國汽車組最好成績是第十名啊,說明我國的摩托車事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段路有多長呢?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看到這張圖片,你以為他們都是不良少年嗎?錯了,這是某大學的煙草專業。

連抽煙都有專業,摩托車卻沒有專業,這是因為煙草有得賺,摩托車不受待見。

這還不是最令人氣憤的,國內某摩托媒體居然把扎克爾的總成績報錯了。

46減2等於44,可人家明明是第42名啊,我想問問這位腦殘小編,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

最後是互動環節,歐耶菌想和大家聊一聊,如果你的城市禁摩,你會購買電動摩托還是汽油摩托呢?理由是什麼?

ADV到底是消費陷阱還是消費剛需?你真的需要ADV嗎?|國造評論

中國力量閃耀2020達喀爾,新疆車手扎克爾以總第42名刷新國人摩托車組最好成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kOAv28BjYh_GJGVdNZ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