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2019-11-19     米印盒子

在CPA會計的負債一章中,增值稅的會計處理是很多同學頭疼的一個內容,特別是涉及到未交增值稅,很多同學都犯迷糊,今天我們一起學一下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在這裡首先要明確幾個概念:

進項稅額是資產,借方增加;

銷項稅額是負債,貸方表示增加;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是一個結轉科目,它的借方餘額代表資產(以後月份可以抵扣的餘額),貸方餘額代表負債(當月應交而沒有交,表示你欠國家的錢),千萬千萬不要讓未交增值稅的名稱迷惑了,認為它是一項負債,這是不對的;

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這個科目一般是用於房屋建築物等固定資產,第一月扣60%直接放到進項稅,剩餘的40%放到這個科目,等到第13個月再轉入進項稅(還有納稅輔導期的納稅人等,與考試無關,在此暫不做贅敘)。


1、購買商品的增值稅會計處理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買東西時產生進項稅額,是一項資產,借方表示增加。


2、如果是購買房屋等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扣進項稅額)(40%)

貸:銀行存款

在第13個月時,將待抵扣進項稅額轉至進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扣進項稅額)

這裡的「待抵扣進項稅額」考試時僅適用於購買房屋建築物等固定資產。


3、出售商品的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賣東西時產生銷項稅額,是一項負債,貸方表示增加。


4、月末進行增值稅的結轉

(1)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時(留到以後進行抵扣)

月末不需編制會計分錄,此時「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帳戶有借方餘額,屬於尚未抵扣的增值稅。

(2)進項稅額小於銷項稅額時(當月要交稅)

如果當月完成繳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銀行存款

當月未繳納,留至以後月份進行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說明:在教材與實務中通常將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的抵消進行簡寫,即直接將以上分錄的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的差值寫做「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為了便於大家理解,上面將分錄進行補全。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或: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5、當月多交了增值稅。

多交增值稅,在月末要將多交的增值稅轉到「未交增值稅」科目的借方。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注意:轉出多交增值稅只能在本期已交稅金範圍內轉回。假設當月進項稅額120萬,銷項稅額100萬,又多交了30萬,那麼轉回時只能轉回30萬,而不是50萬。


6、繳納以前月度的增值稅(通過未交增值稅處理)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7、預交增值稅

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預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月底進行結轉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預交增值稅


看到這裡大家可以發現,「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這個科目就像「未分配利潤」一樣,是一個清算帳戶,千萬不要被它的名字所迷惑。在每個月月末,除了「未交增值稅」和「進項稅額」(即「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帳戶的借方餘額)外,其它的增值稅科目下都應該沒有餘額,全部被結轉到了「未交增值稅」科目名下,它的借方代表擁有以後可以抵扣的餘額,它的貸方代表你還欠著國家的增值稅,需要以後繳納。

對於待抵扣稅額屬於一個特例,它只有在第十三個月的時候轉入進項稅額,別的時候不參加向「未交增值稅」的結轉。

以上均是一般納稅人的會計處理,小規模納稅人的會計處理較為簡單,在此不再過多贅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s-Fgm4BMH2_cNUg8j3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