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震盪反彈,央行、證監會等三部門聯合發聲,離岸人民幣7.20!

2023-11-20     格上財富

原標題:A股震盪反彈,央行、證監會等三部門聯合發聲,離岸人民幣7.20!

今日市場

今日A股大盤全天震盪反彈,三大指數均小幅上漲。北證50指數漲超3%。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3900隻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9273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006億。盤面上,機器人概念股表現活躍,豬肉概念股迎來反彈。消息面上,今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持續走高,盤中升破7.18等多重關口,一度逼近7.17,在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持續殺跌的背景之下,人民幣開啟持續反彈行情。今日豬肉概念的反彈,主要是受強降溫影響,西南部分地區腌臘活動陸續開啟,產品走貨速度較前期加快,同時肥豬價格持續走高帶動標豬價格,並輻射至北方市場,帶動市場惜售情緒,使得豬價小幅走高。

截至收盤,今日上證指數收於3068.32點,上漲0.46%,成交額為3671億元;深證成指上漲0.43%,成交額為5602億元;創業板指上漲0.32%。今日兩市上漲個股數量為3915隻,下跌個股數為1187隻。

從風格指數上來看,今日各風格表現不錯,其中消費和成長風格的個股漲幅最大,金融風格的個股表現最弱。近期風格轉換較為明顯。

盤面上,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8個行業上漲,其中農林牧漁,國防軍工,機械設備行業領漲,漲幅分別為2.05%,1.85%,1.61%。煤炭,非銀金融,電子行業領跌,跌幅分別為0.25%,0.24%,0.11%。

資金面上,今日北向資金凈流入13.7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10.89億元,深股通凈流入2.84億元。近三個月北向資金凈流出1242億元。俄烏和中美局勢對北向資金邊際影響逐漸縮小,美國通脹走勢和國內經濟狀況最近對北向資金影響較大。

從風險溢價指數來看,風險溢價率在歷史上處於均值+1倍標準差之上時,A股往往處於底部區域。目前風險溢價率為3.20%,低於一倍標準差,萬得全A指數處於爬升階段。風險溢價指數近期小幅震盪,後期市場仍有擾動,但下行空間相對可控,建議投資者擇機分批布局。

(註:數據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風險溢價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價比越高;反之,則配置債券的性價比越高)

熱點新聞

新聞一:央行、證監會等三部門聯合發聲:對正常經營房企不惜貸、抽貸、斷貸

11月17日,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研究近期房地產金融、信貸投放、融資平台債務風險化解等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不惜貸、抽貸、斷貸。下一步,要繼續加大政策落實和工作推進力度,持之以恆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要落實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的要求,著力加強信貸均衡投放,統籌考慮今年後兩個月和明年開年的信貸投放,以信貸增長的穩定性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增長。

盤活存量金融資源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今年以來,受經濟恢復過程較為曲折,實體經濟信貸需求及銀行風險偏好變化較大等影響,信貸投放波動較大。為保持對經濟復甦提供穩定支持,接下來信貸投放要更加均衡,避免類似的大起大落。

會議指出,要優化資金供給結構,盤活存量金融資源,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在王青看來,這主要是指通過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等方式,將沉澱在隱性債務中的巨量銀行信貸資源釋放出來,重點投向科技創新、先進位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等領域,從而優化資金供給結構。

本次會議要求,金融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精神,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配合地方政府穩妥化解存量、嚴格控制新增。金融機構要完善工作機制,突出重點、分類施策,與融資平台開展平等協商,通過展期、借新還舊、置換等方式,合理降低債務成本、優化期限結構,確保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落實落細。

王青表示,這意味著繼特殊再融資債券大規模發行、央行將對債務負擔相對較重地區提供應急流動性貸款支持之後,「一攬子化債方案」中的第三項內容落地。主要是針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包括經營性債務在內的各類債務,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商業化、市場化方式實施重組,核心是展期降息,未來兩年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風險將有效緩解。這也有助於推動平台有序轉型,為建立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

房地產金融也是本次會議關注的重點之一。會議強調,各金融機構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不惜貸、抽貸、斷貸。

會議指出,繼續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營房地產企業發債融資。支持房地產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合理股權融資。要繼續配合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推動行業併購重組。要積極服務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加快房地產金融供給側改革,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王青認為,近期房地產需求端支持政策密集發力,樓市出現一些企穩跡象,但整體上仍處於築底階段。「綜合考慮當前的市場狀況,今年底銀行將顯著增加對房企的信貸投放。這一方面會有力支持保交樓,更重要的是會緩解年末房企流動性壓力,遏制信用風險暴露勢頭,進而穩定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王青稱,接下來在樓市需求端,政策面也會推動重點城市有序放鬆限購,引導居民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行。

新聞二:離岸人民幣盤中猛拉!對美元匯率升破7.20!

繼在岸市場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離岸市場也升破7.20關口。這是8月8日以來首次升破這一關口,截至發稿,報7.18925。

消息面上,11月20日,11月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3.45%,上月為3.45%;年期以上LPR報4.2%,上月為4.2%。

華西證券研報認為,隨著美國通脹下行和美元指數走弱,市場繼續交易「美聯儲加息結束」,全球風險資產迎來喘息。當前人民幣匯率已回到8月份水平,匯率貶值對貨幣政策的制約已明顯緩解,後續外資重回凈流入的可能性在增加,助力本輪A股歲末行情的延續。央行積極呵護宏觀流動性,人民幣貶值壓力緩解下國內貨幣政策空間打開。上周央行開展14500億元MLF操作,實現凈投放6000億元,創年內新高,同時市場降准預期有所下行。國內宏觀政策寬鬆基調未改,後續寬財政的發力需要貨幣政策相配合。隨著美元指數走弱,當前人民幣匯率已回到8月份水平,匯率貶值對貨幣政策的制約已明顯緩解,宏觀流動性有望維持相對充裕。

國金證券研報顯示,11月1日以來,在岸離岸人民幣分別升值1.4%、1.6%,同期美元指數大幅走弱2.7%,是人民幣匯率升值背後的重要推手。

國金證券指出,美元的快速走弱是人民幣匯率升值的直接推手,而美債利率的快速回落則是美元走弱的主因。美債供給側衝擊邊際緩和、經濟數據走弱、投機擾動緩和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債利率快速下行、美元指數也隨之走弱。衍生品市場釋放積極信號、市場行為也開始邊際改善遠期匯率的走強、風險逆轉因子的走低,均釋放了人民幣延續升值的信號。

據上證報,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日前表示,未來,隨著國內各項政策精準發力、落地落實,積極因素不斷積累,經濟基本面對外匯市場的支撐作用將進一步鞏固。

同時,近年來我國外匯市場深度、廣度持續拓展,參與主體更趨成熟,交易行為更加理性,宏觀審慎管理工具更加完善,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總體增強。此外,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加息周期已接近終點,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外溢影響將有所緩和。在內外部環境持續改善下,我國外匯市場和跨境資金流動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內容表述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格上研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667e249b9bf7da9a719afd12747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