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讓網友不敢相信的消息,怕就是魯豫和阿雲嘎被曝有戀情。
這對年齡相差19歲、暫時真假未知的CP讓網友們集體大震驚,「感覺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這交往簡直是破了次元壁,不亞於伏地魔和林黛玉組CP」。
怎麼說呢,在嗑CP方面,或許主打的就是一個瘋狂,像林黛玉,不僅和伏地魔組過CP,還和孫悟空組過CP,B站相關視頻播放量最高破千萬,看完後還會覺得這倆人挺搭的。
為什麼這屆網友,什麼CP都敢嗑?
嗑嗑嗑嗑嗑上頭了
CP,coupling的縮寫,一種作品中的人物配對,兩人是一對兒的意思。
但是,這種情侶關係是薛丁格的貓,可真可假。他們可以是原作者欽定的官方CP,如讓無數少女為之追捧的直樹湘琴。
之前霸網的童顏夫婦(劇中女主叫佟年,男主叫韓商言)。
也可以是觀眾意難平,把作品中喜歡的角色強行組成的顱內CP。如在小說中是真CP但改編成電視劇後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技術升級為兄弟情的忘羨CP、巍瀾CP。
當然,這種技術CP官方還是在暗戳戳發糖的。
最怕那種被原作者拋棄的曾CP,以前有過一段兒的女主和男二,最終沒在一起,喜歡兩人的CP粉意難平,只能自己私底下產糧改結局了。
還有一種CP,人物原本毫無關係,八竿子都打不著那種,只是好事者喜聞樂見,就強行拉郎配了。
兩大絕世渣男,洪世賢x何書桓的「你曾是騷年」組合,論騷和渣,只有這兩人能一較高下,乾脆就在一起吧。
還有前面提到的曠世跨國跨時代奇戀,伏地魔x林黛玉,遠在西方的伏地魔給異地戀女友炸霍格沃茨當煙花玩兒,林黛玉看到伏地魔害羞遮臉一笑。
這畫面,竟然該死的有點甜。
原本,CP起源於日本同人圈,是粉絲對作品角色的二次創作。自從到了中國以後,就是這也能嗑那也能嗑了,萬物皆可搞CP。
如從角色嗑到現實的真人CP,王一博x肖戰的博君一肖組合。
人和角色的CP,芳心縱火犯撒貝寧x咕嚕,一個假如愛有天意的bad end。
高校也能嗑CP。清華北大雖然在爭第一,但還沒有學校能跟他倆爭TOP2。只有那個能成為我敵人的對手,才能與我相配。
圖片來自微博@北京大學
要是嗑上頭了,連動車都能嗑。就因為一張圖,和諧號和復興號在一眾嗑學家的腦子裡,上演了現實版速度和激情……
圖片來自微博@喵型禿熊本花眼
我嗑的是CP嗎?不,是愛情!
嗑CP這事兒,實在是太爽了,一直嗑CP一直爽。
因為嗑的不是人,而是甜甜的愛情。生活已經夠苦了,自己沒有甜甜的愛情,就要從別人甜甜的「愛情」里找點安慰。
別人的「愛情」到底有多甜?全看嗑的人發現細節和腦補的能力。
看了對方一眼,媽的,這絕對是愛上了!旁邊那麼多人不看,只看他,這不是愛是什麼?!眼神里的愛意濃得都要溢出來了!
四捨五入這就是牽手!
打情罵俏!!
發微博的時間是兩個人生日加起來的數字,加減乘除以多少多少正好是紀念日,甜。
同框互不打招呼,在一起了沒跑,避嫌避得這麼明顯,欲蓋彌彰,嗚嗚嗚嗚好甜。
要是正主對視了一眼,CP們則會原地托馬斯旋轉尖叫,啊啊啊啊四捨五入就是啪啪了,媽媽我搞到真的了!你看他們連性別都一樣,不是真的是什麼啊啊啊啊啊啊啊。
總之,嗑CP的精髓就是得眼睛夠刁鑽,腦洞夠大,最好自帶粉絲氣泡和bgm。能從正主的活動里,找一切有可能證明兩人在一起的蛛絲馬跡,找到了就開始顱內高潮,幻想兩人甜甜的愛情。
哪怕正主公開戀情,親自拆了CP,那也沒關係。在CP粉的腦補里,他們的愛情還是令人感動的……另一位當事人深情不減,哭得連老天爺都下雨了……
CP粉們也不是不知道嗑的CP可能是假的,但那並不重要,因為我嗑的是糖,是投射在正主身上的我想要的愛情。
雖然我沒有甜甜的愛情,但我嗑的CP有,雖然愛情是別人的,但嗑的快樂卻是我自己的。
一群盜獵者
嗑學家們樂在其中,被嗑的正主和同人角色原作者卻有點尷尬。
比如郭德綱x張雲雷這對CP的同人文,看了讓人只想問,這到底是什麼史詩級咯噔文學???
更大的爭議,在於原創作品和粉絲之間的關係。
以拉郎配為例,伏地魔和林黛玉這對CP,分別是《哈利波特》和《紅樓夢》書籍及影視作品中的原創人物。粉絲借用這兩個作品中的人物經歷和性格,借用影視中的畫面,將人物和原著中的劇情剝離,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剪輯情節,形成自己的故事。人物是《哈利波特》和《紅樓夢》原作者的,故事卻是粉絲自創的。
這算不算「糟蹋」原作者的原創?侵犯原作者的權益?
法國學者米歇爾·德·塞都提出了盜獵者的概念,用來形容作者和粉絲對作品文本、意義所有權的爭奪。積極的閱讀者是一群「盜獵者」,會對作者的作品進行掠奪,挪走那些對他們有用或覺得愉快的東西。「他們橫穿別人的領地,像游牧民族,在不是自己書寫的領域一路盜取,將埃及的財富奪來自己享用」。
那盜獵者們是無恥的嗎?
未必。
一部作品,永遠都有兩種闡釋——作者和專業人士(學院派)想的,大眾讀者認為的。
這兩種闡釋之間,存在是與非嗎?
是與非帶有評價意味,評價必然暗含著標準。如果說學院派的闡釋是正確的,那就意味著不符合學院派闡釋的闡釋,是錯的,沒有意義。而且,學院派的闡釋是正確的這一說法,還暗示著只有學院派才有權力對文本的意義進行解讀,作者的權力大於讀者,因為他們說的是對的,深刻的。德塞都的盜獵者理論認為,學院派的闡釋不可否認是專業的,但大眾的解讀也有很大價值。
盜獵者們是一群積極的有自我思想的讀者,他們選擇性地「挪用」文本中給自己帶來快感的東西,結合自身經歷,創造出了新的文本意義和文化。
就像原作是A,他們在A之上生出了A"同人文、A""拉郎配等等等,甚至產生了新的文化B,如粉絲文化等。
但這種盜獵者的再創造,存在邊界。江南挪用金庸的喬峰、郭靖、令狐沖等原創人物,重寫了一篇新故事《此間的少年》,出版並改編成影視作品上映了。
雖然江南說自己的小說是致敬金庸,但金庸還是告了江南,認為江南對原創角色的挪用超過了文化的合理範疇,侵犯了他的經濟利益。
2018年法庭宣判,江南的盜獵行為沒有侵犯金庸的著作權,但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被判賠償金庸經濟損失168萬。
眾聲喧譁
現在,粉絲盜獵已經成了賽博時代的大型娛樂遊戲,拉郎配、角色同人文,層出不窮。
很大原因在於網際網路導致了媒介發生了顛覆性改變。在傳統媒體時代,媒介是電視、廣播、電影、報紙雜誌、圖書等,這些全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只有他們能寫、能傳播、有影響力。讀者只能當稻草人,接受媒體的狂轟掃射,毫無反抗力。而網際網路出現後,普通人擁有了生產和傳播信息的權力,讀者能自己搞到影視音素材,搞到素材後也能自己進行剪輯生產,生產完了也有具有影響力的平台傳播。
於是眾聲喧譁。
世界被烏雲遮住了,但凡有點空隙,光就會穿過它。
參考資料:
[1]亨利·詹金斯. 大眾文化:粉絲、盜獵者、遊牧民——德塞都的大眾文化審美[J].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 35(4):65-69.
點擊圖片閱讀 | 訂婚強姦案宣判,性同意為何總被忽視?
點擊圖片閱讀 | 安陵容小產時,甄嬛為什麼要捂鼻子?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