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Pinea2023年3月31日訊)「沒玩過ChatGPT的企業家,你有資格談世界高科技的發展嗎?你有資格去討論未來企業的走向嗎?」這是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在此前舉行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三屆年會上,作為輪值主席發表開幕演講時提出的問題。教育行業出身的俞老師選擇了自問自答,他的回答是「確實沒有」。在他看來,對於企業家而言,年齡不是問題,思想的僵化和行動的僵化才是問題,不接受新鮮事物才是問題。
同樣的問題反問我們自己,作為億萬打工人大軍中平平無奇的一員,我們了解過ChatGPT嗎?或者說我們應該了解嗎?小P也效仿俞敏洪老師來一次自問自答吧,小P認為,作為普通打工人的我們,相當有必要去了解ChatGPT,了解一切處於時代前沿上的科技成果。在這一層面上,企業家和打工人都是平等的。不同的是,企業家們要分析行業格局的變革、展望企業未來發展路徑,他們所思所想都是如何成為時代的弄潮兒;而絕大多數的打工人,相信都和小P一樣,想的只是如何能在這樣的人工智慧浪潮中,保住自己的飯碗而已。當然,沒有夢想的人生與鹹魚無異,如果能夠碰上機遇的話,自不必說,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也是未嘗不可的,人嘛,總還是要有點夢想的。
ChatGPT是什麼
書歸正傳,回到ChatGPT的問題上來,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上線兩個月後用戶存量突破一億,它的魔力究竟在哪裡?以下這段話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回答:「ChatGPT是一個基於GPT架構的大型語言模型,由OpenAI開發和訓練。它能夠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進行對話,回答各種問題,提供相關的資訊和建議,甚至是進行文本生成和自然語言理解等任務。雖然ChatGPT沒有人類的思維能力和情感,但它可以根據用戶的問題和回應進行自我學習和優化,以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總之,ChatGPT是一款智能助手,旨在幫助人們更輕鬆地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這樣的解釋很清晰明了吧,從如何誕生、能力範圍、設計目的等多個維度對ChatGPT進行了介紹。順便補充一句,這是ChatGPT的「自我介紹」。
ChatGPT為什麼這麼火
ChatGPT與此前的「人工智障」有什麼區別?可以簡單粗暴地理解為,從ChatGPT開始,AI終於有了和人類對話的資格。這裡需要提到一個概念,湧現,湧現代表的是秩序增加和混沌減少。玻璃是湧現的產物,一定數量的沙子經由某種規則可以一個玻璃杯,在這個過程中,創造了秩序(玻璃生成的原理),減少了混沌(沙子)。由此及彼,ChatGPT就是那塊湧現的玻璃,「人工智障」們則充當了沙子的角色。以對話功能為例,ChatGPT的對話交互簡直完爆了此前的「人工智障」,它有上下文記憶功能,用戶可以專注於一個對話中,直至得到滿意的結果。經過龐大語料庫長時間的自然語言訓練,ChatGPT可以用舒適感很強的表述方式與用戶對話,並且用戶可以直接得到結果,而不是一堆需要二次人工篩選的信息列表。
除了會說「好話」(對話中的禮貌性用語)之外,ChatGPT還是個不會說「壞話」的誠實孩子。這裡的壞話有兩層意思,首先是針對一些不合規的要求,比如寫一篇帶有陰謀論的新聞稿件,ChatGPT會選擇拒絕。其次是不會胡言亂語,相較於「人工智障」常常給出一些答非所問的回覆,ChatGPT的回答更具有邏輯性,不能回答的問題會如實說,並且還會給出回答不了的理由。
ChatGPT的影響是什麼
從技術應用的層面來看,ChatGPT其實就是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慧創作內容)技術進展的一個體現,或者說是新型商業化應用方式。比較為大眾所熟知的AIGC應用方式,還有號稱AI繪畫天花板軟體的Midjourney。
在近期推出V5版本的Midjourney也很火,尤其是在遊戲行業,現在很多工作室都開始使用這款軟體直接生成原畫。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遊戲美術這個崗位就會從此消失,Midjourney生成原畫之後,美術編輯還需要在AI畫作的基礎上去精修,之後才是能夠交付使用的成品。一個原畫師早先可能一周才出一張原畫,而通過AI+人工修改的方式,甚至可以達到日產一張的高效率,無疑可以促進生產力大幅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同時也縮減了原畫師的崗位需求,時代的一粒塵,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惆悵。保老人晚年安康、稚子入得學堂、你我柴米油鹽五穀糧。」很現實的來說,隨著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不斷發展,想要賺取這幾兩碎銀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選擇躺平的話,甚至還會碎銀變銅板。科技的進步,對於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來說,都可能意味著離職、失業。在面對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社會變革的時候,普通打工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主動適應這種變革、跟隨大勢,逆時代潮流者終將被時代所淘汰。
近段時間,微軟發布AI辦公助手「Microsoft 365 Copilot」,搭載GPT-4大模型能力,將接入微軟全家桶產品(微軟Office 365旗下辦公產品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Teams等)中。功能最強大的AI大模型搭配全球最大辦公軟體,無疑是在辦公領域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彈。國內方面,在微軟發布會的早些時間,百度也發布了國內首個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對標」ChatGPT。小P在之前的文章《孰優孰劣|百度文心一言vs微軟ChatGPT》中對兩者進行過比較,這裡就不講題外話了。一時之間,人工智慧應用如雨後春筍一般,接連不斷地出現且來勢洶洶;諸如「Microsoft 365 Copilot可能會讓許多職業成為歷史名詞」「AI要徹底取代打工人」「ChatGPT消滅全球3億打工人」等言論甚囂塵上,AI進化了,普通打工人又應該如何演進呢?
普通打工人應該怎麼做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AI對於很多基礎單一、重複繁瑣的崗位,是一定會形成衝擊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人類工作都會被取代。從普通打工人的角度出發,目前緊要的就是兩點。
第一,適應與AI共存的工作方式,形成1+1>2的結果,例如前文提到的遊戲美術領域AI+人工修改的工作模式。這裡再舉一個例子,在HR風評直線下降的當下,如果能將AI引入企業招聘之中,由AI負責前期技能相關的面試工作,一方面可以節省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能減少某些職場偏見的影響,從而使招聘流程更具包容性;最後的複試則由專門的人事部門負責,篩選掉可能出現的素質道德等方面有缺失的候選者。
第二,掌握AI所不具備的能力,或者說作為最後的執行者,至少應該掌握判斷AI給出結果好壞的能力。這一點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是一個淮揚菜廚師,那麼你至少應該知道松鼠桂魚需要復炸才能完美定型,而不是像ChatGPT所給的菜譜那樣,只炸一遍。並且,AI只會說打上花刀,而你應該知道從哪裡下刀、深度多少,炸出來的松鼠桂魚才最好看。
凡事都有兩面性,AI在為打工人的職業生涯帶來危機的同時,也為普通打工人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AI可以幫助普通打工人更快速、精確地完成工作,降本提效。同時,AI發展也促使了全新工作類型和崗位的誕生,如數據分析、自然語言處理等。因此,普通打工人只要願意不斷學習和適應新技術,就還是可以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和就業能力的。
關於「安全」問題
日前,360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周鴻禕通過其個人社交媒體發文,「昨天馬斯克呼籲暫停GPT-5的研發。我自己是做安全的,但我堅定地認為,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誠然,ChatGPT可能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潛在的風險,或許它能夠成為《終結者》中的天網,但人類絕不會淪為影片中抵抗軍的模樣。人類從來都不是靠體能和智能的進化,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靠的是不斷發明和使用工具。因為擔心變成為電腦服務的工具人,不再繼續研發AI,完全是因噎廢食。在研發的同時加強管控與限制措施,進一步設定相關權限,才是保障安全的正確舉措。始終篤信一點,是人使用工具,而不是工具控制人。
結語
如今的社會,機會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機會可以給每個人,能抓住的才算數。不學會利用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將是愚蠢的。把那些螺絲釘化、機械化的工作內容交由AI代勞之後,打工人反而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創造上,從而發掘出自身更多的潛力和價值。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