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媽當眾毆打女兒:當媽媽「狠」錯了地方,會是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2020-06-09     曦曦媽說教育

原標題:親媽當眾毆打女兒:當媽媽「狠」錯了地方,會是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當媽是一門藝術,更是一場修行。有的媽媽在其中悟出了和孩子的相處之道,有的媽媽卻深陷教育困惑的沼澤久久無法自拔。

昨天,微信朋友圈和各個微信群都在傳一個小視頻,視頻中的女子隨手扔掉了垃圾,被一旁的小女孩兒撿起,隨即這名女子不僅用自行車輪子攻擊孩子,還不斷掌摑小女孩。很多人猜測,這是一個亂扔垃圾被小女孩撿起後,自尊心受辱毆打孩子的女子,所以引起了全網公憤。

後來官方闢謠了,調查發現用 自行車撞擊並扇女孩兒耳光的人,其實是小女孩的親媽,打罵孩子是因為其他的事情。

在僅僅只有十秒的視頻里,媽媽扶著自行車把手,朝女兒撞了三下,每一下撞下去女兒就往後倒一下,自己還沒站穩下一次撞擊又接上了。眼看自行車撞擊已經停了,但媽媽嘴裡的嘶吼不僅沒聽,又開啟了扇耳光的模式,隔著螢幕曦曦媽都能感覺到那個力度之重。

即使是母女,母親也不應該這樣打孩子,會給孩子帶去心靈創傷的。每次看到諸如此類的報道或者親眼看到這樣的事實,我都忍不住會想:怎麼會有這樣的家長?做她的孩子可真是可憐!

俗話說「父母不慈,兒女不孝』,想要收穫一個懂事的孩子,媽媽就別狠錯了地方。以下幾點,曦曦媽希望所有媽媽都認真品一品——

(1)急性子的媽媽,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疼痛。

上周末,帶女兒去學習舞蹈,有家長問我:「親,我想知道如果你的女兒犯錯了,你給她講了怎麼改正,可是她還是固執己見的不改正,你會怎麼辦?」我告訴她:

「首先,我會儘量給彼此留出一個冷靜的時間,我要感覺自己不會氣到對她動手了,才開始跟她交流。其次,我是一個心裡藏不住事的人,如果讓我憋著對女兒的不滿,我會覺得特別難受,所以冷靜之後我一定會好好跟她交流。

再者,在批評她之前,我會先給她一個辯解的機會,我要知道她的想法之後,才能對她正確的引導。最後,我不僅會給她分析錯在哪裡,以及如何改正等問題,同時我還會給予她信任,相信她一定可以改正。」

實不相瞞,我的媽媽就是一個性子很急躁的人,也是一個情緒化非常嚴重的媽媽。因為我小時候遭遇過無次數媽媽急躁後給我帶來的疼痛,所以我到如今都特別討厭暴躁的人,更是嚴格要求自己絕不能成為自己當年討厭的媽媽模樣。

(2)越是在體罰上狠勁十足的媽媽,越是走不進孩子內心。

我小時候有過長達六年的留守兒童生活,在進入青春期之後父母又生了二胎,他們認為我長大了,所以對我的關懷除了問學習成績以外,其他的關心卻寥寥無幾,但轉過身卻對弟弟呵護備至。

長期在家庭里得不到關心,所以我從初一開始就變得極其叛逆。媽媽越是凶我,越是打我,我就越是不爽,不僅滋生了媽媽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想過離家出走甚至喝農藥自殺的事情。

我深深地知道自己當年為何叛逆,其實很多時候跟媽媽造反調都是內心關愛的缺失引起的。尤其是媽媽在打罵我的時候,夸其他孩子,會讓我特別不滿,就算是頂著繼續被打的風險,我也會頂嘴「有本事你去當別人的媽媽呀!」而就算是偶爾沉默,其實也不是自己在悔過,而是在心裡懟了媽媽千百遍。

有了這樣的經歷之後,我也深深的明白,自己之所以把媽媽拒之門外,不讓她進入我的內心,是因為媽媽不會聆聽我的心聲,只知道用體罰或者辱罵解決問題。所以,如今成為媽媽之後,我一直告訴自己,我當年討厭怎樣的媽媽,如今我就不能成為那樣的人。

(3)當媽媽「狠」錯了地方,會是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當媽媽就一定要扮演一個慈母的形象嗎?當媽媽就不能對孩子狠心一點嗎?其實,曦曦媽想要告訴大家的是——當媽媽的確可以狠一點,但首先你得找准狠的點才行。

在包辦代替極其普遍的時代,很多媽媽寧願自己累得半死,也捨不得讓孩子吃一點點苦頭。其實,在這一方面曦曦媽建議各位媽媽可以稍微狠一點,反而對孩子更有利。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們絕對狠下心來讓孩子自己做。孩子能夠自己走路的時候,我們絕對不隨時隨地把孩子抱在胸前或者背在背上;孩子上學放學途中的書包,讓孩子自己背;孩子的房間我們不要去插手,狠心一點讓孩子自己去整理;孩子想要參與家務的時候,我們不要拒絕孩子,而是鼓勵孩子去嘗試,讓孩子在勞動中獲取價值感。

當媽媽把「狠」字,完全體現在暴力對待孩子之上,不僅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往往還會成為孩子需要花一生去治癒的疼痛。而在生活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稍微對孩子狠一點,卻能讓孩子變得獨立、上進和強大。

————————

為人母親之後,要有一個媽媽的樣子!如果去成為一個好媽媽,你只需要記住「我痛恨怎樣的媽媽,所以我就絕不能成為那樣的人」。我相信如果你能夠堅持這個準則,你一定會是一位極其出色的好媽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fkbnHIBnkjnB-0z_1n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