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最新的愛滋病數據顯示:
截至去年年底,全球估計有3900萬的人感染了HIV(愛滋病病毒),其中130萬是新發HIV感染者。在這一龐大的新發感染群體中,15-24歲的青少年就占了30%,人數多達35萬。
愛滋病感染呈年輕化甚至低齡化,這一趨勢讓臨床醫生感到擔憂。而在中國,青少年HIV新發感染情況與全球並無太大差別。
作者|葵葵
排版|伍茜
封面|123rf
首圖|銳景視覺
01
同性傳播比重不斷增加,門診最小感染者僅13歲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統計,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報告存活的 HIV感染者/愛滋病病人有105.3萬, 2020年新報告HIV感染者/愛滋病病人 13.1萬例。
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是愛滋病的三種主要傳染途徑,經過這幾年國家的不懈努力,我國愛滋病的輸血傳播基本阻斷,母嬰傳播和注射吸毒傳播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醫師陸艾麗指出,目前最重要的傳播途徑還是性傳播,「異性+同性的傳播比例超過95%。值得注意的是,同性傳播比重不斷增加。」
數據顯示,HIV感染性傳播比例超過95%,同性傳播占比居高不下。/ 圖:作者攝
在感染科醫生看來,性傳播疾病是非常難以控制的,因為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青少年、大學生還是一個性活躍的人群,那麼各種性生活,不論同性還是異性,只要是無保護性行為,都有感染HIV的風險,導致愛滋病。
南方醫院開展世界愛滋病日科普講座。/ 圖:作者攝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周報的數據,2019年我國青少年新發HIV感染者大概有1.5萬人,而且從 2010年到2019年數據趨勢來看,15歲-29歲的HIV感染比例在不斷地增加,這意味著HIV感染越來越年輕化。
南方醫院從2017年開始作為定點醫治進行HIV感染者的收治、隨訪,目前有接近3000名HIV感染者在該院進行治療、隨訪,這些感染者年齡集中在十幾歲至三四十歲。
「我在門診碰到的最小HIV感染者,並非母嬰傳播,通過性傳播的年僅13歲,這對孩子來說非常不幸,將影響他一輩子。」陸艾麗語氣沉重地說道。
感染人群的低齡化走向不得不讓人產生困惑,好好的孩子究竟是怎麼染上HIV的?
圖:全景視覺
陸艾麗接診的這名兒童HIV感染者,是被一位熟悉的鄰居叔叔欺騙誘導,在懵懵懂懂的情況下發生了無保護性行為,屬於男男同性性傳播。這讓她感到既痛心又憤怒,「我們整個社會的普及HIV知識、普及性教育知識,依然任重道遠。」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劉苒每次看到有關兒童患愛滋的消息,特別是男男同性傳播的字眼,足以挑動她敏感的神經,也降低了她對孩子的預期,「學習成績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性取向正常,不要被人誘騙了,我就很安慰了。」
02
缺失的性教育,該怎麼補上?
HIV感染低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性教育的缺失。
一方面,出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老師和家長對性教育諱莫如深,導致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生理已經發育,但是心理發展跟不上,學生不知道什麼是無保護性行為及其危險性,有些學生甚至不知道愛滋病會傳染,談何自我保護。
家長有責任讓自己的孩子清楚地意識到性行為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危害,並且教會他們如何使用保險套來保護自己,謹防愛滋病傳染。
回到上述受害者,如果13歲男孩,能夠在第一時間採取藥物阻斷的自救措施,是可以有效減少HIV感染的風險。研究顯示,經性行為暴露的HIV阻斷總體成功率超80%。
醫生講解HIV暴露後預防。/ 圖:作者攝
「要在發生暴露後72小時以內的關鍵時間窗服用,必須連續吃藥28天,」 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治醫師余濤強調,服藥越早,阻斷效果越好,如果2小時以內用上阻斷藥的話,可以達到100%阻斷。建議前往愛滋病定點治療醫院尋求緊急阻斷藥,不要隨便自行網購阻斷藥物,以免造成感染後耐藥和帶來較嚴重肝腎損害的風險。
另一方面,有些學校雖然開設了青春健康衛生課程,但流於形式,無法給學生傳遞真正的性知識,甚至可能將「防艾教育」變成「恐艾教育」,家長也談艾色變。
圖:123rf
80後爸爸張新告訴39深呼吸,「兒子在廣州念小學五年級了,學校沒有開展過愛滋病宣教活動,我有跟孩子說過男生的生理知識,但沒聊過愛滋病,不知道怎麼開口,只好讓他自己看科普視頻唄。」
另一位90後媽媽孟女士談及校園的健康課直搖頭,她說:「學校搞過一次防艾教育,但是講座老師大講特講愛滋病的危害性,對於防護措施內容則匆匆帶過,孩子聽完了之後,除了害怕還是害怕,不懂防護怎麼做。」
對於小學生被誘騙感染上HIV,還有一點特別需要家長反思:我們平時都是教導孩子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卻疏於防範身邊的所謂熟人。
世界上的壞人並不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潛藏在身邊的熟人,而熟人的身份往往讓他們更容易得逞。
圖:123rf
美國司法部曾經發布了一份涉及1991年至1996年美國性侵案的報告,數據顯示:在0-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性侵案中,只有7%的兇手是陌生人。也就是說,在大部分的孩童性侵案中,其實是熟人作案。
所以,家長不僅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更要教會孩子保護好他們自己。當孩子獨自面臨危險時,能夠保護他們的,可能只有他們自己。面對熟人的冒犯,我們應該要教會孩子勇敢說「不」,比如隱私部位不能給他人看或觸摸,拒絕拍裸照……
(受訪家長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