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社交網絡形成用戶凝聚力,
蘋果在下一盤大棋!
文 | 青崖白鹿
(VRPinea2023年10月18日訊)上月底,Meta旗下新款VR一體機Quest 3如期開售,亞太地區的第一批用戶可能最近幾天就能收到實機。明年初,也就是大概三四個月之後,蘋果Vision Pro也將正式發貨。
VR領域如今的領軍者與強勢介入的電子科技產品巨頭之間較量,似乎就要正面打響了。但由於兩款設備定價差異過於懸殊(Quest 3標準版本售價499.99美元,Vision Pro售價3499美元),硬體參數上的直接比對,就顯得意義不大了。
至於內容生態,一方面是蘋果Vision Pro的具體生態還懸而未定;另一方面,兩者都有可預期的豐富生態。就XR領域而言,Quest平台與兼容蘋果生態的Vision之間,孰優孰劣尚未可知。因此,沒有實際體驗之前,比較的意義同樣不大。
(App Store vs Quest Store)
那在實際體驗、獲得發言權之前,該從哪方面去比較一下這兩款處於XR從業者關注焦點的設備呢?虛擬社交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Meta以社交平台起家,蘋果在WWDC 2023大會上花費了不小篇幅,介紹Vision Pro的虛擬社交功能。
Meta: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談到Meta這家公司,肯定繞不開它旗下的社交平台Facebook。Meta能夠位列FAANG五巨頭(美國市場上五大最受歡迎和表現最佳的科技公司),Facebook平台功不可沒。據Meta公布的2022年Q4季度財報顯示,Facebook日活躍用戶數量超過20億。
(扎克伯格進行Facebook相關議題演講)
但今年5月,美國加州地方法院就8700萬Facebook用戶數據泄露事件(2014年首次曝光、2018年法院正式受理),判決Meta需向用戶支付約7.25億美元賠償金。簡單來說,隱私問題成了Facebook平台的阿喀琉斯之踵。
Facebook「醜聞纏身」,那Meta旗下的虛擬社交平台呢?最為知名的肯定就是《Horizon Worlds》。這個扎克伯格耗資百億美元打造的「元宇宙」社區,目前至少還處在一個較為良性的運營環境之中。要知道,對於所謂的「元宇宙」平台而言,這個狀態已經很不錯了。
(《Horizon Worlds》)
但走出限定「社交」的平台之外,占據全球VR市場大半份額的Meta卻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社交體系或虛擬社交網絡。當VR頭顯用戶想和朋友分享某個遊戲/應用中的精彩瞬間或是某個天才作品時,就會發現一個尷尬的點。
Meta系列頭顯的好友體系極為碎片化,各類VR應用之間不兼容,有些甚至有自己單獨的帳戶和好友列表。除了螢幕截圖和錄屏之外,可能直接趕到朋友身邊,把VR頭顯套到朋友腦袋上,會是更有效的分享方式。
(用戶使用Quest 2進行遊戲)
蘋果:通過社交網絡形成用戶凝聚力
與Meta態度相反的是蘋果,在蘋果的預期規劃中,虛擬社交網絡會是Vision Pro主打的賣點之一。當然,蘋果為Vision Pro吸引用戶的方式並不只局限於虛擬社交,而是通過整個蘋果生態的互聯互通為Vision Pro引流。
蘋果SharePlay
SharePlay是iOS和MacOS設備上已有的功能,它可以允許蘋果用戶通過《FaceTime》分享照片,一起刷劇、聽歌或者共享螢幕,即同播共享。
蘋果同樣打算讓visionOS兼容這一功能,在Vision Pro上,蘋果打算利用SharePlay技術讓自己的第一方應用程式,實現「開箱即用」。並且還在相關的開發者文檔中表示,希望「大多數visionOS應用程式都支持SharePlay。」
(iPhone端的SharePlay功能演示)
WWDC大會的後續開發者活動中,也涉及了相關議題——「Expanding SharePlay to take social to a whole new dimension on Vision Pro.(在Vision Pro上擴展SharePlay,將社交帶到一個全新的層面)」。
按蘋果的說法,Vision Pro用戶基於SharePlay的虛擬社交體驗,將依賴於現有蘋果帳戶的個人好友列表。也就是說,這樣的社交方式強調的是,與「已經認識的人」,分享「喜歡做的事」。
(Apple Developer官網截圖)
硬體準備
在FaceTime中,Vision Pro能與iPhone、iPad和Mac等其他Apple設備流暢互通。「每個人都能加入」的低門檻,能為虛擬社交體驗帶去極高的溝通方式、交流空間自由度,無論想做什麼、無論身在何處。
Vision Pro自身硬體方面,配置有多顆專用追蹤攝像頭,可支持眼部追蹤和面部捕捉功能。並且,還可通過頭顯外側的高清攝像頭,掃描生成「Spatial Personas」虛擬形象。高度擬真的虛擬頭像,加上準確的表情模擬能力,基於Vision Pro的虛擬社交體驗自不用多說。
(Vision Pro宣傳畫面)
虛擬社交
再說回到虛擬社交本身。沉浸式虛擬社交體驗的效率,一定趕不上打電話這種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社交形態或者說即時通訊形態。但是,虛擬社交能夠彌補了以手機通話、視頻為主的通訊方式的「失真感」。
同時,關注虛擬社交與現實接觸也並不存在矛盾。這裡需要再Cue一下Vision Pro,它有一項EyeSight透視功能,這項功能其實就是為了保障,在佩戴頭顯狀態下,用戶與身邊人的交流溝通。有多大用處先不論,至少是有這個心的。
(Vision Pro宣傳畫面)
這裡引出一個概念「社交生產力」,即社交網絡和社交關係對個人、團隊或組織的生產力和生產效能的影響。基於社交網絡的信息流通、知識共享、資源訪問及團隊協作等,都可以看作是一種生產力的體現。
現代社會環境下,社交生產力通常依賴於移動設備和數位技術工具。而可以實現高度沉浸式體驗的XR技術、設備,無疑能使社交生產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基於XR設備的虛擬社交,可以輕鬆突破地緣關係、空間限制,提升辦公團隊的遠程協作效率。並且,在互動過程中,可以實現更加自然有效的溝通,可以更直觀感受彼此的存在。
(Vision Pro宣傳畫面)
隱私安全問題
在當今複雜的網絡背景下,社交行為在滿足用戶分享欲及社交需求的同時,一不小心也會帶來隱私安全方面的隱患。因此,用戶常常會陷入一種「兩難境地」,社交機會vs隱私安全。
這一方面,蘋果也有進行相關舉措。如在Vision Pro上推出「Optic ID」功能,一種使用虹膜唯一性的安全認證系統。此外,蘋果還承諾,SharePlay參與者之間共享的數據是端到端加密的。
(WWDC大會直播截圖)
結語
基於用戶群體對社交行為、虛擬社交的強需求,以及蘋果通過整個蘋果生態為Vision Pro賦予的強社交屬性。我們不難發現,虛擬社交對於蘋果Vision Pro的重要性。或許,Vision Pro破局的關鍵就落在了虛擬社交之上,也猶未可知。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