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攝氧量:跑間歇提升一下下?

2019-05-26     跑步學院

我想多數跑友,都聽說過跑步訓練中的間歇跑訓練,或是自己也跑過練過。

在我看來間歇跑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這種訓練對跑者的提高卻是非常顯著的。

從目的來看,做間歇跑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跑者的最大攝氧量水平。這裡我稍微解釋一下,所謂的「提高」最大攝氧量(VO2Max),是指人體在運動中每分鐘能攝入氧氣的最大體積。所謂的提升也都是有上限的,並不可能無限提高,畢竟人又不是氣球。

進行間歇跑訓練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訓練的目的,只是為了讓最大攝氧量的這個值,不斷逼近你的勝利最大值。我來給大家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人的生理極限的最大攝氧量為 50。也就是說他的身體,最好的狀態為每分鐘每公斤體重的耗氧量為 50 毫升。

當他剛剛開始跑步時,每公里耗時 7 分鐘的配速會讓你很快就氣喘吁吁,這時最大攝氧量監測顯示數值為 32 ;

在他進行過一段時間慢跑鍛鍊之後,他會發現每公里 7分鐘的配速,他開始呼吸均勻了,最大攝氧量監測的數值也提升到了 35 ;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開始練間歇訓練了,在跑了幾次之後,這個最大攝氧量的數值又提升了,這回達到了 38 ;一年過去之後,當他在進行放鬆跑的強度下,他的速度提升到每公里只用 5 分鐘了,這時的最大攝氧量提升到了 40。


從上面的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隨著最大攝氧量的這個數值的提升,他跑的越來越快了。而且,他即使在速度提升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氣喘吁吁的情況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最大攝氧量是在不停的鍛鍊的過程中,有所提升,但它永遠不會突破那個生理極限。而這個生理極限,是我們很難改變的,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

我們與專業的運動員最大攝氧量的差距


首先來自測下,你的最大攝氧量在什麼水平~



這裡要提下,手錶上顯示的值並不一定是你的真實的Vo2Max值,因為你的最的攝氧量極限很可能到現在還沒出現過,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世界頂尖高手的數據:

  • 男性最大攝氧量世界紀錄:97.5ml/kg/min
  • 女性最大攝氧量世界紀錄:78.6ml/kg/min


有數據顯示,對於專業馬拉松高手來說,優秀女子馬拉松運動員最大攝氧量一般在70多,而男子一般在80上下。這樣就可以直觀的看出各位和大神的差距了吧!



前面說到跑間歇的目的是提升最大攝氧量。如果跑者進行過這樣訓種的話,會注意到進行過間歇跑訓練之後,你的最大攝氧量都會比較高。通常來說,間歇跑訓練 會比 放鬆跑訓練 最大攝氧量高出 5%~10% 之多。再聯想一下跑間歇時要死要活大口喘氣欲仙欲死的迷人小樣兒來,那才真叫小宇宙爆發呢。



你和大神間的區別只差一個間歇跑?


如果你問某些大神「成功秘決」,他們可能會告訴你:多跑間歇。

心動了是吧?是不是你想爆發一下下?想儘快突破一下寄己?想快速提升最大攝氧量?想明天就開始跑間歇了嗎?

別,稍等,還真沒有那麼簡單!


兩點建議,請大家在跑間歇之前一定要留心:

1、一定要在有氧基礎夯實之後,再考慮加進間歇跑這種高強度訓練;事實上,如果你是想著安全完賽就好,其實是可以不需要跑間歇的——當然跑跑會更好。

2、跑姿技術要學習到位。一定要去掉那些跨步、彎腰跑、內扣等不好的動作。在間歇這種高配速下的訓練中,如果出現錯誤動作,可以說你每跑一步就離醫院近一點點。

只要加上間歇訓練,成績就可以無限提升麼?


提升是一定會有所提升的。但我還是要勸大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訓練,切莫急於求成,」盲目上馬,後患無窮「。


另外一點,我在前面談到過,也是我經常會提起的:最大攝氧量是有生理極限的,就算是大神也無法突破。但技術是並沒有,你完全可以靠技術的不斷提升,逐漸提高自己的水平。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部分數據及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

--本文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vIbHWwBmyVoG_1ZDh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