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養兒防老是功利心態;網友:現在是「養兒啃老」了……

2019-11-18     海哥說險

有網友說:養兒防老,這種功利目的的去養育兒女,註定會失望……

很疑惑的是,現在還有人把「養兒防老」作為養老手段?

什麼時候「養兒防老」成為了一種功利目的了?

一個人的老去是一種,是一個必然的結果。而養兒防老,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維護了我們種族生存幾千年的思維。並不代表現代的人們全都是這種心態。

第一,養兒防老

養兒防老確實存在很大的一個市場,而存在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有幾個方面:

原因1,社會生產力低下而導致的。家裡的男性越多,就意味著可以獲取更多的生存空間以及獲得更多的生存物資。在物質貧乏年代,「養兒防老」非常正確的養老方式,至少避免被餓死。

原因2,社會養老制度不完善,所導致的情況。例如我國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

原因3,養老方式太過單一所導致的。

無論是哪種,我們都可以看到「養兒防老」是一種特殊時期,特定環境下的一種非常正確的養老準備。

而放在現在,國家有基本的養老政策,我們本身也有多種自主養老的情況下。「養兒防老」已經普遍性的成為一種過去式。

相反,因為現代每個人的生存環境、生存需求都在極度擴大,並且是高壓力的社會,反而產生了「啃老」這詞。大部分的年輕人幾乎只能維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而無法做到為父母養老。年輕人生存成本太高,生存所需的必備太多,工作要交際要學習,生活結婚要房子,都是開支,所以一個房子首付掏空幾個老人錢包的事兒太正常了。

「養兒防老」大部分人早已看明白了。

第二,養老

人的生老病死傷殘當中,「老去」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一個過程,所以如何讓我們老年生活,讓自己滿意,這就成了現在很多人的一個大問題,也是我們國家在一直努力解決的養老問題。

而養老的手段翻來覆去就這幾種:

手段1,國家養老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養老完全依靠國家,這是每個人都願意的,都想的。然而按照目前的國情而言,我們國家只能提供基礎的養老保障,而不能完全依靠國家養老。

手段2,自主養老

自主養老簡單說,就是我們老去以後養老支出是依靠我們,而不是由國家來支出。這種就需要我們在年輕時候創造或者準備很多的財富。例如有存款,有理財,有房產收租,有房產能變現,有足額的商業養老保險等等。

當然,若子女孝順事業有成,可以輔助我們養老,這也是確實是一種比較好的養老方式。

手段3,混合型養老

也就是拿著國家的基礎養老金,自己有點兒小存款,子女還幫助點。這是我們現在養老的常規形式。

第三、我們的養老

焦慮的80後們,已經到了考慮養老的時間了,20-30年的時間準備養老金,總比臨時抱佛腳好。

簡單的舉例,假設我們預算自己養老要200萬,分20年準備,每年就是10萬,分30年準備,每年就是7萬。這就是早準備早好的道理。

而商業養老保險則是繳納保費後,保險公司運作增值,而並非要我們自己實實在在的掏200萬放在銀行等老了領取。

為了讓大家明白商業養老險的規則,專門找了一個「保證領取型」商業養老險,整理了一些數據。如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到,商業養老險越早準備,需要的錢越少。

最後

​總的來說養兒防老,它並不是某些網友說的是「一種功利性的目的去養育兒女」。兒女是我們婚姻的結晶,養兒防老早已經成為一種「過去式」。

關注我們吧,有保險問題可以直接諮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cjhfm4BMH2_cNUgR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