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全球190個國家都有免費醫療,為什麼我們國家沒有呢?」
「聽說連印度都有免費醫療了,他們也是人口大國,和我們相當,怎麼我們國家還只能用醫保呢?」
可能部分朋友不太了解,曾經在我國的一個縣城中也實行過「全民免費醫療模式」,現在過去十多年了,最終結果怎麼樣了?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作者|39健康網
編輯|伍茜
封面|全景視覺
首圖 |123rf
01
陝西神木模式:中國首個「全民免費醫療」
/財力充裕,推行全民免費醫療/
神木市是陝西省第4個、榆林市首個縣級市,是陝西省面積最大的縣(市),總人口57.64萬。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神木縣還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但隨著世界級特大煤田——府煤田的開發,神木縣經濟高速發展,在2008年成為全國百強縣。
財力的充裕為神木實施多項民生工程提供了支撐,資料顯示,神木縣2008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607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28元,地方財政收入更是翻了幾倍。
圖:123rf
鑒於此,神木縣政府提出「全民免費醫療」並付諸實踐。2009年2月,原神木縣政府發布了《神木縣全民免費醫療實施辦法(試行) 》:
凡繳納醫保和合作醫療基金的城鄉居民,均可享受每人每年100元門診醫療卡待遇,住院則可以在「起付線」和「封頂線」之間享受「免費醫療」。
只要是在神木的縣級醫院,起付線為400元,鄉鎮衛生院為200元,只要是起付線以上的合規醫療費用,100%報銷;縣外定點醫院的起付線為3000元,補助比例70%。每人每年報銷最高封頂線為30萬元。
神木醫改模式推出後旋即引起全國關注,據相關資料顯示,在「免費醫療」政策第一年,全縣共報銷金額1.12億元,其中縣財政支付了8600多萬元,約占77%。
圖:全景視覺
政策實施一年後,報銷金額達到1.7億元,其中縣財政負擔了1.36億元,比重約占80%。
在抽樣調查中,有87.3%的居民認為全民免費醫療解決了「看病貴」的問題,88%的居民認為全民免費醫療制度有必要持續下去。
但同時也增加了醫療資源壓力——有97.8%的醫務人員表示工作量增加,51.1%的醫務人員表示無法承受工作量。
/光環背後:支持與質疑聲並存/
這項開國內之先河的「全民免費醫療政策」引起了國民關注,各種讚揚、質疑乃至冷嘲熱諷紛至沓來。
弊端在前兩個月就開始顯現,首先是醫療資源擠兌,政策推出後,許多患者蜂擁而至,住院病人同期增加30%,該縣7家醫院,病床難求。
圖:全景視覺
兩個月後,政策繼續推進。在施行一年多,運行情況頗為滿意,一切未出現超出調研時的設想,免費醫療預算資金、住院人數等都處於可控制的範圍內。
截止2009年年底,神木縣政府全民免費醫療總支出金額為1.49億元,住院報銷醫藥費為1.12億元,縣財政投入的1.5億元,尚結餘2300萬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多次赴神木調研,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恆鵬曾撰文指出,神木的「免費醫療」本質就是全民醫療保險。之所以「免費」,是因為政府補貼和實際補償率較高。
而「免費」的同時,也存在浪費醫療資源的風險。
圖:銳景視覺
據社科院調查,「免費醫療」前,神木縣醫院的剖宮產率只有13%,實施當年這一數字就飆升至41%。其中很可能涉及醫生誘導病人選擇剖宮產的動機——醫保制定的剖宮產限額存在很大的「利潤空間」。
如今在國家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的當下,神木所謂的免費醫療光環已然褪去。
目前,神木市醫院的平均住院報銷比例在84%-85%,周圍其他縣域內包括新農合和城鄉居民醫保報銷,只比它低10%,差距越來越小。
02
全球有190個免費醫療國家?別被矇騙了!
關於「全球有190個免費醫療國家」的說法,這可能來自於「國際保險」網站上的一篇題為《推行免費醫療或全民醫保的國家》的文章,其中引用了《2021 STC健康指數報告》的數據,稱除43個國家之外,世界上其它所有國家都提供免費醫療服務或全民醫保。
如果以全球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共計233來算,便有了「全球190個國家實行免費醫療」的結論。
圖:全景視覺
事實上,在目前的公開資料中,尚未有由權威第三方機構發布的「免費醫療國家名單」。並且發布網站「國際保險」本身具有一定商業性質,發布的報告可能涉及利益關係,因此說法不可信。
至於流傳已久的「印度14億人免費醫療」,真相併沒有想像中美好。印度推行的醫療制度包括:
- 印度民眾的小病,比如頭疼腦熱,公立醫院要免費為其治療,不能收費;
- 私立醫院的收費項目會被政府嚴格管控;
- 印度是仿製藥大國,政府允許仿製藥品。
但實際上在印度,只有20%的醫院是公立的,剩下的80%全部都是私立的,比例較為懸殊。
圖:全景視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報告,在印度醫療自費比例高達60%,剩下40%都是無痛無癢的小病。
另外,印度公立醫院工資低,留不住人才,只能提供一些免費廉價藥,且由於公立醫療醫療水平不高,經常會發生醫療事故。
03
為什麼我國不能推行「全民免費醫療」?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儘管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人均GDP排名並不高,國家仍處於發展階段,財政支撐能力尚且有限,醫保籌資水平還不高,並不具備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的經濟基礎等必要條件。
圖:銳景視覺
所謂的「免費醫療」聽著好聽,其實背地存在不少問題:
- 範圍有限且狹小
在一些「全民免費醫療」的國家中,享受所謂「免費醫療」的範圍是有限的,某些藥品個人還是需要自費,所謂「免費醫療」其實並非全部醫療費用都免費。何況提供「免費醫療」的範圍都比較小,一般是條件較差的公立醫院,不能覆蓋大病。
- 資金來源稅收
全面醫療的財政支持,主要源於稅收,而稅收又主要來源於向公民徵稅,相當於個人預支了一部分醫療資金。只不過是當稅收人患病後,將需要支付的醫療費用,轉變為在患病前通過納稅的方式提前預支了。
圖:123rf
- 看病變得更難
若是實施「全民免費醫療」,看病難的問題,只會更嚴重。英國就有19%的專科,需要患者等待2個月以上,從初診到治療,可能要等待幾周甚至幾年。
- 醫療質量變差
一旦「免費」,醫療供不應求,就會影響整個醫療體系——醫療質量較差、運行效率低下、醫生收入較低、工作消極懈怠……無法滿足患者個體化、人性化、便捷性等需求。
醫療改革需要建立在漫長的實踐經驗上,且需要圍繞國情出發。公平、可持續、高質量的醫療,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