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盤震盪上行,三大指數迅速翻紅,美聯儲降息進入視野

2023-12-27     格上財富

原標題:今日大盤震盪上行,三大指數迅速翻紅,美聯儲降息進入視野

今日市場

今日大盤震盪上行,A股開盤後窄幅整理,券商股午前突擊上漲,三大指數迅速翻紅,漲幅進一步擴大,北向資金同步出現大幅「加倉」。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市場超3700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6368億,較上個交易日增加269億。盤面上,行業板塊漲多跌少,農林牧漁,電子,石油石化行業板塊漲幅居前,傳媒,美容護理,電力設備行業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最新數據,11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1.2%,降幅較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158萬頭,為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1.4%。專家表示,考慮到生產效率提升明顯等因素,目前生豬產能仍略高於合理水平。按照當前調減速度測算,明年一季度生豬產能將回到正常水平。華泰證券表示,不論是從頭均市值還是PB視角,目前生豬養殖股的估值都仍處於歷史底部,板塊配置的安全邊際較高。歷史生豬養殖指數與豬價的走勢通常呈現高度相關且生豬養殖指數拐點通常領先於豬價拐點出現。如2009年、2014年、2018年周期底部時,生豬養殖指數向上的拐點分別領先於豬價6個月、9個月、10個月,當前或是布局生豬養殖板塊的良機。

截至收盤,今日上證指數收於2914.61點,上漲0.54%,成交額為2790億元;深證成指收於9191.74點,上漲0.38%,成交額為3578億元;創業板指上漲0.07%。今日兩市上漲個股數量為3755隻,下跌個股數為1394隻。

從風格指數上來看,今日各風格表現不錯,其中穩定和消費風格的個股表現最好,金融風格的個股表現最弱。近期風格轉換較為明顯。

盤面上,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5個行業上漲,農林牧漁,電子,石油石化行業領漲,漲幅分別為2.48%,1.67%,1.54%。傳媒,美容護理,電力設備行業領跌,跌幅分別為0.91%,0.68%,0.44%。

資金面上,今日北向資金凈流入56.78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37.24億元,深股通凈流入19.54億元。近三個月北向資金凈流出756.73億元。俄烏和中美局勢對北向資金邊際影響逐漸縮小,美國通脹走勢和國內經濟狀況最近對北向資金影響較大。

從風險溢價指數來看,風險溢價率在歷史上處於均值+1倍標準差之上時,A股往往處於底部區域。目前風險溢價率為3.61%,接近一倍標準差,萬得全A指數處於底部階段。風險溢價指數近期震盪,市場情緒回落。後期市場仍有擾動,但下行空間相對可控,建議投資者擇機分批布局。

(註:數據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風險溢價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價比越高;反之,則配置債券的性價比越高)

熱點新聞

新聞一: 美聯儲降息進入視野

12月美聯儲會議決定,維持基準利率在5.25%-5.5%不變,這已經是7月份最後一次加息以來美聯儲連續三次會議暫停加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明確表示,利率「已經處於或接近本輪緊縮周期的峰值」,這相當於美聯儲官宣加息周期已經結束。

在「鴿派」預期推動下,美股完全收復了前期的失地,道瓊斯指數周線7連陽,並創出歷史新高。美債利率則快速下探,10年期美債利率已經從10月中旬5%左右的高點跌至3.9%附近。

現在市場關注的焦點是,美聯儲會在何時降息,2024年的降息幅度會有多大?美聯儲官員的基準利率預測點陣圖顯示,2024年將會降息三次,達75bp。不過,市場預期的降息幅度更為激進,認為2024年降息可能達150bp,並預期美聯儲可能會在2024年3月或5月就降息。市場預期是否存在過分「搶跑」呢?

控通脹是本輪美聯儲加息的核心任務,隨著美國通脹回落到3%附近,美聯儲加息的使命也就基本結束了。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11月美國CPI同比上漲3.1%,已經從本輪周期高點9.1%回落了6個百分點;11月美國核心CPI同比上漲4%,也比周期高點回落了2.6個百分點。

美聯儲的會議聲明指出,「在過去一年中,通脹已經緩解。」美聯儲官員預測,2023年四季度的PCE通脹為2.8%,比9月時的預測下調了0.5個百分點;預測2024年四季度的PCE通脹將降至2.4%。

由於通脹在不斷走低,即使美聯儲按兵不動,也意味著扣除通脹後的實際利率是在上升的,這種情況下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再提高名義基準利率了。

前兩次美聯儲暫停加息主要是為了觀察經濟各領域對利率的反應,來衡量利率水平是否合適。此次會議美聯儲態度有很大變化,已經開始釋放降息信號。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次會議上美聯儲討論了何時降息的問題。

2023年以來,市場對美聯儲行為的預期都有「搶跑」的特徵,期間美聯儲就像用一根繩子拉著市場預期,時不時的用力扯一扯繩子,讓市場預期不至於「搶跑」太多。而這一次,美聯儲的行為是向市場預期靠攏,不僅沒有「拉繩子」,而是順著市場奔跑的方向牽引。美國的經濟也還算穩健,但為何美聯儲的態度在11月份後卻明顯轉向「鴿派」?是什麼促成了美聯儲態度的轉變呢?

中金公司認為,雖然基本面並不支持美聯儲在2024年一季度開啟降息,但美聯儲可能出於三類非基本面因素而選擇提前降息。其一,預防式降息。可以預防式降息一兩次以觀察效果,提早小幅降息有助於防範過度緊縮的風險。其二,對沖縮表的流動性收緊影響。其三,避開干擾大選之嫌。

由於貨幣政策傳導至實體經濟會存在一定的時滯,這就需要貨幣政策操作具備一定的前瞻性,等到經濟指標已經明顯不妙了才開始行動,實際上就已經晚了半拍了。在2021年美國通脹出現高企苗頭時,美聯儲沒有及時加息,其缺乏前瞻性的政策被市場詬病,導致後面只能用更大力度的緊縮來對抗高通脹。

如今,美聯儲的政策再次來到了轉彎處,能否體現前瞻性非常考驗美聯儲的能力。在通脹已經明顯回落的情況下,美聯儲沒有必要冒險去讓經濟承受過高的利率,採取預防式的降息不失為一種保險的策略。

10月份美債利率的大幅飆升至少說明,在5%以上的高基準利率環境下,供給端的一些干擾就足以讓美債市場受到很大的影響,這顯然不利於金融的穩定。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是2024年的美國大選。從民主黨的角度看,保持2024年經濟的平穩向好,對民主黨取得連任至關重要。現在美國經濟雖然不差,但誰又能保證在高利率環境下,2024年經濟能不能維持呢,提前打幾針「降息」的預防針,無疑是更為有利的。從美聯儲的角度看,保持獨立性一直是其重要的特徵,如果美聯儲要想避嫌,最好是在2024年上半年開啟關鍵的政策轉向。

不管處於什麼原因,美聯儲降息已經進入視野,鑒於其引領作用,全球將步入新的降息周期。利率的下行,利於權益類資產,新興市場面臨的外部壓力將逆轉。人民幣外部的貶值壓力已明顯解除,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升至7.13附近。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內容表述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格上研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a30784bee87f9bcf6b3fe535fbc52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