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很多網友在網絡上人肉國家一級演員楊麗萍。他們質問她「這麼大年紀了,為何還不結婚生子?擁有30歲的容顏有用嗎?等你年老了享受天倫之樂才是最大的幸福。」還說了一些女性一輩子不生兒育女人生就算完整的言語。
對此曦曦媽認為,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選擇,我們沒有資格去要求別人按照你的方式來活著。再者,培養一個性格健全的孩子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6月9日,山東招遠又發生了一起19歲兒子殺害父親的悲劇。據了解,兒子因家庭瑣事與父親發生了口角及肢體衝突,而後他持刀將父親捅傷致死。
每次看到這樣的悲劇,曦曦媽就覺得特別的揪心。其實孩子大逆不道的根源,還是出在家庭教育的問題之上,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引以為戒,不斷反思和優化自己對子女的教育方式。
(1)做一個有原則且不失溫暖的父母。
在溺愛極其普遍的時代,父母沒有原則好像還成了一種炫耀的談資。
我有個親戚重男輕女,第四胎終於生了一個兒子,結果在一歲多的時候又患了腫瘤。本來就心疼這個將來會傳宗接代的兒子,再加上生了一場大病,我那親戚對兒子更加百依百順。
只要自己稍微有一點點沒有讓兒子滿意了,兒子就會雙手夾擊,扇媽媽耳光。這件事要是發生在其他家庭,一定會讓孩子吃到毆打長輩的苦頭,可我那親戚卻樂呵呵地笑著:「沒事兒,沒事兒,他才多大點力氣呀,又打我疼我。」
毫無原則的父母,往往就會養出不知天高地厚的逆子。從小你對孩子百依百順,等到孩子長大了,你滿足不了他的需求時,他就會把你幹掉。
溺愛自然不可取,但絕對的嚴苛往往也是引發悲劇的源頭。做父母,不要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要學會適當的時機平易近人,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溫暖,讓孩子感受到你愛他是相當重要的。
(2)做一個學會聆且不失底線的爸媽。
「我硬是不知道我那兒子,成天腦袋瓜子裡面在想什麼事情!」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家長,也成為他們常常琢磨不透的事情。
很多家長只顧著掙錢,以為給孩子多存點錢,讓孩子過得富裕一點,就是愛孩子。而對於孩子平日裡跟自己分享的小事情,家長要麼一副沒空聆聽的樣子,要麼就是聽了一句就否定孩子想要分享的事情不重要,所以拒絕了孩子的傾訴。
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一次又一次被父母所拒絕之後,孩子又怎麼可能永遠地用自己的熱臉貼父母的冷屁股呢?當孩子小時候你不願意去聆聽孩子的心聲,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你就只能靠猜來彌補你對孩子的認知了!
曦曦媽希望大家都能夠做一個學會聆聽的父母,當孩子給你分享事情的時候,你一定要專注地看著孩子,聆聽孩子的描述。這樣子,孩子經歷了哪些快樂和痛苦你就會第一時間知道,而當孩子行為判斷上出現錯誤的時候,你及時的引導和規勸,也會防患於未然。
(3)做一個話不在多,點到為止的父母。
當孩子小時候,面對父母的嘮叨、無盡的指責等,孩子並沒有能力去反抗或者反駁,所以只能默默地承受著。可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迅速長高的個子和心理發育的不斷成熟,孩子就會對家長諸如此類的行為感到極其不滿。這個時候,頂撞,甚至互毆都不足為奇了。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自我,他們會覺得自己個頭長高了,自己就是一個大人了,自己就有權力做所有的決定了。而父母適當的干預,他們可能會覺得這個指點很有用,但如果父母不停地嘮叨,孩子就會極其煩躁。
舊事重提,是很多家長的拿手好戲。只要孩子犯下一點點小錯誤,家長就開始無限誇張,甚至把幾個月或者幾年前的事情還拿出來反反覆復地強調。這種不斷揭短的行為,往往會嚴重刺激孩子,會讓孩子覺得我在這個家裡從來就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所以想要自己有發言權,我必須奮力抵抗。
和睦的親子關係,是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重中之重!嘴碎的父母,最容易養出脾氣暴躁的孩子,也最容易把孩子逼上弒親的道路。
————————
做父母,一定要學會反思自己,不要時時刻刻都在要求孩子如何,卻對自己無比放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