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人員關帳工作該怎樣開展?請看這裡

2019-11-26     米印盒子

年終關帳是會計忙綠的開始,也是為來年的財務預算和次年的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做準備,所以至關重要。對於有思路的財務人員關帳工作開展得會井然有序,對於沒有規劃的財務人員工作開展得會暗無天日。

那麼,到底這個帳要怎麼關?

1、年底關帳的時間及流程!

關帳時間:帳本或帳務軟體關帳的時間為12月31日,實際的關帳時間,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而定,但不能超過次年1月10日。

2、如何關帳?請看這裡!

一、庫存資金如何關帳?

第一步:核對庫存資金


1、庫存現金:帳實是否相符?餘額是否合理?

如:餘額為負數、餘額超過正常3-5天以上的用量


2、銀行存款:帳實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大量未達帳項?所有的帳戶是否都在帳務中核算?是否將個人帳戶在銀行存款中核算?

如:將公司股東個人卡收支視同銀行存款管理、未將公司所有帳戶在銀行存款中核算、個別銀行存款資料不全帳實不一致等。


年度關帳建議:

1、所有銀行帳號都不要有未達帳項;

2、外匯帳戶準確調匯;

3、大額現金及時存入銀行帳戶;


第二步:處理資金損失

庫存資金是否有被盜、個人占用、少收款掛帳、帳實不清掛帳、假幣抵庫等現象。


年度關帳建議:

1、對於資金損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準備相關輔助資料;

2、根據公司相關規定,收回責任的賠款;

3、對於確實無法收回的資金損失,準備相關資料在企業所得稅前按相關規定,進行稅前處理。


第三步:處理白條

庫存資金是否存在有未進行帳務處理的借支、費用報銷、代墊款、押金條等各項「白條」抵庫現象。


年度關帳建議:

全面清理未入帳的「白條」,對於屬於往來性質的白條,及時進行帳務處理,掛相關單位或個人的往來;對於屬於費用性質的白條,及時列支相關成本或費用,需要代開發票的代開發票。

第四步:預估涉稅風險

1、帳實不一致,個人掛帳「白條」,容易被核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2、帳外銀行帳戶,容易被聯動清查,查補帳外收入;

3、等額即進、即出銀行資金,容易查補相關稅收;

4、同一個人帳戶銀行往來較多,容易涉及稅收稽查。


二、往來如何關帳?

第一步:處理壞帳


1、企業壞帳損失如何稅前扣除?

企業除貸款類債權外的應收、預付帳款,減除可收回金額後確認無法收回的應收、預付款項,可以作為壞帳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逾期一年以上的應收帳款,能否確認損失稅前扣除?

企業逾期一年以上,單筆數額不超過五萬或者不超過企業年度收入總額萬分之一的應收款項,會計上已經作為損失處理的,可以作為壞帳損失,但應說明情況,並出具專項報告。


3、逾期三年以上的應收帳款,能否確認損失稅前扣除?

企業逾期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在會計上已作為損失處理的,可以作為壞帳損失,但應說明情況,並出具專項報告。


第二步:預估涉稅風險?

1、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國務院令[2002]362號)第五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納稅人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可以調整其應納稅額:融通資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過或者低於沒有關聯關係的企業之間所能同意的數額,或者利率超過或者低於同類業務的正常利率;

2、根據國稅函〔2004〕827號文相關規定,納稅人為銷售貨物出租出借包裝物而收取的押金,無論包裝物周轉使用期限長短,超過一年(含一年)以上仍不退還的均併入銷售額徵稅;

3、股東個人借支,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相關規定,在納稅年度終了後既不歸還,又未用於企業生產經營的,其未歸還的借款可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紅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4、採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為貨物發出的當天,但生產銷售生產工期超過12個月的大型機械設備、船舶、飛機等貨物,為收到預收款或者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三、庫存如何關帳?


第一步:企業庫存關帳需要注意的問題

1、企業採購入庫的存貨,是否都取得了發票?

2、上期末暫估入庫的存貨,月初是否進行了沖減核銷?

3、庫存材料成本結轉方式(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後進先出法等),是否存在任意變動?

4、庫存材料、商品盤點結果是否進行了簽訂確認?盤點差異是否進行了核實?

5、對庫存材料、商品的正常消耗,是否有相關登記台帳?

6、對庫存材料、商品的管理損失,是否由相關責任人承擔?

7、庫存物資的領用、用途是否進行了正確登記?


第二步:處理損失

企業因存貨盤虧、毀損、報廢、被盜等原因不得從增值稅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可以與存貨損失一起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具體按以下材料確認:

1)存貨計稅成本確定依據;

2)企業內部有關責任認定、責任人賠償說明和內部核批文件;

3)存貨盤點表;

4)存貨保管人對於盤虧的情況說明。

5)企業內部關於存貨報廢、毀損、變質、殘值情況說明及核銷資料;

6)該項損失數額較大的(指占企業該類資產計稅成本10%以上,或減少當年應納稅所得、增加虧損10%以上,下同),應有專業技術鑑定意見或法定資質中介機構出具的專項報告等。

7)向公安機關的報案記錄。

第三步:預估涉稅風險

1、所採購的材料沒有取得正規發票,相關成本費用不得在所得稅前列支;

2、企業材料損失沒有進行正確的歸集,無法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3、企業庫存材料成本結轉隨意變動,需要在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中進行相關調整;

4、企業庫存帳實不一致,有可能存在帳外收入的現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wgmqW4BMH2_cNUgz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