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0年,希臘人擊敗波斯人贏得馬拉松戰役勝利,為了第一時間傳回捷報,士兵菲迪波德斯一路奔回雅典,跑完了42.195公里的路程。為了紀念他的堅韌與勇氣,人們在奧運會上設置了一項名為「馬拉松」的長跑比賽。
公元2012年,第一屆「廣州國際馬拉松賽」鳴槍起跑。10年過去,「雙金」認證的廣馬,已成為高水平的馬拉松比賽,更是跑友們的嚮往之地。
今年廣馬,報名人數突破14萬,刷新了歷屆報名人數紀錄,最終只有3萬人中籤。
作者|伍茜
編輯|小九
封面|銳景視覺
首圖|123rf
2023年廣州馬拉松比賽將在12月10日如約而至。一批批跑者摩拳擦掌,他們中有的人是70歲高齡的老人家,有的人從全職媽媽蛻變為專業級選手,有的人從廣馬的跑者轉變成廣馬的志願者......
數以萬計的普通人,在這條賽道上,與自己的汗水、痛楚、靈魂對話,尋找到奔跑的快樂,以及生命的意義。
01
從不會跑步,到愛上跑步
Bonny報名參加了今年的廣州馬拉松和汕頭馬拉松,「享受比賽、安全完賽」是她的目標。她的訓練計劃:熱身5km,400米間歇跑X5組,組間休息90秒。
Bonny在小某書上分享了自己的備戰廣馬計劃。 /圖:社交平台截圖(受訪者授權)
相比其他跑者至少跑10組的400米間隙,Bonny的訓練顯得「溫柔得多」,她說:跑步的「快」和「快樂」,她都要。
今年是Bonny跑步的第5年,2019年她在同事的鼓勵下,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5公里。
那時她喜歡在天河公園跑步,煥然一新的公園美景,濃郁的跑步氛圍,讓她感覺每次都能超常發揮,收穫了一份美好又純粹的回憶。
跑了2年後,Bonny才開始挑戰跑全馬,一個人獨闖西安馬拉松。
真正在賽道上跑,她才真切感受到馬拉松的全程有多長。在賽程後半段,她覺得自己已到極限,大腦一片空白,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憑著一股倔勁,Bonny硬撐到了終點,發現3個腳趾都流血了。
Bonny的第二個全馬是2020年的廣州馬拉松,用時4小時完賽。/ 圖:受訪者授權
慢慢地,Bonny從最初的5公里跑35分鐘,到10公里跑48分鐘,再到挑戰全程馬拉松......在2021年的徐州馬拉松,她用時3小時58分完賽,成功突破4小時。
練習長跑讓她成功瘦身,心態上也發生了變化,從狂熱地追求PB(個人最好成績),到快樂地享受長跑。她在社交平台寫道:跑步是治癒一切的良藥,停止內耗跑出去吧!
Bonny說,跑步讓她獲益良多,保持身材,改善睡眠、舒壓,改變線粒體從而抗衰老。/ 圖:受訪者授權
現在Bonny的月跑量基本保持在100-150公里,跑步已成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慶祝生日,跑個步;出門旅遊,跑個步;emo了,也跑個步;在人生低谷期,她舒緩情緒的方式也是跑步。「跑起來,就會有美好的事情發生。」Bonny說。
02
從一個人的馬拉松,到全家人的馬拉松
Yoka的父母是今年廣馬的參賽者,遠在北京的她無法陪同父母一起參賽,便利用周末時間,給父母製作了一份「廣州馬拉松攻略」。
Yoka在小某書上分享了她為父母製作的廣馬參賽攻略。/ 圖:受訪者授權
這份愛心攻略十分詳細,把地鐵卡準備流程、賽事物資領取、出發前要帶的裝備、比賽日交通路線...列舉得十分清楚,超級貼心實用。Yoka說,父母的年紀大了,需要幫他們把每一個細節準備好。
Yoka的跑齡長達9年,已經完成了100+場馬拉松。她認為,跑步讓她成為了最好的自己。
不僅自己喜歡跑步,Yoka還帶領父母愛上了馬拉松這項運動。Yoka的媽媽今年69歲,爸爸73歲,8年前他們從零開始學習長跑,至今已經參加了多項馬拉松賽事。
Yoka73歲的爸爸和69歲的媽媽一起跑重慶馬拉松。/ 圖:受訪者授權
2017年,她帶著爸爸媽媽參加廣馬,第二年繼續和媽媽參加,她們的個人最好成績都是在廣馬創造的,所以對廣馬有著特殊的感情。Yoka媽媽還在中國馬拉松大滿貫的比賽上,獲得了65-69歲女子組第一名。
每次父母參加比賽,Yoka都會拍照片或視頻記錄,Yoka說這是他們一家人最浪漫的陪伴方式。
Yoka把爸爸媽媽每次的奔跑都記錄下來。/ 圖:受訪者授權
作為跑者,她為了不起的爸爸媽媽感到驕傲,每當自己想放棄、想躺平的時候,她看著自律的父母,堅持去完成漫長的42.195公里,她就覺得自己沒有理由不努力。
而作為女兒,每當她看到父母在賽場上直不起腰仍一步一步向前跑去的身影時,感到很心疼,常常鼻子一酸......但她十分尊重爸媽的想法和選擇,因為夢想不分年齡,馬拉松旅程也打開了七旬父母與社會接觸的機會。
除了父母,Yoka的其他家人也加入了跑馬拉松的陣營,全家人一起上陣。Yoka說,家人們在同一賽道,一起用腳步丈量一座城市,很有意義。
Yoka全家7人一起參加青島馬拉松比賽,拿到7塊沉甸甸的獎牌。/ 圖:受訪者授權
Yoka在社交平台寫道: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是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越山向海之行,每一公里都不平凡,每一刻都不簡單,家是我們出發的起點,也是我們奔跑的終點,唯有熱愛永恆。
03
從廣馬的「全勤」跑者,到廣馬的志願者
第一屆的廣馬,吸引了2萬多名跑者,其中就包括當時24歲的謝盛安。參賽前,他愛好夜跑,但完全沒有跑馬拉松的經驗。因為是在家門口舉辦的賽事,他感覺十分興奮和好奇,報名參加了半程比賽,結果驚喜地以1小時50分26秒的成績完成。
2012年第一次完成廣馬半程,謝盛安在現場合照留念。/圖:受訪者提供
賽後,他立下了人生的座右銘:「真正的跑者,並不在於速度,距離和裝備的比拼,而是擁有一顆無比執著和頑強拼搏的堅持心。」
自此,謝盛安和廣馬結下了不解之緣。2013-2015年,他連續3年好運中籤,2016年起憑藉「忠實跑者」身份直接拿到了每年的參賽資格。
2016年謝盛安以cosplay的方式跑廣馬,他cos的是動漫《翼·年代記》里勇敢執著的小狼。/圖:受訪者提供
10年間,跑廣馬成為了他每年的一件大事,從不缺席,還會帶著儀式感去完成。每次比賽完,他都會默默和自己說:「下次我要跑得更好」,成績也在一點點進步。
賽場之外,廣馬「超越自我、勇於擔當」的精神,也一直在激勵著謝盛安去嘗試不一樣的領域,活出更多可能性。
他常常想,自己喜歡耐力性的運動,能不能把這種運動日常轉化為生活的點滴?比如通過自身的運動消耗,來幫助社會上更多的人,豈不是更有意義?於是,他想到了公益志願服務。
2018年,謝盛安通過了考核得到美國AHA-HeartSaver急救培訓證明,以及中國紅十字會的急救員合格證書。
後來,廣州的很多比賽都能看到他的身影:2019年廣州橫渡珠江游渡方隊青年志願者、2020年廣州馬拉松號碼簿與博覽會志願者、2020年第七屆廣州塔垂直馬拉松急救保障志願者...可以說包攬了「海陸空」。
謝盛安作為領跑員,與視障人員軒仔一起參加首屆全程黃埔馬拉松。/圖:受訪者提供
不僅在賽場上幫助別人,謝盛安還註冊成為廣州共青團i志願名下的志願者一員,長期積極參與多項公益服務:核酸檢測與疫苗協助服務、博物館服務、急救輔助服務、文化宣傳服務,視障人群陪跑服務,還有社區方面的街坊服務等,至今累計志願時長已經突破2000多個小時。
2021年謝盛安參加社區核酸大篩查志願者工作,從早上站到晚上,只在午間短暫休息一下。/圖:受訪者提供
2016年,謝盛安報名成為社區愛心飯堂志願者,利用工作日午休時間,給社區多位住在7-9樓高層的獨居或腿腳不便的老人送飯。因為沒有電梯,他每爬完一次樓梯,身上都大汗淋漓,衣服全濕,每天需要多備幾套衣服更換。這樣的愛心送餐行動,他一直堅持至今。
2019年春節,謝盛安連續6天沒休息,作為省博物館的志願者負責「古埃及文明特展」的秩序維護。這個崗位需要久站,他常常一站就是一天。
省博工作人員常詫異問他:「你天天一直站著,不累的嗎?」,謝盛安笑著說:「真的不累,我是連續跑了7年廣州馬拉松的人了...」對方豎起大拇指:「跑馬拉松的人,身體就是不一樣,明年我也要去跑一下。」
2016-2020年期間謝盛安榮獲多個公益榮譽證(左),2020年他作為廣馬志願者幫助了不少國內外的參賽選手(右)。/圖:受訪者提供
2020年的廣馬志願服務,需要占用工作日的時間,謝盛安向領導申請4天年假,領導用懷疑的眼神問道:「你確定需要動用年假去做志願者,而不是選擇去旅遊休息一下嗎?」謝盛安堅定地點頭。
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堅持做好事。10年間,謝盛安做過的志願活動多到數不清,他一直發揚著廣馬賽場上的拼搏精神,堅持科學健康的鍛鍊方式,用強悍的運動體能,發光發熱,幫助更多的人。
謝盛安在小某書上分享了參與的2023廣馬志願者的工作。/圖:受訪者授權
「感謝十年廣馬,給予我永無止境、挑戰自我的無窮正能量。」今年的廣馬即將開始,我們在賽場上又能看到謝盛安忙碌的身影。
【寫在最後】
村上春樹在33歲那年決心開始長跑,每天10公里,每年參加一次馬拉松,堅持了30餘年。他曾說:「無論何等微不足道的舉動,只要日日堅持,從中總會產生出某些類似客觀的認知的東西來。」
只要堅持,故事就會一直上演。
在一場又一場的長距離跑步中,沒有別人,只有自己,一分一秒都是和自己的對話,每個人都能獲得不同的精神意義、成長與蛻變。
如果你暫時對生活感到迷茫,不妨和這些跑者一樣嘗試去長跑,或許會有驚喜的收穫。
廣州馬拉松在這個周日開跑,祝福每一位選手都能順利完賽、取得佳績!你有參加過馬拉松比賽嗎?留言說說你的長跑心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