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針瘦8斤!降糖藥成網紅「醫美產品」,還被評為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2024-01-10     39深呼吸

原標題:打一針瘦8斤!降糖藥成網紅「醫美產品」,還被評為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近日,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Science》雜誌評選出「2023年度十大科學突破」,GLP-1減肥藥物成為「年度科學突破之首」,上榜的還有抗瘧疾疫苗、抗體療法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Science》雜誌每年都會評選出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入榜者意味著是今年世界範圍內最重大的科學發現、科學進展及未來趨勢。

GLP-1藥物原用於治療糖尿病,因為減肥適應症的開發,一躍成為2023年度醫藥市場裡最璀璨的明星。

業內人士表示,在龐大的肥胖人群「加持」下,以司美格魯肽為代表的GLP-1類藥物,將成為下一代藥王。

作者|王慧明

排版|伍茜

封面|123rf

首圖|銳景視覺

司美格魯肽的出現,讓降糖藥GLP-1搖身變成一款網紅「醫美產品」。

很少人了解它本來的用途,也沒有人在乎它的副作用會有什麼,更沒有人在乎它是自費還是醫保,所有人在乎的都是它所謂神奇的減重效果。

01

降糖藥搖身一變為「減肥神藥」,到底有多神奇?

在對1961名BMI至少30的肥胖人士臨床試驗中發現,用司美格魯肽每周注射一次給藥,用藥患者在68周內體重平均下降14.9%,其中50.5%的人體重下降了15%及以上,下降的中位數體重是15.3公斤,意味著每月僅靠打一針至少就能瘦2斤

醫學家們找到了其中的關鍵原理:肥胖人群更缺乏GLP -1。而GLP -1的一個重要特點,恰恰是能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抑制食慾並延緩胃排空,使人產生飽腹感

GLP-1類降糖藥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延緩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圖:銳景視覺

打個比方,用了這個藥你以前吃一碗才飽,現在可能半碗就夠了有點像手術切胃,切胃後人就特容易飽,用這個藥相當於做到無痛的切胃效果。

神奇的減重效果下,GLP-1類藥物獲得了美國FDA的批准用於減重,這一紙通行證讓GLP-1類藥物在減肥領域獲得空前的成功。僅以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為例,據諾和諾德2023年財報顯示,2023年有望突破200億美元銷售額大關。

基於在減肥領域的突破以及多項其他效果,《Science》雜誌將GLP-1藥物評選為2023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Science》雜誌文章評論:這些新療法不僅重塑了肥胖症的治療方式,還重塑了人們對肥胖症的理解方式——肥胖症是一種根植於生物學的慢性疾病,而不是簡單的意志力失敗。/圖:《Science》雜誌官網截圖

02

超火的司美格魯肽,比醫院售價高約30%-85%

在中國,GLP-1類藥物的減肥適應症並未獲批,但這一股「醫美」風潮卻勢不可擋地刮到了國內。

身高162cm、體重50kg的曉青在社交網絡上曬出一張小蠻腰照片,配文「一支司美格魯肽瘦了8斤」。

曉青從網際網路平台的藥房買來了這支司美格魯肽。

儘管司美格魯肽是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處方藥,但像曉青這樣的健康人群在線上購買並不難——只需在問診信息欄中的線下確診疾病項選擇「2型糖尿病」,並在回答是否符合「使用過該藥品且無過敏或不良反應」「當前病情穩定且不存在藥品禁忌病症」時,回答「是」即可。

電商平台在售的司美格魯肽藥品。/圖:電商平台截圖

39深呼吸也通過上述方式,從多個從多個網際網路平台成功開出了司美格魯肽處方。在這些平台上,該藥售價在600多元到千元不等,比醫院售價高出約30%-85%,客服人員透露,雖然售價比醫院貴,但依然供不應求

踩在「超適應症用藥」鋼絲繩上的司美格魯肽,在國內走紅得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但它確實又有底氣。

在GLP-1類藥物出現之前,我國一直未研發出一款安全並且有效的減肥藥物。

奧利司他是目前中國獲批上市的唯一減肥藥,但它的減肥效果並不理想,副作用明顯。服用後可能會出現油性斑點(便)、帶便性胃腸排氣、大便緊急感、大便次數增多,甚至大便失禁。早在2013年,國家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就發布《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要求關注減肥藥奧利司他的安全性問題。

於是,這些年想要變瘦,主要還是依靠自身的意志力,也就是常說的「管住嘴,邁開腿」。

圖:123rf

各類減肥產品一直「隱含」存在,卻因為「有市無有效藥」沒有被點燃過。GLP-1類藥物的出現,無疑給這部分想要變瘦的人群打開了一扇安全、便捷之門。

嗅覺靈敏的國內外藥企紛紛入局,39深呼吸了解到,目前,已有8款上市GLP-1受體激動劑,號稱比司美格魯肽更強的GLP-1類藥物:替爾泊肽、安進AMG133也即將面世,本就競爭激烈的減肥市場,會更加刀光劍影。

本質為處方藥的GLP-1在我國被濫用的現象極為嚴重,安全性也受到各路專家質疑,遲遲未能獲批肥胖適應症的GLP-1藥物,在我國最終是折戟沉沙還是笑傲江湖,還是要靠時間去檢驗。

03

瘧疾和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也取得重大突破

除了GLP-1減肥藥物,醫學領域入圍「2023年度十大科學突破」的還有抗瘧疾疫苗、抗體療法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在我國,瘧疾也曾是流行歷史最久遠、影響範圍最廣、危害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雖然目前我國本土瘧疾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但在非洲國家,瘧疾依然是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僅2021年就導致近5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

對抗瘧疾,不僅是一場疾病的鬥爭,同時也是一場公共衛生危機。2021年RTS,S/AS01抗瘧疾疫苗問世,在經過試點階段接種後,數據顯示該疫苗使嚴重瘧疾發病率降低了22%,死亡率降低13%。

圖:銳景視覺

僅一款疫苗遠遠不夠,好消息的是,2023年全球第二款瘧疾疫苗投入使用該疫苗即R21。專家表示,相比於第一款抗瘧疾疫苗,價格更加低廉且供應量更大。

而另外一個占據2023年度十大科學突破的一席之位的阿爾茨海默病,尤其值得大家的關注。

阿爾茨海默病既往一直被稱為醫藥研發屆的「天坑」,近20年來,全球藥企在阿爾茨海默病領域的研究上相繼投入數千億美元,但幾乎全軍覆沒,即便有幾款藥物強行上市,藥效也被專家質疑。

但國內外醫學界並沒有因為前期的失敗而放棄,特別在近幾年,從各種非藥物干預手段到藥物治療都有所建樹,阿爾茨海默的治療已經不再是「絕望之海」。

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領域正在迎來一個成果豐碩的階段。

圖:銳景視覺

第一款藥物名為侖卡奈單抗(Lecanemab),為抗澱粉樣蛋白單克隆抗體的新療法。臨床數據顯示,該藥物可以將患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能力喪失速度減緩27%,基於此數據,美國及日本批准了該藥物上市。

第二款藥物為多納單抗(Donanemab),是一種人源化免疫球蛋白IgG1抗體,能夠靶向清除阿爾茨海默病的致病蛋白,延緩疾病的發展。臨床數據顯示,Donanemab可以將患者的認知能力喪失速度減緩35%、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速度減緩40%。目前該藥物已遞交上市申請。

我國醫藥企業也在布局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研究,2023年恆瑞醫藥宣布,子公司上海恆瑞醫藥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抗Aβ單克隆抗體SHR-1707注射液用於治療早期阿爾茨海默病的Ib期臨床試驗已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完成了首例患者入組及給藥

另一家企業先聲藥業在2022年2月也對外宣布,其在研口服小分子藥物SIM0408的臨床試驗申請獲藥監局批准,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導致的輕度認知障礙(MCI)或輕度痴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6be2f98e274bfe76307baad914964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