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震盪分化,央行靈活調節流動性需求,今晚美聯儲紀要如何解讀

2024-01-03     格上財富

原標題:大盤震盪分化,央行靈活調節流動性需求,今晚美聯儲紀要如何解讀

今日市場

今日大盤全天震盪分化,滬指小幅反彈。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3100隻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7375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503億。北向資金小幅凈流入。盤面上,旅遊板塊再度走強。消息面上,據統計,元旦假期3天,全國國內旅遊出遊1.35億人次,同比增長155.3%,按可比口徑較19年同期增長9.4%;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97.3億元,同比增長200.7%,較19年同期增長5.6%。另外,今日磷化工盤中異動拉升。消息面上,工信部等八部門印發《推進磷資源高效高值利用實施方案》,強化磷化工龍頭企業創新主導作用。此外,以煤炭為代表的高股息板反覆活躍,在市場整體依舊偏弱的環境下,煤炭企業一直以其穩健的業績、估值的性價比,被市場賦予了避險屬性,所以吸引了很多長線資金的積極增配。

截至收盤,今日上證指數收於2967.25點,上漲0.17%,成交額為3210.18億元;深證成指下跌0.75%,成交額為4164.53億元;創業板指下跌1.14%。今日兩市上漲個股數量為1967隻,下跌個股數為3151隻。

從風格指數上來看,今日多數風格表現不錯,其中穩定風格的個股漲幅最大,成長風格的個股表現最弱。近期風格轉換較為明顯。

盤面上,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5個行業上漲,其中煤炭,公用事業,傳媒行業領漲,漲幅分別為1.40%,1.20%,0.81%。電子,計算機,通信行業領跌,跌幅分別為1.95%,1.55%,1.31%。

資金面上,今日北向資金凈流入16.8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21.10億元,深股通凈流出4.21億元。近三個月北向資金凈流出630.69億元。俄烏和中美局勢對北向資金邊際影響逐漸縮小,美國通脹走勢和國內經濟狀況最近對北向資金影響較大。

從風險溢價指數來看,風險溢價率在歷史上處於均值+1倍標準差之上時,A股往往處於底部區域。目前風險溢價率為3.48%,接近一倍標準差,萬得全A指數處於底部區域。風險溢價指數近期小幅震盪,後期市場仍有擾動,但下行空間相對可控,建議投資者擇機分批布局。

(註:數據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風險溢價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價比越高;反之,則配置債券的性價比越高)

熱點新聞

新聞一:央行靈活調節滿足機構合理流動性需求

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2023年12月份中期借貸便利與常備借貸便利開展情況。2023年12月份,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結合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央行對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共14500億元,期限1年,利率為2.50%,較11月份持平。期末中期借貸便利餘額為70750億元。

為滿足金融機構臨時性流動性需求,2023年12月份,央行對金融機構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共158.48億元,其中隔夜期1.18億元,7天期138.8億元,1個月期18.5億元。期末常備借貸便利餘額為157.3億元。隔夜、7天、1個月常備借貸便利利率分別為2.65%、2.80%、3.15%。

對於上述操作,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央行充分利用多種工具、靈活調節,滿足機構合理流動性需求,保持市場利率平穩運行。同時,適度加大中期限資金投放,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釋放積極穩增長信號。

「其中,常備借貸便利工具除了滿足機構短期資金需求外,還發揮利率走廊上限功能,維護市場利率平穩運行。」周茂華說。

從公開市場操作看,在資金面平穩跨過歲末後,央行在2024年第一個交易日(1月2日)回籠流動性。

央行發布公告顯示,1月2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370億元逆回購操作,均為7天期,中標利率為1.80%,與此前持平。鑒於當日有10060億元逆回購到期,單日實現凈回籠8690億元。

周茂華表示,央行節後在公開市場操作實現資金凈回籠,符合以往操作慣例。央行靈活操作,合理回收了短期「過剩」資金,以平穩資金面,避免過度寬鬆流動性引發潛在機構非理性加槓桿行為。

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結合現金需求季節性多增等假設,預計2024年1月份流動性缺口在2.3萬億元以上。料央行對沖操作將較為積極。

就當下而言,周茂華認為,節後資金面呈寬鬆表現,主要是跨年節日效應淡出,央行節前加大逆回購操作呵護資金面,關鍵時點過後機構拆出資金意願上升等因素,導致了短期資金面轉趨寬鬆。

不過,周茂華進一步分析稱,接下來,資金面仍可能存在一定波動,主要是公開市場工具到期量較大、銀行金融機構積極推動寬信用、政府債券發行等方面因素疊加,可能繼續對短期資金面構成擾動,但預計資金面有望繼續保持平穩。

新聞二:今晚美聯儲紀要會給降息預期潑冷水嗎?

對於亞洲市場上的外匯和大宗商品交易員而言,今晚或許是年內聚焦全球宏觀貨幣政策走向的首個「不眠夜」——美聯儲將於北京時間周四凌晨3點公布12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儘管在以往,議息會議過後約三周才發布的美聯儲會議紀要,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很難與利率決議相提並論,但今晚對於投資者而言,或許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這一方面是由於新年首個交易日美國股債市場「雙殺」的背後,似乎已反映出人們開始對央行決策者,是否會按照貨幣市場的定價在年內實施寬鬆貨幣政策感到懷疑。而另一方面,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本身,就給人們留下了不少的懸念.

毫無疑問,美聯儲在12月議息會議上180度的「鴿派大轉向」,對所有市場參與者而言都極為具有衝擊力,並直接推動了股債市場在去年年末的狂歡。在最受市場矚目的12月利率點陣圖中,大多數聯儲官員預計2024年將有三次降息,降息幅度超過了事先不少業內機構的預測。

當然,更為難得的還要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後新聞發布會上的鴿派講話。這位向來頗擅長於「打太極」的聯儲掌門人,在12月議息會議後就頗為一反常態地首度承認美聯儲已開始討論降息。鮑威爾當時表示,降息已開始進入視野,決策者正在思考、討論何時降息合適。

然而,頗為令人感到玩味的是,相比於當時「鴿聲嘹亮」的鮑威爾,眾多在會後發表公開言論的其他美聯儲官員,卻似乎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鴿派。美聯儲三號人物、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士等知名聯儲決策者,就紛紛回擊了有關在2024年大幅降息的預期,稱圍繞這一舉措的討論「為時過早」。

Stifel Nicolaus & Co.駐芝加哥的經濟學家Lauren Henderson表示,「我們知道,美聯儲官員們確實預計今年會降息三次。如果我們看到美聯儲官員展現出一些更偏寬鬆的情緒,而且他們對目前的通脹水平及通脹從峰值下降感到滿意,這可能會夯實今年至少降息三次的基礎,並使人們對於有更多降息的預期升溫。」不過,Henderson同時也指出,「如果我們見到美聯儲官員對仍然高企的通脹發表評論,這可能會消除一定的降息緊迫性,市場也許會下調對今年降息次數的預期。」

在新年首個交易日,美國股債市場的同步下跌,已經給了不少投資者一個「下馬威」。SPDR標普500指數ETF信託(SPY)和iShares 20+年期國債ETF(TLT)周二各下跌了0.6%,這是自2002年TLT開始交易以來,它們首次在年初同步出現如此大的跌幅。

顯然,如果美聯儲12月利率決議時的鴿派基調,能夠在今晚最新發布的會議紀要中繼續得到印證,那麼自然一切歲月靜好。但是如果今晚紀要的基調,並不如利率決議時那麼鴿,那麼人們或許需要做好承受短線打擊的準備。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內容表述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格上研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1493596497b9879f688559a2706f4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