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見!頂級心血管專家為「葉酸是否防中風」正面開撕

2023-11-22     39深呼吸

原標題:活久見!頂級心血管專家為「葉酸是否防中風」正面開撕

補充葉酸能不能降低心腦血管的發病幾率?

近期,一封實名舉報信在網上流傳,舉報者是國內心血管頂級權威,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前任主任委員胡大一,他舉報的霍勇,也是我國著名的心血管專家,下任主任委員。兩者就此觀點持不同意見一時間引爆了輿論。

胡大一認為,霍勇一直提議「在高血壓患者中補充葉酸,來降低腦卒中的發病風險」,其實並沒有得到醫學界的支持,在此背景下還在我國大力推廣,屬於醫商勾結牟取暴利,必須嚴懲。

這一次,我國兩大頂級醫學專家如此不留情面開撕,實屬罕見。

作者|王慧明

編輯|廖穎瑤

封面&首圖|視覺中國

有些網友說這是頂級大佬們的博弈,和咱們普通老百姓沒什麼太大關聯。但其實關係很大,或者更準確來說,和我國2億多的高血壓患者用藥息息相關。

在胡大一教授舉報霍勇教授的材料當中的第三條,談到了氨葉片。

胡大一教授說在氨葉片(氨氯地平-葉酸片)的終評過程中,身為評審組組長的他認為該藥並沒用充分的證據證明療效,因此兩次給予了否定的意見,但是這個藥還是過審了,並最終進入了醫保。

無論是氨葉片還是依葉片,「X葉片 」究竟有沒有效?對心腦血管疾病能起到什麼作用?39深呼吸帶大家先了解一下。

圖:央視財經

氨葉片還是依葉片,其實是復合藥,氨葉片是氨氯地平加上葉酸,依葉片是依那普利加上葉酸,氨氯地平是CCB藥物(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依那普利是ACEI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兩者其實都是經典的降壓藥,在此基礎上加上了葉酸。問題核心是,有沒有必要?

大家熟知葉酸是一種維生素(維生素B9),或者蝶醯谷氨酸,屬於抗貧血因子,被用於預防和治療低葉酸血症(即葉酸缺乏及其併發症。

生活中最常見的是用在了孕婦的營養補充劑中,作為備孕婦女及孕婦的營養補充劑,葉酸可顯著降低新生兒罹患神經管缺陷(NTDs)的可能性。

葉酸 (Folic acid) 為一種黃色或橙黃色的晶體或晶狀粉末,屬於水溶性B族維生素,因綠葉中含量十分豐富而得名。/ 123rf

目前臨床共識,圍受孕期葉酸缺乏可顯著增加NTDs的風險,建議女性在備孕期(一般指懷孕前3個月和孕期的前12周每日補充葉酸。

01

葉酸為何要用在高血壓患者身上呢?

這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個名詞,同型半胱氨酸(英文縮寫Hcy),是一種含硫胺基酸,是人們進食動物蛋白質後在體內消化、吸收產生的一種中間產物。

過高濃度的Hcy是有害的。有研究表明,Hcy含量越高,出現動脈硬化和血栓的風險性就越大,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也越高。

霍勇教授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同型半胱氨酸在中國普遍偏高是由於葉酸缺乏引起,給高血壓患者補充一定量的葉酸,可以有效減少我國腦卒中(俗稱:腦中風)的發生幾率。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的「四高」特點。/ 123rf

必須承認的是,葉酸的確參與到了Hcy的代謝過程中,葉酸缺乏的確會導致Hcy的升高,但是靠補充葉酸能否降低心腦血管的發病率,目前還存在爭議。

02

爭議點:葉酸是否有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標準?

搜索葉酸與中風相關的論文,不難發現,近年來,提示葉酸可降低中風風險的研究有不少來自於中國。其中,最出名的是2015年霍勇團隊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CSPPT)臨床試驗研究結果。

此項隨機雙盲臨床試驗共納入20702名無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病史的成人高血壓患者,給予含有10毫克依那普利和0.8毫克葉酸的單片復方製劑,或者單純依那普利片。4年半的觀察顯示,雖然兩組患者血壓控制均良好,但聯合使用葉酸組人群首發腦卒中的比例約為2.7%,顯著低於單純降壓藥組(3.4%)。此外,首發缺血性腦卒中及心血管事件復合終點的風險也分別降低24%和20%。

但是在更大規模的國際薈萃分析資料庫中,對這個結論採取比較謹慎的態度。

2017年發表在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的薈萃分析Homocysteine‐lowering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ng cardiovascular events(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干預措施預防心血管事件),納入了15項隨機對照試驗。

圖: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這個薈萃分析的結論之一是,與依那普利相比,依那普利+葉酸對中風的影響尚不確定。而在其他一些薈萃分析當中,也沒有發現補充葉酸在預防中風中有明顯的效果。

這也是胡大一教授提到的,「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氨葉片都沒有大規模循證醫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證據。」

此外,對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標準,胡大一教授與霍勇教授也持相反的意見。國際上大多數將Hcy正常值定位5-15umol/L,胡大一教授表示,但在霍勇教授等人的更改下,目前《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H型高血壓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及最新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診療專家共識》(2020)均將Hcy值≥10umol/L定義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簡稱「高血同」),這樣就人為地造成了超過70%的高血壓患者同時也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

在非藥物狀態下,非同日3次以上,測量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和/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即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圖蟲創意

上述說到底也只是兩位心血管領域的專家進行的學術爭論,但其背後卻帶動了龐大的產業鏈,讓人不得不深思。

據胡大一教授稱,國產依那普利單藥的價格為4.95元/盒(16片,10mg,每日一次,每片0.3元),國產葉酸0.8mg 的價格約為0.04元,兩藥合用患者每日費用約0.34元;而「依葉片」的平均價格為65元/盒(天貓阿里健康、京東大藥房)(10mg/0.8mg, 10片裝,每日一次),達到每片6.5元,價格飆升19倍。

當然,我們需要強調的是,由於不同人種、不同生活習慣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國外的研究不一定完全能指導中國人的用藥,這也是為什麼各國的藥品審批機構在確定藥物是否能上市前,需要拿到本國人群參與的臨床研究證據,但國外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回到事件的本身,無論誰對誰錯,最終結果還是需要嚴格的醫學研究來說話,而不是靠某一位專家來決定。

畢竟背後,是我國兩億多高血壓患者的診療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3d1090af34a7e225fb039ac72ce28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