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做到頂級是什麼樣的?

2019-09-20     米印盒子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會計同行的經歷,你可以當看著玩,如果能從中受到一些啟發,那小編也就非常的開心了!

會計的起點CPA和ACCA之類的,我記得我朋友圈裡的人無論是本專業是CPA還是ACCA,如果是家境比較殷實的就會去四大,券商,基金,投行實習一下。哪些人,對於自己的職業規劃都沒有計劃,要麼去國外留學要麼就回家,靠自己進入四大的人都不是很多。很多人都是各種中介的吹噓注會怎麼怎麼怎麼,我記得15年的時候我記得我所在一線城市,一年大概就280個人考過注會會計師所有科目。答主我自己也考過一次注會,我就報了2門,經濟和審計。真正在考場上的時候是一種孤獨,棄考率百分之33-60.同一間教室基本上都是年齡都比較大或者都是在職的公務員在考註冊會計師。

考過CPA的人往往都會去會計事務所做審計,稅收,諮詢。三大板塊。

如果是去的四大會計事務所,一般都會工作2年之後跳去更好的甲方做財務經理或者做內審。對於那種注會+司考雙證我有天下無敵的人,我只想說一句你到底是否熱愛這個行業,到底是為了考證而考證。

在會計事務所里,無論是國內本土八大會計師事務所還是海外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國內的八大合伙人也能做到一個項目200萬起,四大收費更貴一點。

我本人最先都是從一個小所再到八大,再到四大。所以比較珍惜和熱愛機會。

請不要有什麼學歷壓力,我曾經見過小姐姐年近30歲,專科畢業,5年代記帳經驗。

注會注稅中級都過了才進入事務所。也見過985金融博士有註冊會計師,擔任過八大的合伙人最後選擇改行做老師了。

加入四大簡歷985.211.+六級+筆試,面試,簡歷。巴拉巴拉。

校招,大學生俱樂部等等,vip。雙非金融系或者外語系都是可以申請的。

四大跟八大最大的區別就是四大是一個你沒有背景憑藉你的學歷,就可以打開券商,投行以及各類甲方公司的跳板。但是最近年來畢馬威也被立信吊打了。

這個問題是會計的頂級,我認為我們都是普通人。

一般專科本科畢業或者研究生畢業。大多數人所從事會計工作都是以出納為主,都是代理記帳公司。或者是公司經營性業務,反覆核銷。在大型企業中有著oa的良好制度,也有銀行櫃員制度。小企業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永遠都是解決上任會計留下來的遺留問題。

管理會計需要對行業深入了解以及股東授權。我只能舉例說幾位我見過的人。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

1.姓名L年齡35+,學歷工科一本,弱雞會計專業。本科畢業後就職某5星級酒店3年出納。之後加入恆大地產,近10年,恆大內中層管理。每天都是說著在工作,朋友圈發的卻是各地出差玩耍,面對註冊會計師直接不考了。每月收入8000左右算上加班有1.1w。

這是很多人的生活狀態,每天起來還著車貸房貸,工作了幾年的地方,自己已經不會什麼技能內心又很煩躁又不改變。就這樣混日子吧。

2.姓名L博士,年齡40+.學歷,東財本科+研究生+西財博士+注會+高級會計+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學者。老師早年家境不怎麼好,所以從本科開始就自給自足。研究生畢業後從專員做到副總監。年薪30w+之後又一邊工作一邊讀博。

我是外語專業,由於比較熱愛金錢,高三畢業就開始學習出納,大一開學我就過了會計從業資格證。由於是外語系經常備受會計專業歧視嘲諷。

我就一怒之下,把學校所有專業老師的課承包了再到周圍一流財經院校。以至於畢業別人都認為我是會計專業。

在別人還在考研的時候答主我已經開始反覆訓練手工做帳以及學習中級的課程了

像老師那樣只需要3天就可以快速做出簡單的財務分析,還有行業分析,還有內控。

老師說當學生的時候給人做家教幾百塊比起再到收入幾萬的快樂是不一樣的

我也是因為感覺到了一種瓶頸我感覺會計縱然看到問題所在,股東叫你做什麼還不是幹什麼

3,姓名G女士,年齡50+,某集團前財務總監,現某集團分公司總經理。獨立帶領團隊操作過拆遷建廠,5000w項目的簽字權以及落地。

90年代初大學生,在深圳大浪淘沙中奮鬥過來。有著花旗背景。

在我老師身上我充分的學習到了理論知識,但是在G女士的身上更學會了機會只有自己去抓住去製造。如果你想退你就會被淘汰,

大年三十晚上還是不斷地應酬全國各地出差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是願意像老師那樣住著小房子打著麻將喝著茶,當著老師萬人敬仰。

還是像G女士,行程排滿。依舊工作。

會計的頂級都是出身四大跳槽做私募或者風投

或者成立金融服務類公司。 會計的頂級就是幹掉CEO讓CFO做管理吧

要麼就是給公司找到資方能夠融資力挽狂瀾的頂級大咖,請看蔡崇信先生。

我就想做老師了233333333333333

以上文章由電子發票管理工具——微信小程序《電子發票台帳》整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JHUW0BJleJMoPMLSn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