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交平台(下)| 42 Daily

2019-08-28     42章經

本文來自我們的創投社群「創投理想國」 42 Daily

Understanding Social Platforms

By Version One Ventures

今天的內容來自矽谷一家風投 Version One Ventures 關於社交平台的系統性梳理,全文主要講了五點:

1)當今各大社交平台如何分類

2)每類平台的特點和商業模式是什麼

3)哪些主流指標被用來評判社交平台

4)怎麼給社交平台估值

5)這個行業還存在哪些機會

出於篇幅長度的考慮,我們在昨天那篇文章的基礎之上,再來回答後三個問題。

先看主流指標。主要有三個部分:基礎指標、參與度指標、關係型指標。

1)基礎指標

這一小節基本都是大家常看的數據,比如 MAU、DAU、DAU/MAU、用戶量、留存率等等。這部分大多數人都有了解,所以不必詳談。

2)參與度指標

第二小節比較有意思,其實回過頭再看前一部分,你會發現在那裡面,「用戶量級」幾乎被當作唯一的衡量標準。

但是實際上,用戶有可能只是簡單註冊,或者打開一個 App 而沒有進行其他操作,這樣的用戶對社交平台沒有多大價值。

所以如果你要更全面地評判社交平台,不僅要了解用戶數,還要了解他們的「參與度」。

很多行為都能說明用戶在主動「參與」。比如創建帳戶、完善個人資料、用戶登錄、用戶註銷、查看內容、收藏內容、用戶評論、主動關注、發送好友請求等等。

3)關係型指標

這個維度的數據是對社交平台最有價值的。因為社交平台的本質在於搭建媒介,要判斷一個平台是否搭得足夠好,在用戶數和用戶「參與度」的基礎之上,你還要關注用戶關係。

這背後的原因在於,用戶關係和平台本身沉澱的內容,是最能幫助社交平台提升用戶粘性的兩種方式。

具體怎麼統計關係型指標呢?總連接數、新建立的連接數、每個用戶建立的連接數、每個用戶的新連接數、總群組數、新的群組數、每個用戶關注的群組數、每個用戶收到/發送的消息數、每個用戶與其他個體用戶的交互數、每個用戶的好友數、所有這些指標的平均值和增長率。這些都可以作為參考。

【以上所有的統計指標,原文作者都整理在了這個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s25EnRnhgPYWx8_lJJzQN6VZ6D-9H9sx8U4vJIwGxMI/edit#gid=0 大家可以自行取用。】

接下來再看社交平台的估值問題。因為不同階段適用的估值方法不一樣,我們來看看 Redpoint Ventures 的一個數據。它對已上市以及已完成併購的主流社交平台的市值、MAU 數據做了統計,用 市值/ MAU 的處理方法算出了單用戶平均價值。

最後再來看幾個機會。

因為網絡效應的存在,社交巨頭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高枕無憂。但是這樣幾個方向,依然可能誕生下一個社交領域「獨角獸」:

1)專注於某個垂直市場

這裡所說的垂直市場可能是基於同一興趣、同一地區、同一職業。如果這個垂直市場的

潛在市場規模足夠大,而且目前還沒出現細分領域的第一名,相對來說更容易成功。

2)基於當前的某個平台級應用

在中國,微信就是一個典型的「平台級應用」,用戶可以通過它買電影票、訂酒店、理財、打車。基於其上是否會出現新的社交方式

3)下一波社交浪潮

AR 和 VR 技術,有可能改變我們的社交方式,像是 Facebook、Google 這樣的公司都在研發新款 AR / VR 設備。

4)場景化社交

更形象的一個說法是「被動社交」。日常情境中很多場景都適合社交產品的融入,比如日常購物、用餐時產生的交集,或是恰好在某個地點相遇,如果有新的工具幫助破冰,也許就會出現下一個「陌陌」。

如果想閱讀英文原文,請在瀏覽器內打開此連結:http://versionone.vc/social-platforms-deck/。謝謝。

成為「創投理想國」會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國內外科技文章深度解讀,並參與線下活動、加入線上創投社群,結識更多創投人群~

關注「42章經服務號」,點擊右下角「加入會員」,即刻加入我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c22WwBJleJMoPMVo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