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養豬場不能穿自己的內褲?

2023-12-11     壹讀

原標題:為什麼在養豬場不能穿自己的內褲?

支持養豬場消毒的壹讀君|敏敏 謝馮輝

「洗完澡禁止穿內褲,經發現進行負激勵,200一次。」

如此「奇葩」的規定,就在某養豬場的牆上貼著。

據白鹿視頻,12月7日,一男子稱自己應聘豬場飼養員,體檢合格後就上班了,到了豬場才知道,「個人衣物是不允許帶入豬場的,員工不能穿(自己的)內褲,(豬場)給我們提供的衣服都是公用的,一看就知道是別人用過的衣服」。

圖源:白鹿視頻截圖

對此,該公司工作人員也做出了回應,表示目前非洲豬瘟比較嚴重,豬一得這種疾病,傳染性很強,死亡率很高,因此每次人進豬場前要洗澡消毒,穿養殖場內提供的一次性全新內褲,而自身衣服是不允許帶入場內的。

「養殖行業最重要的資產就是種豬,(豬場飼養員)不符合消毒標準,違反規定,肯定會有對應的機制,比如通報或罰款等懲罰措施。」工作人員接受採訪時說。

所以,養豬場消毒究竟有多嚴格?非洲豬瘟,有這麼可怕嗎?

嚴格的養豬場消毒

先說結論,養豬場的消毒就是要無死角,且頻率高。

高級獸醫師劉若愚在《中國動物保健》雜誌上發表過一篇《養豬場消毒質量管理規範》,提到養豬場應注意全面消毒,出入的人車物、豬舍、豬本身、場區公共區域和特殊區域,統統都要消毒。

比如,給豬舍(豬圈)消毒,是要給工作人員和用具、豬舍地面等都進行消毒。其中,每天都要用消毒液沖洗豬舍地面,定期選用毒性、刺激性、腐蝕性較小的消毒劑帶豬噴霧消毒;此外,還要看情況進行「全進全出」的空欄、空舍消毒。

不要小瞧豬舍消毒,在豬場工作了兩年的許輝鵬(化名)告訴我們,有一次他所在的豬圈因為沒有按時消毒,豬得了結核病,還傳染給了附近的雞。

當然,也得給豬消毒|圖源:小紅書@如意卷,已獲授權

再來說人員消毒,這一項更複雜和嚴格。

相關人員從場外進入管理和生活區時要消毒,豬場大門口消毒通道要設噴霧消毒室,入場人員先通過消毒室,再踩踏2%氫氧化鈉液浸濕麻袋,方可進入場內管理和生活區。

到了生活區,也不代表可以完全自由地想去哪就去哪,比如,若要從生活區進入生產區,那還是要消毒的,而且更複雜:要洗澡,用已消毒的毛巾擦乾身體,換上生產區內已消毒的衣褲、鞋襪、帽子,再通過20~25cm深的消毒池後,方可進入生產區。

員工從裝豬台回到生產區時,要經過該處的人員通道消毒系統消毒到位後,方可返回。

有網友表示,從生活區進生產區得洗澡10分鐘,並用水印相機拍照「打卡」。從生產區回生活區的時候也是如此。|圖源:小紅書截圖

雖然具體操作可能會因為豬場不同而略有差異,但基本可以確定,進生產區時確實不能穿自己的衣物,應穿經過消毒的衣褲、鞋襪等,前述男子爆料的養豬場不許員工穿自己的內褲,按規定來說是正常且合理的,除非這些衣物也經過徹底消毒。

畢竟,一旦消毒不徹底,惹上了非洲豬瘟,那就是大麻煩。

非洲豬瘟的破壞力

養豬場內部一旦發生非洲豬瘟,可能會造成毀滅性傷害。

非洲豬瘟主要是非洲豬瘟病毒引發的一種疾病,臨床表現有發熱、全身臟器出血等,屬於烈性、急性且高度接觸性傳染疾病。據不完全統計,非洲豬瘟的低致病性毒株死亡率在30%以下,幼齡豬死亡率約為80%;如果感染中等致病性毒株,成年豬死亡率在40%左右;高致病性毒株死亡率在成年豬群中可達到90%,最高致死率達到100%。

更為直觀的了解,可以看一看感染了非洲豬瘟的豬如何被處理:

0~3天,點殺;3~9天,豬出現其他臨床症狀,甚至死亡,只能殺一整欄;9~15天,一棟宿舍的豬都得被撲殺;再往後的時間就是豬場全軍覆沒。

總的來說就一句,得了非洲豬瘟,豬必死無疑,還會多少帶點同伴一起遭殃。

今年8月,波赫東北部地區暴發非洲豬瘟疫情,當地政府選擇通過大面積撲殺疫區生豬,以控制疫情蔓延 。

圖源:正點財經視頻截圖

需要注意的是,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相關病毒不會感染人類,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鞋子、工具等,可能會導致病毒傳播。且非洲豬瘟病毒能在非高溫條件下長期存活,在低溫暗室血液中甚至可存活6年之久。再加上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疫苗或特效藥,所以,面對非洲豬瘟,最好的方式就是預防。

如何預防?嚴格消毒必不可少。

消毒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消滅造成豬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養豬生產中採用的消毒劑種類多樣,常用的包括鹼類、酸類、醇類、醛類、酚類等,其中大多的消毒劑都可以殺滅或抑制細菌、病毒及寄生蟲卵,具有廣泛性以及高效性。如果消毒液配比適宜,滿足無害化生產要求的前提下,還能夠殺滅外界環境中物體表面存在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病原體和細菌,切斷病原體的傳播途徑,有效阻止疾病發生或持續蔓延。

比如含氯的消毒靈,按需配比稀釋溶液,可以對豬舍、地面、欄杆、食槽、水槽、用具、環境等進行噴霧、塗擦等消毒,對非洲豬瘟病毒、豬瘟病毒以及導致豬藍耳病、圓環病、偽狂犬病的病菌有殺滅作用。

圖源:淘寶截圖

其次,從實踐角度來看,消毒比較簡便。

豬群很容易因外界刺激影響,從而出現繁殖障礙、生長發育緩慢以及感染疫病等問題,嚴重的可引發死亡。消毒措施算是對豬群所造成的應激刺激很小的方式,且不會在豬體內殘留,安全性比較高。

對於飼養人員來說,消毒工作比較簡單且易於操作,不需要聘請專業人員現場指導。和配藥打針等需要專業人士來操作的活相比,消毒的技術門檻要低很多,面對突發情況,工作人員能夠直接提消毒槍上陣。

另外,根據2018年非洲豬瘟在我國的傳播情況,不難發現,其傳播途徑主要有3種——

生豬與相關產品在異地調運時導致疾病傳播,在全部疫情數中占比約為19%;由於使用廚餘剩餘物喂養生豬而導致豬瘟傳播的情況,約為34%;而由人員和運載車輛導致疫情傳播,占比更是高達46%。

可以看出與人的接觸是導致非洲豬瘟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由此,對會接觸到豬的相關工作人員設定嚴格的消毒措施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說,非洲豬瘟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不感染,而不想感染就得做好預防措施,好好消毒。

老豬我呀,要按時消毒、全面消毒,才能更健康。

參考資料:

[1]王福傳 張愛蓮:《圖說豬病防治新技術》

[2]左之才 王成 李春主編:《中國鄉村獸醫手冊(第二版)》

[3]韓坪序.豬場消毒的重要性及正確操作[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3(07):167-169.

[4]姜茹,張愉.中小養豬場非洲豬瘟防控措施[J].畜禽業,2023,34(06):78-80.

[5]劉若愚, & 唐冰. (2023). 養豬場消毒質量管理規範. 中國動物保健, 25(3), 79-82.

[6]張建鵬. (2019). 中小養豬場對非洲豬瘟的防控措施. 國外畜牧學:豬與禽, 39(12), 2.

點擊圖片閱讀 | 追兇千里,兇手竟是我自己?

點擊圖片閱讀 | 為什麼豬肉上的印章洗不掉?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b013bec66a58a301709aa8d39d9cb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