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問道家長朋友們為什麼要給孩子報補習班、興趣班的時候,家長們無非都是這幾種回答——
「其他小孩兒都在學,如果不讓我的小孩兒去學,那怎麼行?」
「我小時候沒上興趣班、補習班,那是因為條件不允許,所以既然有條件我為什麼不能給孩子多報幾個呢?」
「在家只知道看電視、玩遊戲,還不如給孩子把時間填滿,他多多少少還能學一些知識。」
「不給孩子多報幾個興趣班、補習班,我怎麼知道孩子對哪個感興趣呢?所以就通通學起來咯。」
「因為自己沒有特長,所以我希望孩子能夠在我認為比較好的方面好好發展。」
……
而只有極少數的家長會自信滿滿的回答——
「因為我的孩子喜歡這個,而且也是孩子主動要求要去學習的。」
就補習班、興趣班的問題,近年來已經成為一個熱度不減的話題。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補習班的傳單、廣告等,尤其是學校附近,更是花樣百出、琳琅滿目。
02
恰巧今天我刷到了這樣一個視頻——
在《少年說》的勇氣台上,一個小男孩站在上面,大聲地朝著下面喊道:「今天,我想問媽媽幾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休息的時候,要上那麼多的補習班?」站在台下的媽媽,聽了這句話之後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估計是沒有想到孩子會問這個問題。
接下來小男孩繼續說著:「我有12個補習班,寫字班、奧數班,還有一些我連名字都記不住。」面對兒子的提問,媽媽這樣回答著:「因為媽媽給你報的興趣班,都是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我想通過這種方式讓你有更多的快樂。」小男孩是懂非懂的點點頭,繼續追問著:「那可不可以少報點興趣班,讓我休息多一點。」媽媽當即表態:「只要你快樂,只要你高興,都可以。」
說實話,看了這個視頻,其實還挺感謝《少年說》這個平台的,能夠讓孩子們站在勇氣台上告訴家長們自己根本不敢說的心裡話。12個補習班,再加上平時學校的學習,我想這個孩子不僅僅沒有周末,就連每天放學應該都奔波在輔導班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個家長共同的期盼,但為此不惜花重金讓孩子置身於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培訓班真的就是對孩子好嗎?說實話,聽完這個孩子要上12個補習班,在震驚之餘,更多的還是心酸。
03
就輔導班、補習班、興趣班的問題,曦曦媽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夠把握以下幾個原則,這樣才會讓孩子學得開心,玩得高興。
(1)奔著孩子的興趣、愛好去。
在看似無私的父母中,其實有一部分是比較自私的。他們習慣性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人物品,比如,讓孩子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讓孩子實現自己當年的遺憾。
曦曦媽提醒各位,給孩子報興趣的第一個原則應該是奔著孩子興趣愛好去的。當我們發掘身邊的孩子都在上某個輔導班的時候,不要著急著跟風報名,首先要反問自己這些問題——「雖然別人都在報名,可我的孩子真的喜歡嗎?」「到底是我覺得不錯,還是孩子想去學?」「孩子這個年齡段,是不是學習這個的最佳時期?我是否需要再等一等,再給孩子報名?」
把孩子的興趣、愛好放在第一位,這樣孩子才會學得更好,堅持得更久,甚至成為孩子畢生的財富。
(2)理性一些,別給孩子製造過大的壓力。
見不得孩子「閒」,是很多家長的通病。在家長心中,孩子就是應該時時刻刻都在學習,這樣才能證明孩子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孩子,將來孩子才會面臨更少的挫折和壓力。尤其是自身能力不好,收入不高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更是嚴格到「變態」的程度,讓孩子幾乎喘不過氣來。
於是乎,在很多家長心中,自己吃差一點,穿差一點,對自己能有多摳門就多摳門。但是,在孩子的投資上面,我絕對不能低頭,我要把錢都花到孩子的補習班、興趣班上面,這樣我會有一種安全感。興趣也好,特長也罷,最好的狀態不是所有都接觸,但僅僅只學會了皮毛。我們要本著哪怕是學一門,但只要能夠學好、學精那就是最值得的。
興趣班的報名,不是越多越好。作為父母,我們要懂得篩選,不要因為自己的選擇不當,便把孩子推上無窮無盡的興趣班。
(3)真正的負責任,不是把孩子送去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而是哪怕學一門我們也會做好監督。
很多家長對負責任這三個字,存在一些嚴重誤解。他們認為,我對孩子負責任最根本的體現,就是我花了很多錢,讓孩子上很多輔導班、興趣班。也就是我花的錢越多,證明我對孩子越是負責任。也正是因為花了錢,所以很多家長心安理得地認為——我交了那麼多錢,是希望老師給我把孩子教好的,所以我只等著坐收成果,關於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應該老師負責任。
首先,孩子是自己的,我們不能推卸孩子一切的教育問題;其次,任何學習都是老師引進門,修行靠國人(自己);再次,孩子都有惰性,尤其是約束力不強的小孩子,更需要家長的監督;最後,教育無小事兒,我們應該時刻本著為孩子著想的態度,儘量在方方面面都別偷懶,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幫助孩子取得好成績,把興趣、特長學得更好的推動力。
不做花錢後,坐等其成的慵懶者,儘可能的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監督和陪伴。這樣不僅會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讓彼此的話題更多,也會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和孩子一起共同進步。
————————
另外,學習需要勞逸結合,請不要用輔導班、興趣班為由,剝奪孩子所有的休息時間,因為失去童真的孩子、沒有童年的孩子,長大後即便是再出色,內心也難免遺憾。曦曦媽希望各位家長在給孩子報任何輔導班的時候,都能夠把握好以上幾個選擇,別讓自己的愛成為孩子喘不過氣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