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90後當上爹媽,20後的名字也太刺激了

2022-10-01     壹讀

原標題:當90後當上爹媽,20後的名字也太刺激了

賜子千金,不如賜子好名。

經歷過社會毒打且看遍霸總小說的90後深諳此道,但改自己的名字比較難,於是已經當上爹媽的90後將目光瞄準了下一代。

在#二零後的名字能有多好聽#的微博熱搜下,不少博主曬出了自己身邊名字超絕的20後。下圖是一份幼兒園入園名單,沐宸、允熙、書未、桐語……每一個都是可以拿來直接做偶像劇男女主名字的程度。

有網友調侃道:爸媽們為了取名翻遍了小說|圖源微博:清南師兄

下圖是某博主帶女兒去打疫苗時看到的名字,李奕安、傅元槿、林辭遇、陸北辰,用網友的話來說,單是這四個名字就能組成一本霸總小說。

「霸總」小時候也得打疫苗|圖源:微博@網戀

跳出個例,來看大數據。

公安部的數據顯示,第一批20後男孩中,使用頻率最高的10個名字依次為:奕辰、宇軒、浩宇、亦辰、宇辰、子墨、宇航、浩然、梓豪、亦宸。女生最常叫的則是一諾、依諾、欣怡、梓涵、語桐、欣妍、可欣、語汐、雨桐、夢瑤。

整體新生兒名字使用最多的是梓、子、宇、辰、一等。

大膽猜測一下,言情小說風就是20後名字的潮流。

這也不賴90後,因為在他們的少年期,正是偶像劇亂殺的時代。從2001年爆火的《流星花園》,到後來的《公主小妹》《放羊的星星》《命中注定我愛你》,再加上幾乎無處不在的霸總小說,「天羅地網」之下,屬實很難跳出言情系的掌心。

|如果恰巧姓氏為顧,那簡直就是霸總本總了|圖為《知否》男主顧廷燁

而且,不只是90後起的名字特色鮮明,往前看,每一代人的名字都帶著濃濃的時代烙印。

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人,國強、國慶遍地走,路上吼一聲「建國」,起碼得有三個人回頭。

華中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博士王芳曾對760多萬武漢人名進行過研究,結果發現,新中國建設時期(1949~1966年)武漢排第一位的男性常用名為「建國」,占比0.36%。人民資訊的消息也顯示,2020年排名前100的姓氏中有78萬人名為建國。

時代特色鮮明的建國們|圖源:長江日報

抗美援朝時期,抗美、援朝、衛華、保國成了出鏡率最高的名字,尤其是援朝,許多影視劇里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到六七十年代,軍、勇、英、麗等成為起名大熱門,80年代則是偉、磊、靜、美麗,90年代是傑、浩、婷、雪;21世紀後,濤、浩宇、浩然、婷、欣怡、雨萱、梓涵等大受歡迎。

20後也是「梓家軍」

再往前看,古人起名也跟風。

比如,在東漢以後,形成了不同的士族階層,這些人常以儒家標榜的「士」自居,因而在取名字的時候,十分喜愛「士」字。劉備手下大將龐統字士元,東晉軍事家祖逖也名祖士稚,還有西晉陸氏家族中的陸機(字士衡)、陸雲(字士龍)、陸曄(字士光)等。

因為《爾雅》中有一句「美士為彥」,彼時的家長們對「彥」字也格外偏愛。到唐五代,「彥」字掀起了第二波起名熱潮,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就寫道:五代人多以彥為名。

還有各種「之」,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文學家顏延之等。據說是因為五斗米道多用「之」字作為道徒名字的暗記,該教在東漢末年逐漸興起,信奉五斗米教的士族就以「之」命名。

當然,無論哪個年代,都有一些可可愛愛的名字,讓人印象深刻

但不管什麼時代,也無論當時的起名風潮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時候,孩子的名字是父母期待和心愿的體現,或許名字有雅俗,但心意都是一樣可貴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果可以選擇,你想叫什麼名字?你會給孩子起什麼名字?請以#周末考+姓名#的格式在文末留言,壹讀君將為 按格式留言點贊前五名的朋友送上 《綠野仙蹤》一本。

它是兒童文學史上的不朽經典,自問世百年以來,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出版。

故事講述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奇幻冒險,堪薩斯州的小姑娘多蘿西和她的小狗托托被一陣威力無比的龍捲風吹到了奧茲國。為了回到家鄉,她歷經種種驚險。在她的漫長旅程中,不斷有新的夥伴加入進來,他們患難與共,一起度過了不可思議的奇特經歷。

權威譯本,《哈利·波特》譯者,國際兒童讀物聯盟榮譽翻譯家馬愛農譯本;西班牙插畫師茱莉亞·薩達精心創作,還原奧茲國的奇幻絢麗。

快來留言參與吧~

點擊圖片閱讀 | 為什麼越擅長求生的生物死得越慘?

點擊圖片閱讀 | 「痔能肛珠」作弊,贏麻還是失禁?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a0f0e3fd5a787c8b271a6fd4619a2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