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開始整頓餐具費,律師:屬不合理收費

2023-10-22     壹讀

原標題:00後開始整頓餐具費,律師:屬不合理收費

被收過餐具費的壹讀君|敏敏 謝馮輝

00後開始「整頓」餐具費了。

面對要收餐具費的飯店,你會怎麼做?00後大學生選擇詢問商家後,直接帶走餐具。這件事發生在山東淄博的一家餐館,6名在此用餐的大學生未被提前告知要收取1元/套的餐具費,結帳的帳單卻顯示了餐具費一項,上網搜索信息後發現收取餐具費違法,於是才出現了前面的那一幕。

這件事迅速在網絡上引起關注,不少網友評論,「就要用魔法打敗魔法」「想這麼干很久了」。

圖源:白鹿視頻截圖

事實上,大家對餐具費有頗多抱怨很久了。

雖然單就金額來說,幾塊錢的餐具費不算貴,但飯店提供免費餐具不是應該的嗎,難道去吃飯還得自帶碗筷?而且,這真的合法嗎?如果被收了餐具費,能不能直接帶走使用的餐具?

餐具費:存在就合理嗎?

針對餐具費收取的具體情況,我們採訪了幾家餐飲店。

北京禾穀園某分店的員工表示,若到店用餐,餐廳會提供免費和收費的餐具供顧客自由選擇,兩類餐具都是符合衛生標準的,只是付費餐具種類更齊全。

上海重慶雞公煲·羊肉館某分店的情況與此類似,該店店員介紹道,消費者若到店用餐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使用付費餐具,店裡免費提供消毒筷,若需要消毒碗、杯子等餐具需要支付1元/人的餐具費。

一些網絡平台的團購套餐也有標註餐位費,但實際收取情況各有不同。

南京黃金甲·新派融合菜某分店在美團上的套餐標註了「乾飯工具3元/份「,該店員工解釋,套餐里的乾飯工具費用包含了餐具使用費、茶水費,而且到店單獨點餐也需要支付該筆費用。

成都食外桃源庭院火鍋某分店的情況則有所不同,據該店員工介紹,某團上的套餐標註的餐位費即餐具費,收取的是一整套餐具使用費,但如果是直接到店點單就餐,是不會收取餐具費的。

按10人份來算,每人餐具費5元|圖源:美團截圖

不難看出,確實有餐廳存在收取餐具費的行為,但具體收多少,線上線下是否都收取,是否有免費餐具等情況,又有所不同。

至於具體是從何時何地開始收取餐具費的,已無從考證,但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有了收取餐具費的說法。當時的餐飲業還不發達,餐具的消毒條件不好,為了保證消費者的飲食衛生,一些餐館開始提供收費的一次性餐具。

到了後來,不少餐飲服務經營者也開始學著收取餐具費,這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

一是餐飲服務經營者成本壓力大,餐具的清洗、消毒、更換等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收取餐具費可以將成本轉移給消費者,減輕經營壓力。二是消費者有的喜歡使用一次性餐具,有的更喜歡使用消毒餐具,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商家選擇了收取餐具費。

網友評,以後吃飯還得自己帶餐具|圖源:小紅書@夏兮,已獲授權

面對餐具費,雖然有不少消費者持反對態度,但也有消費者並不在意這小數額的餐具費,更有消費者認為這都成默認的收費了,沒必要為了幾塊錢找商家掰扯半天。

但是,這看似被部分商家和消費者默認的餐具費,在法律法規上,真的合理嗎?

餐具費合不合理?

先說結論,餐具費收取不合理。

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的張荊表示,只提供付費餐具並收取餐具費屬於違法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後簡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後簡稱《食品安全法》)對餐具應保障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做了更具體的要求。

第二十七條第五項規定,「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炊具、餐具用後應當洗凈,保持清潔。」

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要求對餐具、飲具進行清洗消毒,不得使用未經清洗消毒的餐具、飲具;餐飲服務提供者委託清洗消毒餐具、飲具的,應當委託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

張荊律師進一步解釋道,《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明確了向消費者提供消毒的、清潔的餐具屬於餐飲企業的法定義務。另外,該法定義務應由餐飲企業履行,為餐具洗凈消毒支付的費用也理應由其承擔。如果餐飲企業一味以消毒費為由向對消費者收取費用,不僅有違市場交易的公平原則,還涉嫌侵犯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再舉個例子,《食品安全法》中同樣規定了餐飲企業應該提供安全衛生的就餐環境,這意味著餐飲企業不能以打造安全衛生的就餐環境耗資大為藉口,再向消費者索要額外費用。

圖源:小紅書截圖

關於餐具費的收取,部分地方法規有著更為明確的規定。

《吉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從事餐飲服務的經營者,應當為消費者提供衛生、安全的就餐消費環境,不得有下列行為:(五)在餐飲價格外收取房間費、空調費、餐位費、消毒餐具費等設施設備的使用費用。」

按照上述規定,商家完全不能收取消毒餐具費,但也有地方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對付費消毒餐具略微寬容一些:允許存在,但也應同時提供免費餐具。

比如《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餐飲業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向消費者明示所提供商品和服務項目的價格、數量和規格。未事先明示告知的,不得收取費用。餐飲業經營者應當提供符合衛生標準的餐具,使用集中消毒套裝收費餐具的經營者應當同時提供免費餐具供消費者選擇。」

對同時提供免費餐具和付費餐具的行為,張荊認為,「這種行為是在變相促進消費,因為兩種類型的餐具相對比,明顯會讓人覺得付費餐具更好,也就自然而然選擇了付費。這樣一來,其實在結果上就是使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了損害。」

圖源:小紅書@小紅薯629C2CED2,已獲授權

簡而言之,以使用費、消毒費為名義收取餐具費不合理,只提供收費餐具不合理,不告知收費標準的更不合理。

付了費的餐具也帶不走

那麼,面對這些不合理收費,直接帶走餐具行不行?

答案沒那麼「爽文」:不行。

針對「大學生吃完飯將付費餐具全帶走」一事,江蘇省消保委回應中稱,從常識判斷,消費者支付的1元錢,或是餐具使用費或是餐具消毒費,而不是餐具所有權費,拿走餐具的行為不太可取。

張荊律師也直言,無論是當著商家的面直接拿走餐具,還是偷偷拿走,只要商家不同意,都算侵害商家的權益,甚至可能涉嫌偷盜。

圖源:小紅書截圖

既然帶不走,為了規避不合理的餐具費,消費者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選擇餐飲服務時,注意觀察餐館是否有公示餐具費的標識,且要仔細閱讀和理解其中的內容,如果不清楚,要及時向服務人員詢問和確認;點餐時,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願,如果不需要使用收費一次性餐具,主動告知服務人員,如果服務人員強行推銷或添加收費一次性餐具,要堅決拒絕;結帳時,要仔細核對帳單,如果發現有多收或者未經同意的餐具費,要及時向商家反饋,若商家不予理睬或者拒絕退還,要堅持要求開具發票或者收據。

那已經被不合理收費了,又該如何維權?

張荊律師建議,可以直接和商家協商退還餐具費,如果沒有用,還可以打12315舉報。

從理性上來說,為幾塊錢的餐具費而大費周章,在短期內或許不划算,但如果我們不維護自己的「小權益」,誰能保證,將來「大權益」不會受損呢?

參考資料:

[1]盧以品:《消費者權益保護:案與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

[2]孟廣橋:《讓投訴顧客滿意離開:客戶投訴應對與管理》.中國青年出版社.2019

[3]劉傳江. 收消毒餐具費罰款5000元[N]. 中國消費者報,2011-03-23(A01).

[4]朱光函.餐廳需要常備免費餐具嗎?[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7(05):17.

[5]央廣網:江蘇省消保委發聲:商家收「餐具費」應提前告知

點擊圖片閱讀 | 金絲楠木一棵能賣上億,樹苗一棵10元,為什麼沒人種?

點擊圖片閱讀 |上班前或下班後洗杯子,哪個更健康?‍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4f314fbede47739558f7f48f3c7a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