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扭轉乾坤太過縹緲,
星星之火繼而燎原的故事更為現實。
文 | 青崖白鹿
(VRPinea2023年11月15日訊)自今年6月蘋果正式發布Vision Pro後,三星與高通、谷歌組成的「反蘋果同盟」將聯合開發搭載高端Micro-OLED顯示屏的全新MR硬體設備。芬蘭高端XR品牌Varjo也或將於本月底發布新品頭顯Varjo XR-4。
不難發現,一家又一家的大廠將目光轉向了高端定位頭顯的賽道,這其實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相關論點各位看官可移步往期文章《XR怪現象|平價VR,真的是救市良方嗎?》
(Varjo「特別活動」宣傳海報)
又恰好,小P在瀏覽行業新聞時,偶然看到了一句話:「The first generation of high-end standalone headsets won't be a game changer for the industry(初代高端定位獨立頭顯不會改變行業格局)」本期文章就來好好聊聊這句話。
這句話的限定詞有些多,逐一拆解開來看:「初代」、「高端定位」以及「獨立頭顯」。「獨立頭顯」意味著擺脫對外部設備的依賴;「高端定位」最直接的外在表征就是性能與價格的雙雙拔尖;「初代」則代表品牌用戶群體尚未形成,大眾認知度不足。
(VR網絡概念圖)
蘋果Vision Pro不是那個「Game Changer」
當把上文那段話拆開來看之後,相信各位看官腦海里已經出現了格外適配這句話的一款設備——蘋果Vision Pro。除此之外,Meta的Quest Pro,HTC VIVE的HTC VIVE XR 精英套裝等設備,都不算是初代產品,因此不作分析。
「獨立頭顯」。儘管Vision Pro需要外接電池模組,但它不折不扣是一款擺脫對外部設備依賴(不用連接主機等)的獨立設備。近日,PS VR2獲得了2023年第41屆金搖杆獎「Best Gaming Hardware(最佳遊戲硬體)」。這一方面代表了PS VR2在遊戲迷群體中的高認可度,另一方面也變相說明了PS VR2的定位被局限在了「遊戲外設」的框架之中。
(Vision Pro與外接電池模組)
「高端定位」。Vision Pro的定位毫無疑問足夠「高端」,3499美元的高昂定價足以傲視一眾消費級頭顯。除價格外,極為出色的硬體性能也是Vision Pro「高端」的表現。M2+R1的雙晶片配置,以及攝像頭×12、麥克風×6、傳感器×5的多路傳感系統等,都是蘋果在硬體配置上真金白銀的投入。
(Vision Pro部分傳感器位置示意圖)
「初代」。Vision Pro是蘋果進軍XR領域的首款設備,七年磨一劍,從最初立項的AR眼鏡,到如今基於VST(Video See-Through)方案的AR頭顯。此外,Vision Pro同樣是蘋果首款完全在現任CEO庫克領導下開發的全新產品系列,在這之前的iPhone、iPad,甚至Apple Watch都是由2011年逝世的喬布斯所設計的。
所以,前文那段話,可以直接替換成「蘋果Vision Pro不會改變行業格局」嗎?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可以的。相關分析,各位看官可以移步往期文章《蘋果Vision Pro首年銷量400萬?這樣的底氣蘋果都沒有!》
(庫克與Vision Pro)
從消費市場的角度,或者更直白些,從銷量的角度,Vision Pro不會是改變行業格局的一代設備。「Vision Pro」式設備做不了「Game Changer」,但它大機率會是那個撬動XR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小槓桿。
行業需要「Vision Pro」式設備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蘋果Vision Pro不足以成為那個「Game Changer」,但它的出現,至關重要、不可或缺。XR行業也無比需要這樣的設備出現,提振信心、攪活市場。
谷歌2012年推出Google Glass,Meta 2014年收購Oculus、2020年發布Quest 2。除了技術出現躍進之外,XR行業每一次重大發展的背後,其實都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身影。這一次,會不會由蘋果來推動呢?
(用戶使用Quest 2)
蘋果一直在布局
總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而蘋果有足夠的資本和底氣去打破「標準」。要說Vision Pro之於業界的推動意義,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就是,藉由Vision Pro打通了蘋果生態與XR之間的壁壘。
正如前文所言,Vision Pro基本上沒有機率成為銷量爆款的單品,它的意義也不在這兒。就在幾天前,蘋果發布了iOS 17.2 Beta 2版本更新,正式上線了iPhone 15 Pro/ Pro Max的空間視頻錄製功能。如此功能,踏出了手機拍攝到3D空間視頻展現的第一步。
(iPhone 15 Pro與Vision Pro)
之後,如果蘋果選擇將埠開放給其他品牌的頭顯,那或許就是建立行業新範式的一次壯舉。當然了,基本沒有開發的可能性就是了。Vision Pro或者說「Vision Pro」式設備的意義,不在於賣多少台。它們本身就是一種重大意義,出現即打破,打破「VR是遊戲機」、「AR是投屏眼鏡」的局限性思考。
高端推動創新
蘋果擺出了這樣一套方案,跟進或許是唯一選擇,如若不然,往日種種一併做了嫁衣,也未嘗不可能,這同樣是意義所在。初代高端定位獨立頭顯沒有那麼容易改變行業的格局,但是高端頭顯也就意味著新的標杆。
Quest 2的千萬級銷量,使其成為了平價VR頭顯的定價之錨。而蘋果Vision Pro出現後,這個錨被重塑了。3499美元是高端突破的「代價」,後續的平價設備如果能跟上,那必將是另一番天地。一個比較誇張但直白的例證:3499美元的Vision Pro可能銷量慘澹,但一千美金的頭顯里如果能「塞」進去一台Mac,那一定會賣爆!
(「Game Changer」)
結語
再次回到一開始的那句話,「The first generation of high-end standalone headsets won't be a game changer for the industry」,初代高端定位獨立頭顯不會改變行業格局。
但這句話之後,或許應該接上一句:初代高端定位獨立頭顯的出現,可以為行業變革創造機遇。害怕熄滅的同時,也會喪失成就燎原之火的機會,贏得成功的,只會是奮力燃燒的勇敢者。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