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們家孩子就麻煩你多操心了,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只有你說的他才聽,我們家長說一百句都不如你說一句。」
「哎呀,我是巴不得連周末都不要放假!孩子在家無法無天,只有在學校才乖乖聽老師的話。」
「我們家這孩子讓人頭疼啊!我一天說得口乾舌燥他一句都聽不進去,老師說一句話都當聖旨一樣去執行!」
……
孩子對老師無比敬重,卻轉而對父母特別不屑,成為很多家長的困惑。近日,在廣西南寧一群學生盤坐在學校走廊玩卡牌,遇到班主任之後花式逃跑的視頻在全網大火——
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 至少七個男生圍成一圈熱火朝天玩著卡牌,當他們意識到班主任來了的時候,顧不上地上散落的卡牌,嚇得紛紛逃跑。有的秒速爬起沖向教室,有的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就逃了,有的選擇匍匐前進以為這樣老師就不會認出自己,有的把教材蓋在自己臉上以掩耳盜鈴的方式離開。
看完這個視頻,有網友忍不住評論:「捂臉的那個男生一定在想』看不見我,看不見我』。」還有網友開始琢磨:「鞋子到底是誰的?我怎麼看了幾遍也沒有發現誰是光腳。」還有網友調侃著:「我還是最喜歡那個匍匐進教室的孩子。」更有網友說:「什麼叫落荒而逃、抱頭鼠竄、狼狽不堪、連滾帶爬,這些成語在這裡通通找到了答案。」
在這個讓人忍俊不禁的視頻背後,若是被家長們看到了,他們心中難免會有一絲失落。畢竟想著自己對孩子苦口婆心的付出,卻不及一個老師路過的身影更有威懾力。其實,孩子之所以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主要是在以下幾點上面做得特別到位,建議家長們都看看——
(1)博學多才的老師,會成為孩子欽佩的對象。
在家庭教育里,很多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好好學習,通常都是以一種自毀的方式來呈現的。比如,這個家長是一個農民,他往往就會告訴孩子:「如果你不好好讀書,你將來就只能跟我一樣的下場,做費力且不掙錢的工作,而且說出去還不體面。」
長期這樣的灌輸之下,孩子並不會明白父母的苦心,更不會把父母的話當作激勵自己前進的動力,反而滋生了一種「我的父母是農民,他很無能」的一個思想。甚至跟自己的父母走在一起都感覺丟臉,生怕別人發現了自己的父母衣品很差,生怕別人覺得自己家庭條件不好。
家長自我踐踏的方式,只會博取孩子的蔑視。而老師不一樣,老師總是會給孩子驚喜,當自己不會的題目老師都能夠幫助自己解答時,孩子就會覺得老師特別有才,什麼難題都難不倒他。久而之久,孩子對老師就產生了一種敬仰和欽佩,他會覺得老師的博學多才是自己應該學習的。畢竟人往高處走,孩子自然會被老師這股向上的力量所吸引。
(2)言出必行的老師,在孩子心中更有威望。
當家長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服自己管教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去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有些家長屬於甩手掌柜,認為教育孩子就是供他吃飽穿暖,其他的就是老師的事情;有的家長屬於不斷制定規則又不斷打破規則的人,只要孩子跟他撒嬌或者胡攪蠻纏,他就心軟了……當孩子察覺到父母的上心或者沒原則時,孩子自然就會在父母面前肆無忌憚。
老師則不同,為了能夠讓全班學生服從自己的管教,言出必行成為老師約束自己言行的首要標準。
(3)獎懲分明的老師,是孩子一生的榜樣。
在家庭教育里,對於孩子的進步很多家長認為這是一種理所當然,所以不僅不會表揚孩子,反而害怕孩子驕傲自滿。而對於孩子犯下的任何一個小錯誤,家長几乎都不會放過,甚至會大做文章不斷誇大事實,讓孩子感覺天真的要塌了。
但是老師不同,老師會因為孩子的進步而開心,同時還會給予孩子鼓勵和認可;而孩子退步之後,老師在批評孩子的同時,也會從正面提出期待,同時幫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助力孩子得到更快的提升。
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往往是非常客觀的,而家長往往只會盯著孩子的問題說事兒,卻不曾欣慰孩子的改變和努力。
(4)話不在多點到為止,是孩子最期盼的生活。
傅首爾曾在節目中說,自己嘔心瀝血地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在作文里寫著「我的爸爸很愛我,他很忙,也不會嘮叨我。」傅首爾當時就反駁著:「他都不管你,他怎麼嘮叨你。」
這其實就是很多家庭目前的現狀,因為媽媽過分喜歡嘮叨,所以儘管媽媽對孩子盡心盡力,但孩子依然覺得爸爸處處都好。其實這就是話不多,點到為止的原因造成的。
在家裡兩個家長通常只面對一個孩子,所以認為孩子處處都有問題。但在學校,老師要面對幾十上百個學生,所以不可能揪著一個同學的某一個缺點不斷的深究。但也正是如此,老師話不在多點到為止的樣子,卻反而深受孩子的愛戴。因為批評不是過於頻繁,所以孩子才會覺得老師的教育有分量。
——————
老師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然有很多優勢所在。但作為父母,我們也可以多向老師學習,因為固步自封的後果就會是徹底失去孩子的信任。
你認同曦曦媽的看法嗎?歡迎大家跟曦曦媽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