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於1991年共同發起的,旨在引起全球對糖尿病的警覺和關注。今年是第13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為「防控糖尿病 ,保護你的家庭」。
為了更好地預防和控制糖尿病,提高大家對糖尿病的認識和重視,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11月14日上午,中國獅子聯會浙江三分區B區糖宣委聯合上海市藍十字腦科醫院、徐匯區康健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在康健街道社區生活服務中心,共同舉辦了「溫馨工程——2019藍光行動」公益活動。
他們用實際行動,傳遞健康與關愛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派出多名專家參加了本次活動,其中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李振並、內科副主任醫師任國光等現場為居民提供血糖、血壓的測量,糖尿病防治科普宣傳及健康諮詢等服務,吸引了上百名社區居民前來參加活動。
科普惠民:專家詳細講解,糖尿病預防要點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嚴重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約有4.25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為8.8%,預計到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總數將增至6.29億;而研究顯示,我國糖尿病檢出率從1980年的0.67%增至2013年的10.9%,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活動現場,座無虛席
任國光主任為社區居民進行了「糖尿病基本知識」的科普講座。並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從糖尿病的症狀、分型、高危人群、危害、診斷及預防與治療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講解。他指出,糖尿病危害極大,長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種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腎、神經損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從而嚴重危害患者健康,因此,如何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就顯得尤為重要。
任國光主任,講解糖尿病防治要點
任國光主任表示,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糖尿病因其有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的典型症狀,如若出現以上一種或多種症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科學預防糖尿病是關鍵,40歲以上的中老年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應定期開展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相關糖尿病高危因素的篩查,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以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
而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任國光主任指出,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健康教育與心理治療及血糖監測,是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由於引起糖尿病的風險因素,都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此,健康規律的飲食習慣和適當的運動是控制、預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為健康把脈:現場健康諮詢,解疑答惑
隨後,神經內科李振並主任、任國光主任還為現場的居民和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血糖、血壓檢查,並耐心細緻地就大家諮詢的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並從居民們的日常飲食、常用藥物服用標準、併發症的預防等方面給予他們專業的指導和建議。
此次活動,吸引了上百名居民參與
此次活動,吸引了上百名居民參與
此次活動,吸引了上百名居民參與
此次活動,吸引了上百名居民參與
剛剛檢測完血糖的王女士,來到李振並主任的諮詢台前,她告訴李主任她飯後血糖檢測結果為11.7,但她之前是沒有糖尿病的。
李主任告訴王女士,她的血糖檢測數值已經達到了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建議其去醫院做更為全面的檢查,並告訴她需做的具體檢查項目,還叮囑王女士要均衡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坐、多動。
李主任認真解答患者疑問
「任主任,我有十年糖尿病史,控制一般,一直在打胰島素,去年還引發了心梗,像我這種情況,日常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一位56歲的陳先生諮詢道。
鑒於李先生糖尿病控制較差的問題,任主任建議他在打胰島素的同時,應結合相關藥物治療,這樣雙管齊下效果會更好一些。同時,還要降糖、降脂,嚴格控制飲食,多吃五穀雜糧,少吃高糖的食物和水果,適量運動,並定期進行自我血糖監測。聽完任主任的專業解說,陳先生滿意的離開了。
今天共計一百多人,參加了此次糖尿病防治活動,其中多為糖尿病患者,還有一部分居民擔心自己患有糖尿病,特意趁此次活動過來檢測。對於此次活動,居民紛紛表示專家講得通俗易懂、很實用,不僅能學到糖尿病防治的知識,還能與專家面對面交流,解答他們的具體問題,讓他們認識到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大家希望醫院以後能夠多舉辦這樣的公益活動。
上海藍十腦科醫院自建院以來,始終秉持「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患者」的理念,積極履行社會職責與擔當,專家進社區、健康大講堂、健康諮詢活動……足跡遍布七寶各個社區甚至輻射上海周邊地區,受到居民們好評與讚揚。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將繼續「公益」的腳步,並將健康和關愛帶給更多的居民和患者,讓大家切實享受到「家門口」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