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不想要全新的東西,他們希望看到熟悉的不同 | 42 Daily

2019-09-02     42章經

本文來自我們的創投社群「創投理想國」 42 Daily。

你好,歡迎打開創投理想國會員通訊,今天我們想給你推薦這樣四條內容:

1)人們不想要全新的東西,他們希望看到熟悉的不同

有人說創業是一個說服的過程,創業者需要學會說服別人接受他的解決方案,而在此之前,必須先說服對方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這篇文章講的是如何讓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被廣泛群體所接受。上世紀 70 年代,美國人不吃生魚片、紫菜,所以不愛吃壽司。日本人發現了這一點,做出了加州卷這種食物:用美國人能接受的食材做成類似壽司的食物,這樣一來,大多數人都開始接受壽司這種形式。

做其他產品也一樣,你需要思考的是,哪些東西讓用戶熟悉,你的產品到底不同在哪裡。畢竟,人們並不想要全新的陌生東西,只想要熟悉的不同。

《人們不想要全新的東西,他們希望看到熟悉的不同》

2)2000-2018 年百度的三輪高層變動

創始七劍客只剩一位了;陸奇的名字在名單上換到了左邊。這其實是一道左右連線題。

3)海底撈的戰略和危機

5 月 17 日,截止到 2018 年第一季度,已經開了 320 家店的海底撈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準備靠上市募資快速擴張。

海底撈的核心戰略就是市場擴張。從這些數據可見一斑:

  • 海底撈去年總收入為 106.4 億元人民幣,利潤近 12 億元
  • 海底撈在二線城市開店數量最多,貢獻的營收總額也最多,翻台率也最快
  • 在中餐企業里,海底撈不僅是體量超過第二名一倍,從年增長率、翻台率、每間餐廳年收入等指標來看,也都超過其他主要競爭對手

海底撈在品牌創立之初就通過服務來差異化,之後的擴張則主要靠的是供應鏈。

但海底撈會面對哪些危機?

這篇文章認為,除了快速擴張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管理問題外,更加難以控制和琢磨的是消費者口味的變化和越來越被推崇的健康飲食趨勢。

《海底撈年收入做到 100 億,一個以市場擴張為戰略的火鍋店會有什麼風險》

4)訂閱即地獄

這是 TechCrunch 針對付費訂閱的第一篇系列文章。

彭博前些日子宣布將為所有網站、電視內容部署付費牆,價格是 35 美元一個月。如果你每月多付 5 美元,還可以得到紙質版的《商業周刊》雜誌。

許多網際網路巨頭都在考慮付費訂閱模式,甚至包括 Facebook。根據 TechCrunch 一位記者預測,如果 Facebook 推出無廣告的付費訂閱服務,它必須每月收取用戶 11 美元的費用,才能補齊原有的 ARPU 值。

付費訂閱有很多好處。它的收入比廣告更加穩定,而且也不容易侵犯隱私。但問題在於,各種訂閱加起來,顯然太貴了。更何況服務還在漲價:Amazon 剛剛宣布 Prime 會員一年的價格從 79 漲到了 120 美元。Netflix 把最受歡迎的中檔服務調價到 11 美元。

這樣高昂的價格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在 5 月 15 日的通訊中,我們曾解釋過付費訂閱高昂的用戶獲取成本。轉化率低下,導致獲客成本大幅增加,而且這些成本會被分攤到本身基數就很小的付費用戶上。

早期的網際網路沒有付費牆,因為網絡傳遞的都是文本信息。然而,今天的用戶需要更好的體驗:字體、設計、照片、視頻。一篇新聞報道的文本信息只有 3.5 KB,但承載它的網頁卻有 10 MB 。這使得帶寬和存儲費用大大提高,而這些都是需要花錢的。

付費訂閱看上去可以取代廣告來覆蓋這些成本。但現在大多數付費網站的做法都錯了。它們只是把原來免費的內容放到了付費牆後面。

沒有消費者願意為原來免費的內容買單。只有在付費的基礎上加入全新的體驗,才能吸引到消費者。

MoviePass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用戶在支付一筆訂閱費後,就可以無限量地觀看電影。這改變了很多美國人觀看電影的方式。過去,他們只會每個月進影院觀看大片。但在這種 「吃到飽」 的服務下,很多人開始觀看獨立電影。

另一個例子是 Setapp。許多軟體現在都採取訂閱制,用戶不再買斷軟體的使用權,而是必須支付月費才能使用。Setapp 允許用戶每個月繳納一筆費用,就可以暢用旗下的大部分訂閱制軟體。這又是一種捆綁經濟了。

為「創投理想國」會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國內外科技文章深度解讀,並參與線下活動、加入線上創投社群,結識更多創投人群~

關注「42章經服務號」,點擊左下角「加入會員」,即刻加入我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Ds882wBJleJMoPMVs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